HOT 閃亮星─阿沿稿件大募集

2.郭靖是語言天才

二、語言天才的郭靖

很多人都欣賞郭靖,但卻不知道如果追究起來,郭靖居然是梁山伯一百零八條好漢的後代?而且還是四川人?同時還是語言天才?山東話、江南話、杭州話、蒙古話、各種方言無一不通……。

若說目前台灣的政治人物中誰的形象跟郭靖最為貼切,我想就是目前還只是市長身分的馬英九先生吧。(現在已經是貴為總統了畢竟我寫的時間點在多年前)

不知道有沒有人贊成我這樣的想法。

可惜近期臺北市府的負面新聞不斷,從跨入2005年當天晚上開始,厄運似乎就籠罩在市府團隊上,捷運掀頭皮事件,到受虐女童被醫療體系踢人球事件,在在暴露出馬英九雖然有如完人的形象,但幕僚團隊確實出了問題,我個人最近一次親自跟市府團隊人員交手,就遇到不少不必要的窒礙,想要跟市府合作一個提升國際形象的電視節目;負責專案的委員居然毛遂自薦,堅持要跳出來擔綱主持人的重責大任。

就像是郭靖身邊的人一樣,從黃藥師護短的心態以降、柯鎮惡是非不分,黃蓉跋扈自私,郭芙驕縱蠻橫,郭破虜資質魯鈍,女婿別有用心,唯一堪稱可愛的郭襄說穿了也不過是天真浪漫。

希望我們居住的城市不會像郭靖最後死守的襄陽城一樣,縱使眾志成城仍然力難回天。

金庸在書中曾經說過:郭靖是郭嘯天的兒子,而根據書中考據指出,郭嘯天就是以前梁山泊上好漢「賽仁貴」郭盛的後代,因此說起來郭靖的身世好像也並不算是十分顯赫。

郭盛在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之中有據可查,地位並不算高。

地佑星的排名是第五十五,還排在小溫侯呂方之後(不是香港那個唱歌跟鄭裕玲在一起的那個呂方),神醫安道全之前。

當然這一切全無礙於郭靖日後驚天地,泣鬼神的發展,我想金庸大師當初在報紙上連載寫到這裡時,恐怕也只是信手拈來,隨手交代一下郭靖的家世而已,順便點明一下時代的背景,他當時恐怕也沒想到會為了這一點日後要大費周章去作彌補修改的動作。

在舊版中書裡面曾經有說過,射鵰英雄傳一開始是在「寧宗慶元五年」開始的。

新版中就沒有正確提到這一段,按照時間推敲,對照野史記載梁山泊好漢聚眾起義時,是哲宗年間的事情。

兩者相差大約是將近一百年左右

南宋寧宗慶元五年,是西元1195年,哲宗當年在位是西元1086年到1100年,所以兩者之間相隔大約100年之說是可以成立的。

一百年的時間;古人大多比較早婚,差不多可以傳了有五代左右。

所以郭靖差不多等於是梁山泊好漢郭盛的曾玄孫左右的輩分

郭盛是四川嘉陵人,但是書裡面郭嘯天出場說的卻是山東話,莫非是在梁山泊住久的關係不可考……?但是李萍,也就是郭靖他媽媽雖然沒說是哪裡人,但是跟丈夫相處自然應該是說山東話。

所以郭靖原來是四川人,這點真令人有些感覺訝異。

但跟著母親長大的郭靖,自然應該說的也就是山東話,如此一來想到郭靖開口竟然是「俺是郭靖……」真是有點奇突,跟讓人英雄夢幻破滅。

李萍當年逃離仇人段天德後,帶著郭靖在蒙古人群居的大漠中住了下來,孤兒寡母、無依無靠,這其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反正這是小說,情節絕對可以這樣寫。

