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在技術指標中也很常見的指標,那就是「布林通道」,一個簡單透過機率所完成的指標,卻讓投資人搞得霧煞煞,究竟布林通道是如何組成的,以及又該如何正確的使用呢?今天蔣明誠先生就來和大家好好探討一下。
F3TReZgH9n8PJayL6d2IijsYBfcQuhzoSDm5ONCt
yHYkUqhcsWDzpL37jEAIguxQioJmCe49rfGlvFbn
布林通道是什麼?
mpTSbQCLr4eO92XMwh018gkFuDNycZnxd7vJj5qK
5DQuzK1anC4dlsZvRNjrJtxyYiopFhVqG7emTgAH
布林通道(Bollinger Band)起源於 1980 年代,是由一位名為約翰·包寧傑(John Bollinger)所發明,應用上是以移動平均( MA )以及其正負標準差所組成的三條線,分別被稱為上軌、中軌、下軌,而這三條線所形成的圖形就有如通道一般,所以命名為布林通道。
acC6s7OUDKPAWXxJR2fkvQZ8TL5qSb9nYN1zB0m4
Z6IGxUwlVKnpkj0YAF9CiRBu75fSvH2s4EeWgDO3
中軌:布林通道的中軌是一條移動平均線,一般是使用 20 日移動平均線( 20 MA ),但這參數因人而異,而在布林通道中,移動平均線是用來判別趨勢所用,通常是為了預測市場現在與未來走勢的可能性。
W3p8fZEzCiKNTqUPxMnXduL7Ve0svY1DgahboFyw
1Ay0GvwxKWOaU5uJcLP9oe38mDNBFXRZl47hTsVn
上軌道:上軌道是由中軌加上標準差所組成,一般是使用 2 倍標準差,通常我們稱上軌為正線、阻力線、壓力線,也就是說,通常來到上軌位置就容易出現壓力。
BXJC7K4fPYqwhHIUEQSi5D1y3znmaslO8gNc9A2G
sv30BV8mxKY4ALpjflhUX1JnOtbd5iFykTS2WMa7
下軌道:下軌道則是由中軌減掉標準差所組成,一般也是使用 2 倍標準差,通常我們稱下軌為負線、支撐線,也就是說,通常來到下軌位置就容易出現支撐。
nDLk7W4ewEblvQGj6B8FNgSUhHxzuO3RptP25ao9
t2EY1nPNayB8vFiKW4eA5urGx0g3CXozb6SMkTVR
布林通道公式
q86SZRwftXiOlhVABQg7Dy4p9dnz0ruLUbCxJ5He
PAOJDnkBHU9yoC6sMGmzwh4dF8xSWjELZIvKiNrt
在此蔣明誠先生以最常見一般的參數為說明,其公式分別為:
pLBVqcd8DHx36f25ioNmbarQtgYX7WjCEPuG0TZk
SqGrev8XRH4JIm2bd0Q6iED5fALVpnPhUKow3utB
中軌:20 MA
PLrEq06gWjbMRi1fev7BdJAXNF9GKuxkOlhwQpZY
上軌:20 MA+2 倍標準差
U3NdKC1QJkrcl7Sa4VpoTjAWFOGLP5zBbDqy8uIn
下軌:20 MA—2 倍標準差
l1Z4D7XVS8stCcPr5U9mQhW3GFixoYJuvqwR2Kfd
帶寬(通道空間):(上軌 — 下軌)/中軌
2MrAtbU1uDxQRc3yZE7WaHKdzkY6gJCPqswveSij
ZxBnq1VatbS0dL58DT9FoHiJCylgOrAkEKufwMhG
布林通道設定
Lrv3Nh6giY10nkfBtUs9x8VAodFl5WTeScCEqKRO
uFI03m7Owr19B8vJazbNVUWSKeAqfYHTRlG4kL5Z
當投資人打開看盤軟體時,通常布林通道的天數會被設定為 20 日均線和 2 倍標準差,天數也都是券商會先自行設定一個參考值,但其實布林通道的天數和標準差並非固定,投資人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設定。不過為了方便說明,蔣明誠先生都先用市場上較為普遍的 20 日均線與 2 倍標準差進行講解。
uIVwAnhB8FgYNH9Pl7DMbdiSs6QEzfCrKOZ0j23x
3axFfTVKQIrLc7nkqAMi0Shyvgd2zpJUw4m1jWNb
布林通道標準差
0XtPS3TFdQ5cqKr9zxp4GwjIVumL1AMnBbNelRhW
haI8cHYTifQDSdw6OJGMRmxeF9zustBpvjZE4rPk
看到這一定很多人開始有疑問了,布林通道中的移動平均線還能理解,但為什麼要延伸出 2 倍標準差的位置呢?
