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在技術指標中也很常見的指標,那就是「布林通道」,一個簡單透過機率所完成的指標,卻讓投資人搞得霧煞煞,究竟布林通道是如何組成的,以及又該如何正確的使用呢?今天蔣明誠先生就來和大家好好探討一下。
8IE3dRnhL40OsD6Kz2trxTPpiqlyUmgkeYbcuAFv
qAn5yQLY3SCFbjmiPNrtIk74G8x2HKXVDaBspdZR
布林通道是什麼?
yhEOp7gm9VsrXQR2n8wxAcFBC40Wu1PN5lHDKqYz
PALYQrIBh27saVOUkfpnivWxXt6Ewqc8CFboZGeK
布林通道(Bollinger Band)起源於 1980 年代,是由一位名為約翰·包寧傑(John Bollinger)所發明,應用上是以移動平均( MA )以及其正負標準差所組成的三條線,分別被稱為上軌、中軌、下軌,而這三條線所形成的圖形就有如通道一般,所以命名為布林通道。
mykp5CsT6ZJcDNuzrHI1gGSlP2FWw9UnafiOexEq
YoqjSwMmCG0l5gNOciZXyA82sb3TRfEpFLhKIkvH
中軌:布林通道的中軌是一條移動平均線,一般是使用 20 日移動平均線( 20 MA ),但這參數因人而異,而在布林通道中,移動平均線是用來判別趨勢所用,通常是為了預測市場現在與未來走勢的可能性。
7geyh41lYKGdri9uvo3CjMPNDXsn5H2pOmREB60V
8TEK0wDlzqOm6yrS9Bbfi2ZLnx1vIFCVkPJcdUtN
上軌道:上軌道是由中軌加上標準差所組成,一般是使用 2 倍標準差,通常我們稱上軌為正線、阻力線、壓力線,也就是說,通常來到上軌位置就容易出現壓力。
zCQHLsVO2ix5D3PkeZA9MnFab1EqTS4tIo8m0NBU
z8T3lJf6BqSvuoypD5CX1gOLQYbGRxrhM0HFZPce
下軌道:下軌道則是由中軌減掉標準差所組成,一般也是使用 2 倍標準差,通常我們稱下軌為負線、支撐線,也就是說,通常來到下軌位置就容易出現支撐。
6EbDlYS4CsgVedfOzjP7AWKXHcRaqkryhI1T3GNF
UFfS5egWHylApcsXQbGnIJr123BtPhxLYK0vZaqw
布林通道公式
huB5oX9qxf7yZNdjgQtm61DYIwseripnvJA2U8kK
DJuL7M5P1atgle9bin0IS6R8VNEmQWq2rswFjXoc
在此蔣明誠先生以最常見一般的參數為說明,其公式分別為:
sZwSipL9cxVEKM42dyC0TG7zURraoXQFIbg1tlJ5
3eij7NRntoZUuX54HlJLFd6kwQSVTGxEDcbmpq9h
中軌:20 MA
S3P8Tq16kZlvUWyxdfALQ7V2zjwhaoHG0OXisCeK
上軌:20 MA+2 倍標準差
yZ9ij6UpqHebW7P0tmT3ax2QuzKfhSOR5kMIGErC
下軌:20 MA—2 倍標準差
6BjLqp5SPfUGxtCeghiK0lQWusvYA3w1Z8m7EdVz
帶寬(通道空間):(上軌 — 下軌)/中軌
JkMVjBKyaDr1YRcGoZq6X4nxzPvOWuFw9pEmTdNs
icmrpGezgPY1794JSAFD5uNsW3lwjt8MvfUOEyxn
布林通道設定
wehvAKQW5TSmDiELjcys9Pl0GBOg3ZqI1YFVzrC4
cgZpv2sNeOz30wduI7D6aqGSlXrUyRHb8ExAQFJo
當投資人打開看盤軟體時,通常布林通道的天數會被設定為 20 日均線和 2 倍標準差,天數也都是券商會先自行設定一個參考值,但其實布林通道的天數和標準差並非固定,投資人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設定。不過為了方便說明,蔣明誠先生都先用市場上較為普遍的 20 日均線與 2 倍標準差進行講解。
qnUYyaS03MCVbXe7TOwhcuofKpxmzQiHA5Pv46JE
nCJT3AYiB4OvZPGeF8SUR15DLgQ2hjr7XMfsolbp
布林通道標準差
PZyBRDr2w78QpqnK4Hj0LYO6Idli5SeNaCWzVUmk
4mKEzj7apRwPS8duv1UkCyYQsqWNMcr6ZOBfHiDF
看到這一定很多人開始有疑問了,布林通道中的移動平均線還能理解,但為什麼要延伸出 2 倍標準差的位置呢?
