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創作馬拉松,正式起跑閃亮星─無聊種子稿件大募集

上章攝提格十月廿一論中華民國土地改革失敗

赤匪奪得政權,最大之支持者為佃農,由於當時土地兼併嚴重,地租頗高,造成佃農之資不足地產之十一。或言此即是國民政府反動之所在,然其不知,總理之民生主義即有“平均地權”一法,其目的在於調節現有地主與佃農之關係,對當時制度進行改良,使耕者有其田。而當年之國民黨亦遵循此主義,多次進行改良,從建國初之二五減息至浙江省正式施行民生法,從抗戰之土地債券至土地國有,無一不是為農生利之民生主義,特別是浙江省實行之土地實驗政策,佃農已可得地產之十六。假使此一系列政策可持續,如果總理之民生主義可成功,赤匪何來力量推翻政府,充其量不過為在野黨,隨蘇聯之瓦解而崩潰。

惜一切未發生,阻撓之力乃赤匪抑或日寇?曰:“皆否也,乃大清末年之思想殘餘,乃國民革命之不徹底,乃國民黨人短視之思想。”

清末,受滿人高壓,漢人在明哲保身中度日,土地兼併達到亡國之地(歷代王朝皆如此,非獨滿清)。而總理之革命,由於基礎薄弱,故實行團結一切力量之政策,與所有人士合作,無論身分,只要支持革命,支持大漢復興,皆為戰友,結果造成大批在滿清政治中被打壓之地主成為革命之中堅力量。建國後實行之民生主義嚴重影響了其收入,故其群起而抗之。而政府方面,由於革命之宗旨,必須做到團結合作,以犧牲最小之代價保障全國人民之生活。因此一方面持續推進“平均地權”之主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顧及地主之情緒,最終形成有令而無實之局面,使佃農完全倒向中共一邊。

以此為實,中華民國政府確確實實是一個自由之政府,人人可以上書,人人可以議政,政府之文人態度使許多總理之既定政策,由於一部分百姓之抗議而推遲甚至於取消。政府之求穩,造成了大陸之敗亡。

而那一部分反對民生主義之既得利益者,卻忽視了最重要之一點,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陸有一赤匪在伺機推翻政府。共產之目標是消滅一切現有之制度,帶領人民走進一個荒涼之新時代,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一個言論自由之政府下,短視之人利用此自由,攻擊政府之改良政策,使自己保留眼前之既得利益,罔顧國家之存滅,結果卻迎來了一個以毀滅所有制度為前提之新政權,此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人,愚蠢之處在於貪,而貪之果,往往為一無所有。

上章攝提格十月廿一

書於吳涇玲月閣

望月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