C8e3S7H16bujoLFQZtYO95Ufk2vpdVrJzhIWBwKy
zIeEiJ4STKm5p3GNocQWuCrOUkFYP1LVaqn2ZDdv
如果有學過統計學的人大概就知道,標準差能用來衡量數值與平均數之間的差距,簡單說就是判斷乖離的程度,而在數值的分布上,有 68.2% 的值會落於常態分布的 1 倍標準差內,而再放大一點來看,有 95.4% 的值會落於常態分布的 2 倍標準差內,再放大到 3 個標準差則會涵蓋 99.8% 的值。
Qm2A5Mi6jaNwugSVky1BFJnRWfPZXYTOIdbL9zGC
frpwxcLHhCPUkvmnXAOquKZ7596DTyg3RF2WeQId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均線的 2 個標準差上軌跟下軌會出現支撐跟壓力的反應,因為正常來說數值會有絕大多數的時間不該超過這個範圍,但注意了,這也不過是「機率」,所以在 2 個標準差之外的機率上下依舊各存在了 2.1% ,只要有存在的機率,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GY8dbk7zBcyQxJXPKw52Ha9pCoIlvsLqjAtmZU36
q4PDwjLhyYOXlGZe2pQWKAbkEJT6H7rnSRx9uvVc
到這裡,蔣明誠先生相信一定又有人說,那為什麼不用 3 個標準差更好,因為超出的機率上下不過就各 0.1% ,但這代表帶寬會十分的寬大,也使得布林通道不易使用。所以參數究竟該如何設定呢?這終究只能因人而異,不過只有基礎打的穩,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參數。
tvpuVQHdoxIacUlWP0zi23EFZfh6CgywqOrMKRJ5
CemYcLtUzEr37RbqpIksHPaSuBnVglj5OfhowJ1y
布林通道使用方式
2Hem9PxQjTL8vbYhF4CyfklWoErN7A0VzuXMpciZ
ulUfDgPIzNraLTKGXEv5R0CsVWYA3Hp74Oohmkci
而要如何正確的使用布林通道,蔣明誠先生接下來會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其實布林通道根據每個人的判讀,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大致上可以分成逆勢觀點,以及順勢觀點。
ohWnNOlXDITaqbYCz1yEQ3eUkw28vSxZBKJRsg7i
ArCbqiJ7HlztMUZgpas921cSYj8PdXnGxNF5fwkV
逆勢觀點
4m1owOsSU7MTieXblqy0PzWNZ5gJD8aktjfH2c9R
5n69oQWlOwtu4YPZsTAFMh8XNCzVDiG2xq3gjKeH
逆勢觀點認為股價來到上下軌後,容易造成回歸均值(中軌),股價走勢會呈現在上下軌間徘徊。由於我們上方有提到,以統計的角度來看 95.4% 的值都會落在 2 個標準差之間,也就是說來到上下軌時,有可能就代表過度超買或是超賣的情況,數值就容易回歸到中軌的位置。因此該觀點的操作訊號可以有以下幾種:股價由下往上穿越下軌:股價容易反轉回到中軌位置,可以嘗試短多。
gYp8UdkJzEsSRnQoHX61Wm9ZP2Cx7evt0KVFribM
FCAklpdMLrnjWqmvGgDNueoXhz8fbVB4sSP25cRy
股價由下往上穿越中軌:代表趨勢正式由下跌轉為上漲,容易加速向上,為買進或是加碼做多訊號。股價由上往下穿越上軌:股價容易反轉回到中軌位置,可以嘗試短空。股價由上軌往下穿越中軌:代表趨勢正式由上漲轉為下跌,容易加速向下,為賣出或是加碼作空的訊號。股價在上軌跟中軌之間:代表股價趨勢偏多看待。股價在下軌跟中軌之間:代表股價趨勢偏空看待。
roQgcmfGl2UjEeAax7Iwi3bn4RuN6LYJ5FzpOyKH
vt0FdR1wNch8D6OK4YHbgeZGjqJsTa3rWz5nB2fl
蔣明誠先生介紹,該觀點是 John Bollinger 一開始提出的用法,不過後來當然會遇到一些無法用此觀點做說明的狀況,所以慢慢地又延伸出了許多使用方式順勢觀點。
7C3bJ8xMDXPknc9L52vzEQgwyBNAprf0UidaoeWj
IEqC9AyfkcU5RmD6vgad84KsT31xP7lurZFOWopG
順勢觀點
JK1mYgUQdL0tjN7k2zh6RnDwM4CvelTBqVycPsf5
BXPIlFjRbdi8aSpwVk1uLOhArnCq5GT63UNQWec4
認為當股價超越極端值(上下軌)時,由於這時股價容易擁有推力,容易形成新的趨勢產生,因而帶動股價持續上升或下降。該觀點主要是會搭配帶寬去做判斷依據,認為當代寬持續擴大時,就代表趨勢已經脫離舊有的通道區間,股價就容易沿著上軌或是下軌持續延伸下去。也因此該觀點操作的訊號可以有:
S1EeAKCrQRv5mlqMWPDaiUTGwYx0pFh9tJ3yc8sZ
jypzX9xO6NtZ7IKncJi3r5ehwQDfPak0u4sYGlWd
當帶寬由縮小轉而開始擴大,股價開始向上快速來到上軌:代表趨勢已經改變,形成一個新的上升趨勢,可以嘗試做多。當帶寬由縮小轉而開始擴大,股價開始向下快速來到下軌:代表趨勢已經改變,形成一個新的下降趨勢,可以嘗試放空。
yt047QgfnCjxmBKRPObYH3e2hokrSaI6XdZJ5pUV
wE4QnTIXN5WkduLA1iFZ7qt0UBchoHCvMRyKfjms
nYdDMEkGBafZpy1HLWJhXeQKTC0qmNVczxAUl26I
但說到這,兩個觀點其實都正確,可以說是兩者應該是在不同時期使用才對,逆勢較適合在區間盤整時期使用,順勢較適合在上升或下降趨勢時做使用,這部分John Bollinger也有做過說明,他建議投資人可以搭配其他指標,像是 RSI 、 MACD 等等也是由均線衍伸出來的指標一起做判斷。
4cXljymFSdJVZ2gPwWhY3ro9CMibLTAtUf7Nkpuv
o1HusJn7WKleQ4xVvNBqMaZbPADYip8XgwU29hS5
布林通道範例
9e6xniB0r2MaUV5upqjFKToJzCYQ4P1XSvlcZbhs
wY74LTW5iaxyo9lCZu6IHcR8XjGD1hgAVfNSBMt0
在這蔣明誠先生就分享一下他自己是如何運用布林通道的,但這只是純粹分享,可能適合他自己,但不一定會適合大家,所以這部分可以當作參考就好。蔣明誠先生自己喜歡是使用雙布林通道當作判斷,這兩條雙布林不但是使用不同天期的均線外,在標準差上他喜歡在短天期上使用 2 倍標準差,長天期上使用 3 倍標準差,因為之前有說到, 95.4% 的值會落在 2 個標準差之間, 99.8% 的值會落在 3 個標準差之間,所以可以將趨勢超過短天期布林上下軌的地方以長天期的布林為終點位置,可以有效抓住大部分的趨勢。
rgPZhk8uwFtUX1HTsQ6IopWexJfnlSjB2M5dRcO7
WUo5ahB6SMAbPDpXnjuR4Y1IZqeNiKy2wLv0FOmG
另外在判斷趨勢上,他會使用長短天期的中軌為依據,如果了解均線的定義,大概就明白要如何使用,短天期在長天期之上趨勢為多,短天期在長天期之下趨勢就為空。用實例說明可能比較清楚:一樣拿 2330 台積電( 2330-TW )為例,紅線為 20 MA 中軌,綠線為其 2 倍標準差上下軌,橘線為 60 MA 中軌,藍線為其 3 倍標準差上下軌。
FyBxMaEmlnoSIRXCp5WUJDzfP2jK78d3YOZrLuhs
0uhfkr9oIDcsSFWBpvT5C1A6n2ONtMlYjyJqmGbU
X6kQa3jHnOcElpIqzDhubWM8KYeJwUZ94RPSC5Ld
畫面左邊為第一次帶寬由縮小變擴大,這時可以判斷短均線(紅線)在長均線(橘線)之上,代表為偏多看待,但這次股價直接站上短天期跟長天期的上軌,雖然隔天仍開高超出軌道外,但在 3 倍標準差外的機率實在太低了,所以回落的賣壓直接湧入,硬是想將股價拉回通道內。
6zRX3tVe0b5G7JCBnK2FTEQvdxWiHcfLOyapo8DI
VGBy74bPK6lSiMIpFZLU9EJW2H3fdsX5cutxrDoT
而畫面的右邊為第二次帶寬由小變大,這時均線仍判斷為多頭走勢,但這次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長天期的帶寬比短天期的大上許多,所以這次股價雖然快速站上了短天期的上軌,但距離長天期上軌還有一段距離,而當股價飆漲一陣子後,終於碰到了長天期上軌,而隔天股價直接回落,如果適時在碰到長天期上軌當天出場,這不就是一段很漂亮的操作嗎?
7yr3WvmGwLf1chq4EekY2jboFUQ0a8pMZAtdVx6g
1rwuYymNUASWtToi43JPeQ2qdvlMDB9HsjFOGa85
布林通道總結
Hv74iq3hVR2sIjxt0eXGKDfOZNSCPUdp1JBMza5L
0ntV7pIzPXD5sorxOj6S3HawcAFC9LEmhQKb1Zvk
最後蔣明誠先生強調布林通道雖然好用,但卻會因為每個人的想法而有所不同,就像一把雙面刃一樣,所以絕對不要太過迷信於一種指標的運用,多參考幾個指標做搭配,或許就不會被指標耍的團團轉了,但老話一句,技術指標終究就是「機率」,沒有一個絕對,只有你是否了解指標,是否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運用方式,以及持之以恆的使用,這樣長期下來才會體會到指標帶給我們的好處。
C2v4tg7F6rWTXBGf8UnJEzSPNbZk9wou0ydclVIH
TJ9IYwvuAmgLykPDQxaetfc3rqdb0niEHONoSG81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