但不過因為正是金庸的小說對華人影響深遠實在太大,一般人的書就算再怎麼努力構築,文筆嚴謹、也不會有人去浪費一點時間琢磨推敲。

正因為是金庸才會有像我們這樣無聊的讀者,去追根究底研究其中令人發人深省的事情,繼而發展出所謂的金學。

就像石頭記的紅樓夢才會登上大學的論文題目一般。

那時候江南七怪還沒出現在大漠成為郭靖的師父,郭靖母子倆幾乎全然不和蒙古人來往,言語不通大概也是一個原因。

所以他在六歲以前所受的影響可以說只來自母親一個人身上。

要知道兒童自小接觸的人少,難免會少了一份活潑跟機靈,所以郭靖有點木訥跟獃頭獃腦的傻氣並不能怪他。

所以雖然書中所說;郭靖雖然呆頭呆腦「直到四歲才會說話」。

可是郭靖四歲才會說話並無關他的資質,而是像書中所說跟生活環境有關,專家曾研究過,人學習語言,是先學會聽才學會講,聽得多,講話自然也就容易學會,這一點只要受過國民教育跟學習過英語會話的人大概都不會反對。

郭靖大部分時間只和他的母親在一起,李萍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家逢大變後丈夫慘死,堅毅個性的她自然更是沉默,郭靖從小聽話的機會少,學會講話當然也慢,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不足為奇。

但不可否認李萍的教育方式絕對可以作為世人教育的典範,因為她的教養使得郭靖自小就有英雄思想的幼苗在心中滋長。

(但是在這裡,新舊版就有一個很大的差別被更動了,舊版形容郭靖「匆匆數年、孩子已經六歲了,這孩子生的筋骨強壯,「聰明伶俐」……。」)

所以由此可見金庸對修改他自己的作品還是為了精益求精,當時在報上連載提筆寫到郭靖六歲時,對郭靖日後怎樣發展還只不過是一個概念,恐怕連雛型都沒有……便算後來郭靖成了一個再英雄也不過的大俠,但是童年時的「聰明伶俐」這四個大字的形容,自然非要刪除不可。

在四歲到六歲期間,這兩年期間沒跟外人接觸,若就像書中所說,六歲之前的小郭靖在大漠生活,一切的語言行為要模仿……唯一的對象自然只有他的母親;這裡我要講的不是他堅毅的個性或高貴的情操來自於什麼原因……而是郭靖開口應該是一口山東腔調才對,這是怎樣也改不掉的,就像有時我們看到一些長相清新脫俗的女孩,開口卻是一口台灣國語一樣令人翻倒。

六歲以後到底多久才碰到江南七怪?只好反過來逆推,從江南七怪從此定居大漠開始……過了七年,到郭靖已是個十六歲的粗壯少年……云云

十六減去七是九……九歲以後接觸到江南七怪,就算是換作現代一個小留學生到美國長大也應該會講一口標準的英語……據書中所說六歲時郭靖遇上鐵木真,所以這一段時間隨著蒙古大汗南征北討生活的郭靖,自然講的應該是蒙古話才對。

至於江南確切指的是什麼地方?我不明白,這裡反正也不是講述地理;我要講的是如果江南七怪講的是福佬話也就是閩南語……那、天啊,如果你在眷村住過……哪妳就知道一個山東人的小孩,要去跟台灣人的小孩玩在一起時學回來的腔調……這樣一個講話操著山東腔夾雜閩南語的大英雄郭靖,到底跟日後從桃花島跑來中原的黃蓉怎麼溝通引發情愫的,真令人玩味……總之郭靖這麼說來或許是個語言天才?

雖然我後來知道,郭靖從七怪身上學到的應該是臨安和紹興一帶混合的江南語言(這是我從倪匡對金庸的書中看來的解釋),也就是說應該是杭州話……

而桃花島據書中所述,應該靠近寧波沿海一帶,語言該屬寧波系統……也就是接近筆者在家聽著的上海話,那真是若聽不懂的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講什麼的一種語言,俗稱吳儂軟語;小時候我最怕的就是在巷口跟朋友玩時,母親用上哼1   海話從樓上大聲叫我回家吃飯,我總是在玩伴的訕笑聲中,面紅耳赤的跑回家。

所以想到當郭靖在襄陽城上大聲斥喝外虜時,若講的是浙江、紹興一帶的山東腔調?還是帶有蒙古腔的臨安話?

