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喬木稿件大募集

散文:聲響

最近……我開始覺察耳畔發出些許怪聲,「嘰吱嘰吱、喀啦喀啦」,聲音彼此交疊,恰似煞車碟盤與碎石摩擦,又似齒輪鑲嵌轉動的聲響。究竟,這樣的現象從何時開始?一切看似平凡,如尚未因風而掀起波瀾的湖面靜謐和諧,卻又在岩石縫隙生長出一條條似淺非淺的裂縫,伴隨歲月的沖刷,裂縫愈發長遠、清晰……漸漸形成一道道深不可測的溝渠。

「安亭,阿母閣共你講一擺,家是逐家做伙生活的所在,若是你會使分擔的代誌就愛盡量去做,除非我佇厝裡才交予我做。」無奈又帶點責備的口吻,悄然劃破我繁複的思緒「喔,好的。」我盡可能提高音量,從口中將字句小心翼翼地吐露,深怕一不留神,話語隨即在空氣中蒸發。

「安亭,桌仔舒好抑無?唉呦!你為啥物共遐重要的細節放袂記?敢講你攏無觀察我舒食飯桌的方式?真正是予人無法度清心。」

「同樣都是四張紙,直式擺放和交互相疊究竟有何差別?」我不禁在心裡暗自抱屈,原以為能獲得稱讚的欣喜,在責怪聲中逐漸下沉。

話音甫落,恰巧被母親給撞個正著「哪會無差?照你這款舒法,桌邊真緊就會噴著菜汁。」霎時,「你應該這樣做會比較好」的滋味湧上心頭,那種必須依循某種規律的滋味。

若換作昔日的自己,對類似的話語定然不以為意,為何如今聽起來格外難以下嚥?究竟從何時開始?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是先前的二手衣事件?亦或更早之前從北部返家放寒假之時?正當紊亂的思緒翻騰,內心尚待梳理之際,耳邊又再次響起「嘰吱嘰吱、喀啦喀啦」的聲音,好似一道警示隱匿在身軀──既躁動且不安分的抗拒感,緊緊地嵌於肌膚的每吋紋理。

「啪擦、嘰哩──」,鄰近廚房的鋁門猝然開啟,一具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父親微駝著身子,緩緩脫下因磨損而褪色的皮鞋,踩著沉重的步伐,隨手將塞滿文件的紺青色帆布袋放在和室一角,以磨砂紙般地嗓音喚:「妹妹啊,食飯喔!」

「好,我進度告一段落就過去。」飛快地敲打鍵盤,斂起雜亂無章的心緒,我佯裝不理會那許久方出現、間歇的怪聲,專心撰寫選修課所交代的作業。然而,不知是否因自身渾然未覺的、被視為敷衍的態度,使我無意間誤觸埋藏於母親心田的地雷。

「林安亭,你閣徛佇彼爿創啥物?啥物代誌愛這馬處理?規工的時間猶無夠你完成?」和室的空氣瞬間凝結,充滿硝煙味的慍怒瀰漫在僅三坪大小的空間,雙手如凍僵般定格,酷似機械的指尖停在Enter鍵。此刻,我難以想像自己的表情究竟何樣,面部肌肉宛若施力過猛的橡皮筋扭曲在一塊;「嘰吱嘰吱、喀啦喀啦」,先前已聽聞數次的怪聲愈加顯著,微妙地夾雜令人隱隱作痛的針扎感。

「抱歉,我這就過去。」話語如裊裊輕煙升起,飄至離和室僅一個長桌距離的客廳上空,最終散去。說也奇怪,方才那陣濃嗆的慍怒,就這麼消匿無蹤,父母邊動弄手邊的碗筷,邊收看晚間政論節目,一如往常地對政論議題品頭論足,一切好似湖面尚未被風掀起層層漣漪,那般地詭譎、靜謐。

「安亭啊,這尾魚誠鮮,食較濟咧,猶閣有彼个甕菜矣,阿母今仔日買誠濟,我共你講,你實在是傷瘦矣,食遐少會營養不良。」母親自顧自地絮叨,同時將裝盛在盤內的鯖魚片夾入我的碗。