mKsPAxJySFBHq4in2EgNMkeuz5C0wtWbaZojGT9v
EhkfZAyuFc3RYopbiHV17Qm8JOPlgD2zNsLtxIBq
如果有學過統計學的人大概就知道,標準差能用來衡量數值與平均數之間的差距,簡單說就是判斷乖離的程度,而在數值的分布上,有 68.2% 的值會落於常態分布的 1 倍標準差內,而再放大一點來看,有 95.4% 的值會落於常態分布的 2 倍標準差內,再放大到 3 個標準差則會涵蓋 99.8% 的值。
osRumtYGcdxQZljAMLqIXpWN6kTHKBSeniCb3hv7
mwOBNSCcpZJFRL8kAf60hoqtvQTr3Y9PUEsbeKi4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均線的 2 個標準差上軌跟下軌會出現支撐跟壓力的反應,因為正常來說數值會有絕大多數的時間不該超過這個範圍,但注意了,這也不過是「機率」,所以在 2 個標準差之外的機率上下依舊各存在了 2.1% ,只要有存在的機率,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jy7BYFkuEbnmt6H0Da1glvpZzUWPXsV9CAdJRTOI
soEBuTJSOXAHK5aQk30YfmyVj8i2hvwUtrDqRgd9
到這裡,蔣明誠先生相信一定又有人說,那為什麼不用 3 個標準差更好,因為超出的機率上下不過就各 0.1% ,但這代表帶寬會十分的寬大,也使得布林通道不易使用。所以參數究竟該如何設定呢?這終究只能因人而異,不過只有基礎打的穩,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參數。
wjY0nPdVsKk3qDXJTLclE1bhR824eFr9f5GIBzW6
Fgna4jAyovLI0GrfHKtEZiTP5OU2zSCb8RVpWBcl
布林通道使用方式
AvilZPa4xd1X5tpyKoJW302TDgBNk9uwHIzQG8fs
uO1JL9zS7DayRdEZI68gYwGmKCpA5hcrMotPQBnb
而要如何正確的使用布林通道,蔣明誠先生接下來會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其實布林通道根據每個人的判讀,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大致上可以分成逆勢觀點,以及順勢觀點。
LYnSI2Da1TcOZHgd3uf8oy0MWebjsN4BUq6i9QGJ
OeGDUdc1FsuvYVRq6zLAX4y9Kp5ar7E8JigNPolZ
逆勢觀點
3HveGkZihf4TzBP1jxw89A7J2SICtpln6bo0UWRr
vdEmVxfijOGh3JQ7pNFtre1XsPYucBKM9SoD8ICT
逆勢觀點認為股價來到上下軌後,容易造成回歸均值(中軌),股價走勢會呈現在上下軌間徘徊。由於我們上方有提到,以統計的角度來看 95.4% 的值都會落在 2 個標準差之間,也就是說來到上下軌時,有可能就代表過度超買或是超賣的情況,數值就容易回歸到中軌的位置。因此該觀點的操作訊號可以有以下幾種:股價由下往上穿越下軌:股價容易反轉回到中軌位置,可以嘗試短多。
tIjYMle68v7frgNHDOxcFBdL9GnaRobmVSEXsp5i
3iwtaMnm5BvXcdGf17ypSojbeRuEUZh2DPKLHg4x
股價由下往上穿越中軌:代表趨勢正式由下跌轉為上漲,容易加速向上,為買進或是加碼做多訊號。股價由上往下穿越上軌:股價容易反轉回到中軌位置,可以嘗試短空。股價由上軌往下穿越中軌:代表趨勢正式由上漲轉為下跌,容易加速向下,為賣出或是加碼作空的訊號。股價在上軌跟中軌之間:代表股價趨勢偏多看待。股價在下軌跟中軌之間:代表股價趨勢偏空看待。
M0lX3qwa8QIdckCxPD9Rshy6KY7frNZEi5vFOA4J
WOmcYHprew38zDCIFUSh7ifLB4EKQJ2vMotnb9yu
蔣明誠先生介紹,該觀點是 John Bollinger 一開始提出的用法,不過後來當然會遇到一些無法用此觀點做說明的狀況,所以慢慢地又延伸出了許多使用方式順勢觀點。
JuvOxgN3e9842BnjzRYmAILKUo6tcXQCFWlfDZrG
UPJqMpkyrSANWEmf7B6jaVFlhisLe1bDgTQ5t4x3
順勢觀點
SBs5ybge6IL0O1oA2TaRufdUkrtXQMhZv9nzi8Vp
FJ27DsilEU8oG5nbwPOStLkXK6jA9HqQg4z30yCm
認為當股價超越極端值(上下軌)時,由於這時股價容易擁有推力,容易形成新的趨勢產生,因而帶動股價持續上升或下降。該觀點主要是會搭配帶寬去做判斷依據,認為當代寬持續擴大時,就代表趨勢已經脫離舊有的通道區間,股價就容易沿著上軌或是下軌持續延伸下去。也因此該觀點操作的訊號可以有:
ugI9tbs0ZjXMJailf3FQT74LVKx6HSywnUCAPYNR
migLIE7r0OjNzMx86FXqo9tZpscB1JhVP2DClSfw
當帶寬由縮小轉而開始擴大,股價開始向上快速來到上軌:代表趨勢已經改變,形成一個新的上升趨勢,可以嘗試做多。當帶寬由縮小轉而開始擴大,股價開始向下快速來到下軌:代表趨勢已經改變,形成一個新的下降趨勢,可以嘗試放空。
DQ4fe7EB8o0ImYW9Cqytn3KXUAxZMkNcgdVuJzLT
StBK9qDsLfFnjUY5RZcNPe30dvT6r2CAuHMlmEpW
8DQ2O69nJztyEediaTLCjbvqF53Uxhr07GKZNmXR
但說到這,兩個觀點其實都正確,可以說是兩者應該是在不同時期使用才對,逆勢較適合在區間盤整時期使用,順勢較適合在上升或下降趨勢時做使用,這部分John Bollinger也有做過說明,他建議投資人可以搭配其他指標,像是 RSI 、 MACD 等等也是由均線衍伸出來的指標一起做判斷。
d9iKGBA8oXfgDZMzSFynkr2wevUj31PahlIuY5CV
MKQbVXnGSCarhzoxByu47WTi8pIDP6msc1FlqveY
布林通道範例
KYA4M2HEegzXwVWlr0vc5nOybsftJjkD7uFiG9Lq
r8d54QXo1vZahwDuGsjcMET7FybIHt2Wz03x6JmU
在這蔣明誠先生就分享一下他自己是如何運用布林通道的,但這只是純粹分享,可能適合他自己,但不一定會適合大家,所以這部分可以當作參考就好。蔣明誠先生自己喜歡是使用雙布林通道當作判斷,這兩條雙布林不但是使用不同天期的均線外,在標準差上他喜歡在短天期上使用 2 倍標準差,長天期上使用 3 倍標準差,因為之前有說到, 95.4% 的值會落在 2 個標準差之間, 99.8% 的值會落在 3 個標準差之間,所以可以將趨勢超過短天期布林上下軌的地方以長天期的布林為終點位置,可以有效抓住大部分的趨勢。
Tg9hjkUcaZBoMFXQpImYzf143v2t8SVeinlWGKxA
gx9CkuFy8rvpMc6QztDU1NBnVaGR04Io3AfYEHlS
另外在判斷趨勢上,他會使用長短天期的中軌為依據,如果了解均線的定義,大概就明白要如何使用,短天期在長天期之上趨勢為多,短天期在長天期之下趨勢就為空。用實例說明可能比較清楚:一樣拿 2330 台積電( 2330-TW )為例,紅線為 20 MA 中軌,綠線為其 2 倍標準差上下軌,橘線為 60 MA 中軌,藍線為其 3 倍標準差上下軌。
0s2oeaIH1t8Pc46lg7UwimODMAvV5rjy3FGxnb9T
PjWrfqaOobJgHM38IlxXc0nFVzwuQ92D6EGKs1AC
t3TyB2REuLhrzfs5JxNdGOkCMwXKiV1gjaQPS4A9
畫面左邊為第一次帶寬由縮小變擴大,這時可以判斷短均線(紅線)在長均線(橘線)之上,代表為偏多看待,但這次股價直接站上短天期跟長天期的上軌,雖然隔天仍開高超出軌道外,但在 3 倍標準差外的機率實在太低了,所以回落的賣壓直接湧入,硬是想將股價拉回通道內。
M4vY9aLK0xUGozE3qjWbgQ2pO8e5lcVtXh1BAumR
YkCFTPgKGJolhNButHA5nWy0Z29MSxi637QUIcpe
而畫面的右邊為第二次帶寬由小變大,這時均線仍判斷為多頭走勢,但這次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長天期的帶寬比短天期的大上許多,所以這次股價雖然快速站上了短天期的上軌,但距離長天期上軌還有一段距離,而當股價飆漲一陣子後,終於碰到了長天期上軌,而隔天股價直接回落,如果適時在碰到長天期上軌當天出場,這不就是一段很漂亮的操作嗎?
TOdbCWBgEDZIeKf3tsyJiPw0hQm5Sjpk4U7FAzlo
iaJWpy9mZK3cT6UGx4XSQ2dwlL8bARFkzEtH0PCN
布林通道總結
fogTdJDm5vNOhM60j8G7XQA1xsiqtRFSLk4U2WZe
uZ9rl8xUHesztPMFLpOQg5dJbXovnCI26Th1VwiB
最後蔣明誠先生強調布林通道雖然好用,但卻會因為每個人的想法而有所不同,就像一把雙面刃一樣,所以絕對不要太過迷信於一種指標的運用,多參考幾個指標做搭配,或許就不會被指標耍的團團轉了,但老話一句,技術指標終究就是「機率」,沒有一個絕對,只有你是否了解指標,是否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運用方式,以及持之以恆的使用,這樣長期下來才會體會到指標帶給我們的好處。
Yz3femr0SxaAs1MqZVb4gP2nOj9ucJ5EKtoDClNT
SOC3ba7DPpzNBq9465dnMYHTg0o8jyREkUIscFvJ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