當時在他跟黃蓉號召下的中原武林豪傑真的聽得懂他在說什麼嗎?

還是只是憑著一股義氣跟慷慨激昂的情緒奮勇殺敵。

不過其實想想,妳問一下現在在當兵的年輕人有很多也是聽不懂,司令台上的將領,到底從破音的麥克風中擴散出來講的是些什麼……很多時候,我看著電視新聞那些年輕的記者先生小姐們在採訪陳水扁夫人吳淑珍時,我真的是由衷的佩服,她們跟那些現場的支持者,怎麼聽得懂她沙啞的聲音到底在說什麼。

總之這樣一來可能很多人對周潤發、劉德華飾演過的郭靖會有落差了,因為她們心目中的酷哥竟然可能是一個講著山東腔調杭州話的粗漢子……。

而被江南七怪嫌資質愚蠢的郭靖,後來仍然可以學到絕世武功,只不過間接證明並不是郭靖資質欠佳,而是江南七怪的教法太過差勁,而後來也證明七人都是一群不可理喻見識甚淺的江湖人士,小說中的組合「江南七怪」,「桃谷六仙」或「太岳四俠」全都是重組牛肉,中看不中用。

尤其是到了神鵰俠侶中的飛天蝙蝠柯鎮惡,更是是非不分跟黃蓉一起欺負當時年幼的楊過。我個人對這個瞎了眼的飛天蝙蝠柯鎮惡其實甚為厭惡,不過後來對照一下金庸後來寫的天龍八部中的四大惡人之首「無惡不作」段延慶倒隱約感覺有些柯鎮惡的影子。

其實;

金庸小說好看就是在一氣呵成的快意

管他合不合理,世間有成千上萬本合理的書,但有那一本會令人牽動情緒,如此令人情緒起伏激昂的,熱血沸騰在心中蕩氣迴腸的,很少有。

就算有一點不合理,也份屬正常,可是近年來大師在事後一再為了求考據跟合理性,一再的推敲修改、反而多少失去了當年字裡行間所隱隱透露出的那種快意恩仇。

改變之大者到了連楊過的母親都可以刪掉,換個人來作,還有什麼是不可以更動的。

秦南琴是誰,恐怕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忍不住大聲的問。

從秦南琴變成穆念慈……連楊過的母親都能換人來演。

還有什麼是不能更動的。

很多沒看過舊版的人應該連秦南琴是誰聽都沒聽過。

有時我問看過「射鵰」的朋友,她們瞠目結舌之餘,根本不知道秦南琴是什麼人,我就知道她們一定祇看過新版而已。

因為這個人在金庸改寫射鵰時,在新版中竟然把她刪去了。

其實金庸當初在書中寫到為何郭靖會撇下楊過母子時,任由已有身孕的穆念慈一個人遠走天涯,主要還是在含沙射影暗喻黃容其實是一個心胸狹窄的女人。

主要還是怕郭靖在長久的照顧之下,跟原本是義妹的穆念慈日久生情,以當時的社會風氣進而納為偏房也不一定,以黃蓉自私的個性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不會容許養虎為患的一點點危險可能。

臥榻之側豈容卧虎。

所以自然在郭靖想挽留穆念慈在身邊照顧,而穆念慈推卻時,黃蓉卻默默不語的順水推舟不加以挽留,心中正求之不得的黃蓉,臉孔上也不過是露出一點淡淡的不捨而已,但是這點不捨,對於有可能在將來會成為假想敵的穆念慈要是留下來可能會對黃蓉造成的影響;相較之下自然微不足道。

若是黃蓉真的有心慰留的話,憑她的聰明才智只要肯開口,根本無處可去的穆念慈又怎麼會不順理成章的留下來呢。

穆念慈也是個心高氣傲的女孩子,自然察覺得出黃蓉的意思,既然知道黃蓉本意不願意她留下,自然也是一時氣憤選擇轉頭離去,而這一點細微的變化對於笨頭笨腦,憨直的郭靖在當時自然看不出來,郭靖根本不會明白在短短幾句話之間,兩個女人檯面下的較勁已經結束。