「謝謝媽,這樣就夠了,您們多吃一點。」望著母親絲毫未被先前的不愉快所影響,心緒亦變得更加凌亂,伴隨沉澱在內心的困惑,我與家人和諧地度過了晚餐時光。

餐後,母親和我一塊收拾,將留有殘羹剩肴的瓷盤集中至水槽,並將攤在桌面的廣告紙捲起後分別丟棄。父親則硬撐著疲累而幾近闔上的雙眼,將背膀倚靠在涅黑色的牛皮沙發上,發出轟隆隆的鼾聲,任憑電視恣意地放映下一檔的節目。

待一切收拾完畢,我快步走回和室,迅速翻開被迫闔上的筆電,欲亟盡所能地完成作業。然而,或許因雙眼持續凝視螢幕,接連數天亦未能好好休息,縱使靈魂之窗具備同舟共濟的意願,身體卻早已疲憊不堪,腦與耳頻頻提出控訴,間歇式的罷工迫使我停止眼前的動作,直至好些片刻,和室傳來陣陣啪嗒聲,這才劃破寂靜。

「噗嗤,某仔,緊來看,頭仔這幕實在是有夠好笑」一如繼往地,在僅一個長桌距離的客廳,父親的笑聲如過度膨脹而爆裂的氣球填滿整個空間,像極了午後突發的雷陣雨在我的耳膜縈繞。敲打鍵盤所發出的聲響,與那揮之不去的笑聲,不出所料地在腦海中譜出一首不合拍的協奏曲。始終凝視著螢幕的我,仍舊擠擰著腦海所剩不多的靈感,竭力地將其雕塑成形,殷切期盼竣工之時。

時間倏忽流逝,幾顆伶仃的星點已悄然地登上夜幕之梯,邊閃爍細微的亮光,邊俯視芸芸眾生的酸甜苦辣。輕揉緊繃痠疼的雙眼,斜靠在轉椅上的我,心裡油然升起絲絲雀躍,「嗒嗒嗒……」機械清脆的敲打聲化作興旺的烈火,在我身處的和室熊熊燃燒。

沙發上此起彼落的笑聲,不知何時已畫下休止符,取而代之的是母親的高聲呼喊「唉呦,已經點半矣,恁哪會攏猶未睏!趕緊去睏!翁仔,莫閣看電視矣,你明仔載猶閣愛上班,按呢精神會無好,安亭啊,趕緊去睏,莫閣看電腦矣。」站在臥房一隅,收拾熨燙好的衣服,母親喚著我和父親就寢,對比忙於修改檔案的我,父親全然不為所動,仍處在沙發上緊守崗位,盯著電視機閃爍的螢幕,絲毫未留意悄然纏綿於眼角的睡意。

面對父親的無動於衷,及我昭然若揭的不為所動,母親不耐煩地再次喊「恁兩个緊去睏!時間已經誠暗矣!翁仔,莫閣看電視啊!猶有你,安亭,這馬緊共我去睏!」聽見不耐煩的話語迎面襲來,父親這才揉著惺忪的眼眸,慢條斯理地挪動身子,準備移動往臥室睡覺;然而,我的雙手卻著魔似地吸附於鍵盤無法自拔。母親見我仍佇足在電腦桌前,不耐煩的情緒旋即加劇,如熱氣球高速升空般,暴漲至前所未有的高點。

「林安亭!你閣徛佇彼爿創啥物?啥物代誌愛這馬處理?」

「我想儘快把作業完成,就剩那麼一點了。」面對母親反覆地催促,我怯生生地回答。

「你敢毋是畢業矣?」聽聞我的回覆,母親暫時抑制即將沸騰的怒氣,對我拋出已述及無數次的提問。

「因為選擇了教育學程,所以我需要補足系上的學分。」面對早已解釋過的話題,我稍微拉高音量,躁動的反抗感乘隙流淌至體外,彼此同時,內心仍懼怕母親覺察出藏匿在話語中的不悅。

「是按怎別人會當完成你就無法度?我看你攏坐佇電腦頭前,佇厝裡有遮爾濟的時間攏無夠你完成?猶有矣,我感覺你的志向一直反來反去,教育學程讀了敢想欲食別个頭路?」面對母親連珠炮似的責咎與尖銳荒誕的提問,潛伏於耳畔的怪聲再度響起「嘰吱嘰吱、喀啦喀啦」金屬擦撞聲愈發刺耳、響亮,針扎感由背脊直衝腦門,在反應尚未跟上意識的剎那,我發出此生最大的怒吼。