接下來恐怕有些定論更會推翻一般讀者心目中的印象,當然也有一些是早已被大家所公認的;可能有人贊成,也會有人反對

我認為其實黃蓉不算是好人……郭芙更糟,後來不幸娶了她的耶律齊更是令人同情,但是那後來在我眼中看來卻是一段有交換條件的政治婚姻所以不足為奇。

黃藥師年輕時狷介,老年後才真正瀟灑;可惜他老人家的家教實在有問題。

尤其最近金庸又再度宣布說即將推出更新修改後的故事版本,在最新版的「射鵰英雄傳」故事中,原來當年黃藥師因為陳乘風跟梅超風叛師逃離桃花島,氣憤之下將其餘徒弟的腿都打斷再逐出島去,竟然只不過是因為在黃藥師的心中一直暗戀著梅超風,而遷怒到其他人身上,而這樣的改變很多人不能認同。

而在我看來金庸不過只是將以前沒有說清楚的挑明一點來講,也間接影射到黃蓉的母親多半有一點是因為猜到黃藥師隱藏在心中真正的心意,而憂憤過度鬱鬱而終,而這中間的轉折,黃藥師這麼聰明的人自然心中明白,才會對妻子馮衡如此內咎,而轉而移情在女兒的身上對她盡情的放縱溺愛作為彌補。

而這一段不足為外人道的師徒之情,就算當時年輕識淺的郭靖、黃蓉不明白,等到事後當郭靖已是一代宗主時自然心中隱約有數;師徒之間有情愫大概不會是什麼好事,所以才會在得知楊過竟然和有師徒之名的小龍女有情感糾葛時大動無名肝火,事實上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只不過當時的楊過人微言輕罷了,等到楊過後來成了神鵰大俠時,眾人對他與小龍女這一段情還不是一樣逢迎拍馬的寄予祝福。

所以自己實力不足時千萬不要與大多數人的意見想法相抗衡,一定要暫時隱匿低調默默進行才不會碰到許多不必要的阻力。

這個社會雪中送炭的情況少之又少,錦上添花就不勝其數。

不要怪別人不支持妳,要怪就怪自己當時實力不夠。

而金庸為什麼還會一再的將他的曠世鉅作一再更改甚至大幅修正,除了大師

自己回過頭來潤飾當初因為在報紙上連載,倉促之間所寫一些事後看來多多少少難免有不合情理的地方,但是過於鉅細靡遺為了追求合理地修改,多多少少有點失去原味,當然這一切對於並沒有看過舊版的讀者來也無從比較起。

當然這一切之中自然也包含有其重新刺激市場行銷的意味所在,就像微軟一再推出新的視窗系統一樣,你當然也可以不要升級,因為原來的已經堪用,但自己就落伍了。

而現在新世代的年輕消費者有誰願意自己是落伍的那一群人其中之一呢。

而書中最倒楣的壞人應該就是金輪法王,但在金庸所有人物中,我認為他的武功絕對可以排名前十名,因為他每次出場都是被好幾個絕世高手圍攻(就因為他是蒙古人?所以可以不對他講江湖道義?這種寬己嚴人的態度頗令人玩味。)

最笨的壞人是左冷禪;想想看他的行為是多麼的多此一舉,自掘墳墓。

偽君子是岳不群(本來我以為金庸書中,唯一可以與他相提並論的偽君子還有連城訣中的花鐵幹,後來卻發覺花鐵幹只是個小人,還不到岳不群的境界)。

最可悲的人是游坦之(除了他自身令人同情的遭遇,他的愚蠢也是令人費解;什麼樣的男人會喜歡像阿紫這樣的女孩?而且還死心塌地至死不渝。)

最令人惋惜唏噓的男主角自然無疑是喬峰。

最令人羨慕的當然是韋小寶。

雖然最近又有消息說金庸也要重寫鹿鼎記;說可能會有三位以上的夫人會跟韋小寶離婚,如此等於又在讀者心中丟下一個深水炸彈,既無奈又期待,看來沒多久新版的鹿鼎記上市又會造成一番搶閱的熱潮跟討論。

所以說金庸深諳「紫牛行銷」之道,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行銷專家一點也不為過。

書中最懦弱的男主角分別是陳家洛和張無忌。

最可愛的女孩是雙兒,令人事後無限惆悵的是小昭。

最幸運的人除了韋小寶外就要推是虛竹和尚……此外當然還有很多,留待後文一一說明之。

金庸總共寫過十五部小說,說到這裡一定有些金庸迷會大聲疾呼反對說:「錯!明明就只寫過十四部,還有詩為証……」是的,金庸曾將他膾炙人口的十四部作品的第一個字作一對聯,十四個字正好是十四部武俠小說。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你看不是明明就是十四部嗎?

但是很多人忘了或根本不知道,金庸另外還寫有「越女劍」一個短篇,因為篇幅較少,而且或許受到對聯工整之故未列其中,但不可否認,越女劍也是金庸小說中一個極其成功的短篇之作。

金庸自一九五五年開始寫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原名書劍江山),到一九七二年九月寫完「鹿鼎記」封筆,前後十七年寫了十五部空前絕後的作品,事實上真令人難以懷疑,還會有作家會寫出超越金庸文字的武俠小說。

但有時這種東西很難講,就像一直以為剛分手的女友最是令人難以忘懷,一直以為絕不可能忘掉她,再愛上別人,沒想到就在下一個街角遇上另一個她。

可是要找一個能取代金庸小說的書實在太難,但我們也在期待。

同時多年來一直希望金庸也可以像籃球大帝喬丹一樣,出爾反爾的,再度復出以饕書迷。

此刻是2004年年底,我的人生事業感情都正好遇到了衝擊跟一個瓶頸,雖然多年來,我早就明白我的人生將充滿起伏波瀾,生命中的種種打擊,對我來說也不過就是像浪一般。

有句玩笑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可是死在沙灘上的前浪也有可能再一次蒸發成水分,宿命般又飄到空中變成雨水,再回到海中變成一股又兇又急的新浪捲土重來。

我時常跟自己這麼說,只要我能挺過去,一切都不算什麼,活的更好就是對生命中所有的敵人最好的報復。

前一段時間,演藝圈內一個忘年之交的長者-陶大偉先生從上海回來在整理台灣家中雜物時,知道我喜歡金庸的他,還特別將幾套厚重的金庸原著特別打包好送給我。

現在的我重新再在即將迎新的年度的夜裡,一個人靜靜的將金庸的小說再看一遍,此時的我已過了而立之年,也多少有了一些人生的閱歷,自然對書中的故事有了一些不同的體驗。

而且一些在多年前的認知,竟然在事隔多年後再看,又有了推翻之前看法的結論,許多當年認為理所當然的道理,卻又在書中看到另一種不同的解釋。

於是我多少明白了。

其實很多我熟悉的東西並沒有改變,轉換的只不過是自己的心境,作者原著中其實很多部分都是用比較隱晦的手法去描寫,只不過是當時年輕的我並不明白。

或許說在失意時要學韋小寶的樂觀跟令狐冲的豁達,狄雲的堅強、不屈不饒,商場上應對更要小心像岳不群、風際中之流的偽君子,身邊的人會壞事,要慎選工作夥伴,絕不能找鄭克塽、田歸農、花鐵幹一流之輩。

上司若個性像張無忌一樣優柔寡斷,還是勸你趕快另投明主是上策。

絕不能像陳近南、郭靖、包不同一般愚忠落得悽涼的下場。

書中的男主角都不是完人,事實上每個人都好像是現在的人們一樣,背負著一個莫名的使命,跌跌撞撞的往人生的路上走去。

        仔細的觀察之下,原來每一個具代表性的人物都可以是我們生活上的參考跟借鏡不是嗎?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