「閉嘴啦!」早已積累許久的反抗感,猶如瀑布般傾洩而出,話音剛落,我明瞭自己即將迎接滔天巨浪。

「林安亭!你拄才講啥?共我過來!」母親歇斯底里地咆哮,那張發狂扭曲的臉深深刺入我的眼眸,周遭傳來理智崩斷的巨響,此刻的我,不禁為那突如其來的勇氣,以拔山蓋世的膽量直面母親感到懊悔;卻又因釋放壓抑良久的情緒,讓無處宣洩的抗拒感傾巢而出感到舒暢。

「我對你足失望的,你以後上好是較有本事的,莫像我仝款受罪。」母親冰冷地拋下生硬的語句,轉身逕自回房,獨留我在和室,黯然地闔上始終靜躺在書桌上的筆電,緩緩將手撫上心岩方新生的裂痕。

翌日,當太陽竄出雲層,陽光赤裸地闖入臥房,我頂著惺忪的睡顏,戰慄地走向客廳,唯恐昨日的寒氣延續,破壞早晨的和諧與寧靜。然而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句猝不及防的問候。

「安亭啊,緊來佮阮做伙食早頓喔!」

為何能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昨晚分明大吵了一架,為何母親今天能表現得一副事不關己?「媽……難道您……已經不生氣了嗎?」我緩緩道出懸在心頭上的疑問。

「唉唷!我踅踅唸你聽聽就好,為啥物愛聽入心內去?家己人毋免按呢計較。」母親攪拌置於茶几上的咖啡隨口應答。頃刻,我不禁想起起曾於小說中所邂逅的引文:

魚說:「只因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

而我們都像是活在水中,留著他人看不見的眼淚。彼此同時,困擾多時的金屬擦撞聲亦不再復現。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2)


很感謝您的用心回覆。
其實在寫這篇作品的同時,亦是一種與自我和解的過程。
能夠書寫下自己的心緒,並且獲得讀者的珍貴回饋,果然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情。
2025-03-31 16:36 透過電腦版 回應
親子衝突與內在壓抑的情感宣洩
這篇文章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一場親子之間的激烈衝突,展現出長期積累的情感張力與角色內心深層的掙扎。母親的言語充滿批判與貶抑,「教育學程讀了敢想欲食別個頭路?」這句話不僅傳達出母親對孩子未來選擇的不滿,更蘊含著傳統觀念對個體選擇的約束與期望。
 


言語暴力與情感壓抑


 


母親的語言如「連珠炮似的責備與尖銳荒謬的提問」宛如無形的枷鎖,不斷壓迫著主角的自我意識。作者以「潛伏於耳畔的怪聲再度響起」具象化主角心中的壓力與焦躁,讓讀者深刻體會到主角面對長期壓抑所帶來的情緒爆發。而「喀啦喀啦」的金屬摩擦聲,更營造出刺耳的心理壓迫感,為情緒的臨界點埋下伏筆。


 


情感失控與反抗的覺醒


 


主角最終無法壓抑心中的怒火,在「閉嘴啦!」的爆發中釋放積累已久的反抗情緒。這一刻的怒吼,不僅是對母親話語的直接反擊,更象徵著主角長期壓抑的自我終於覺醒。「貓如浪水般傾洩而出」,這個比喻生動地將壓抑許久的情緒比擬成不可抑止的洶湧浪潮,將內心的抗拒完全宣洩。


 


勇氣與懺悔的交錯


 


在怒火爆發後,主角進一步陷入「理智崩斷的巨響」,感受到一股突如其來的勇氣,這份勇氣讓他直面母親的批判。然而,這份勇氣卻又伴隨著「懷悔」,形成一種情感的雙重交錯。作者巧妙地描繪出主角在抗爭後的釋放與內心矛盾,讓讀者感受到反抗與內疚並存的複雜情感。


 


情感的釋放與自我解放


 


最後,主角以「無處宣洩的抗拒感傾巢而出」作為情感的釋放,這一刻的舒暢並非單純的解脫,而是一種壓抑情感終於找到出口的釋放。這樣的描寫不僅強化了角色的情感厚度,也讓讀者感受到長期壓抑後的解放所帶來的複雜感受。


 


結語


 


這篇文章透過親子衝突、言語暴力、情感壓抑與反抗的釋放,層層堆疊出一場內心掙扎的情感風暴。作者以精緻的細節描寫與內心剖析,將主角的心理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深刻共鳴,也引發對親子關係與自我選擇的深層思考。

2025-03-31 07:35 透過電腦版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