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中正東路往西南前行,任憑略帶濕氣的風輕盈地撫過腮頰,均勻似霧,灰白相間的層積雲為天空披上透氣的面紗,滴滴答……滴滴答……
5WAFXG0KZIpN4coe71lEnhmdxvUC8L2brSDJOY6V
約莫過了10分鐘,映入眼簾的景色逐漸從蓊鬱的樹林和鐵皮屋舍,輾轉來到人潮洶湧的捷運淡水站。由懸山式和卷棚式兩種工法交疊而成的重簷屋頂,搭配銘黃色的鋼鐵浪板,眺望這座仿照古代宮殿結構的建築,連空氣都不自覺地染上濃厚的中國意象。
KDQIV1sqiGbJ7gUzFZYrtW4mx3lTSPcfhpXnjHvy
gyp8PFW053LjAYuEVBizMKsTG4Rw7JnIoer1vUxD
持續邁開步伐,狹窄的人行道與各色各樣的商店緊緊相依,人們你來我往地穿梭,增加了通行難度。幾經一番閃躲,未等視線聚焦,雙耳已被陣陣喧鬧聲牽引,依舊是四年前初夏的那股熱情,清水街張臂擁抱人群的模樣,一不留神,便會被它拉進滾滾熱浪,流連在一個又一個的攤商渦流中。不同於你的朋友對它的恐懼,不論是被人潮簇擁著划行,承受小販高亢嘹亮的叫賣聲,又或者鑽進綿延如潮汐般的遮雨棚,身處清水街總令我感到親切,眼前也不時浮現出金山老街,以及舊時繼光商圈舉辦年貨大街的景象,誰又能想到這裡曾是米商相互競爭廝殺的戰場,甚至是當地居民的日常消費骨幹。
cLByfhjJ0uTUbYNHQEI2XZ78D1peAdKMlPmgRkz6
6mYMs3BgDCoXT478f0eGiVOqJHA5hQnkdxtZSIUr
後悔沒問你之前是買哪一家的鹽水花生,心底濺起些許失落。繞過了豬肉舖和菜攤,目光沿著石階緩緩向上,恰巧望見正門上方的匾額,雋刻著鑲金的「慈航廣濟」,輝映昔日淡水河開港時的榮景。悄然步向拜亭,三尊佛像莊嚴地端坐於祀臺,望香客們手持線香,祈求闔家平安、傳達對於求子的渴望。想起你曾打趣地抱怨,要不是看在好友的面子上,自己才不會特意前來這裡,聆聽懸於寺廟中央的「慈航普渡」背後,那段藏匿在中法戰爭下鮮為人知的歷史。
BeHjLxF27wohQIGsJDNYtRdpT6bklWc4XU3umA1C
EOt4pk9PcoYKsT6jCZURWqwFHygifVXGrMLuDSe5
走出清水街,與那老鴇們不再坐鎮、略顯淒涼的小旅社擦身而過,跟隨紅線的指引,機車成群地在一旁等待香客,就是清水巖了。和四年前不同,廟口多了四位護法將軍佇立在石梯兩側,對前來參拜的善男信女投射銳利的眼神,不變的,是金爐中心攀升至天際的靄靄白煙,還有坐落於蜿蜒小徑、生滿青苔的屋瓦與磚牆,猶如你多年前看到的景象,與之相望的,是佈滿人群、攤商的金色水岸。
hzvDeyKcHus1tYfSMmaWL7jG9p4iJXOBqNrEx2Zg
HXL9sGa6CmqZEpl3kf1Rd5DvyPeFzjigTOrVKhbM
小心翼翼地沿著清水巖右側的石階走去,只見年久失修的民宅和店面,斑駁的磚牆吊著黑白映像的掛畫,靜靜地記錄重建街的昔日風貌,當然,也包括那間熄燈多年的金紙店。或許,就連你也沒想到,自己與朋友們返家時曾經的必經之路,竟成為遊客們拍照打卡的景點。
oJmtFvwZCHY0lB9WiTh3nMpANdGDuy74XfOSIzbU
YR78wXEqpt5QjfWgJIMmaK9dvU1FCirBT6o4Gl2S
再往下延伸,來到這條最老街道的盡頭,這次,沒能見到雍正年間所興建的福佑宮,取而代之的是標有「修復與再利用工程」的告示牌,剎那間,我似乎可以理解當時的你,在面臨清水祖師廟整修,沒有看到香煙瀰漫的金爐的失落、憐憫它形同囚犯入監服刑的惆悵。
YTAH5eEK4VayWXbon986DZQBPOFqrsSUhmG3Llkj
dp0yP638Gxz5YFILsvWTc4OqErjoekCiBZmUDNAa
徑直穿越被拓寬的中正路,美食廣場旁的窄巷正對著渡船口,沒有選擇搭乘渡輪,看人們從這一頭航向另一頭、水面上的快艇奔馳、Sup教練駕駛動力橡皮艇,準備迎接下一組客人,這些畫面既像野柳、像旗津、也像澎湖。此刻,觀音山隔著淡水河,任憑徐風掠過山頂繚繞的雲霧,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波瀾,你曾形容這種現象恰如觀音安靜地在調節生息,似乎所有的煩憂都能伴隨水流一併被帶走,我也久違地獲得了片刻的安寧。自原路返回窄巷,臨走前不忘尋覓記憶中的滋味——輕薄有彈性的餅皮、甜而不膩的冰淇淋搭配現磨的花生粉,一口接著一口,連同周邊的景緻一起收入胃袋裡私藏。
Lza9rEwQTBXPHIotKVdmeW6clRCO8Sg4iyN3hx0b
PtzRZbpJvH2uFmGaerfTLDkB4Vh93lNng7MqijoC
行經馬偕銅像,白樓的身影已不復見,唯獨木下靜涯的舊址獲得倖免,碎石砌成的步道伸向屋舍,木製的展架、數位版畫、仿真的畫具與擺設……就連周圍都能聽見斗仔砌磚牆默默地低吟:「曾有那麼一人,獨鍾台灣如生命。」說來慚愧,過去的自己竟從未留心。
RcK9WAHk8qnjS6fZIodvlX5rhBsM1VF2byOeguU7
Tc8iDSmbdzKlwIpvMPgYn5NF34GrLZqtjyE2O7WJ
或許是錯過了花期,也可能被移植到這座城市的某一隅,那些你所提到過的苦楝、鳳凰、竹林……找不到了,更令人詫異的,是眼前這幢19世紀某名大船商的宅邸,順應時代的變遷,曾一度是學子們遮風避雨的場所,如今則被改建成中式餐廳,以收取高昂的餐費延續傳承歷史的使命,很遺憾,我直到現在才理解箇中的原因。
dKqxtSymWpJBAPhblfcUaGr4kMO1Deo3T758nXVz
ugbrKtejaRY5onW9SX2Mfpi3N4zqJ1GyB6T7DEVZ
回到馬偕銅像,赫然發現中正路被一分為二,你曾說,這條路的另一側,留有你的祕密花園,至少在七條通被整治前是如此。自此之後,你抗拒重返偕醫館、真理街一帶,不願接受遂迷不復得路的事實;我則耽溺於欣賞偕醫館內陳列的史料文物,手捧掉落在禮拜堂階梯上的緬梔花,暗自竊喜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與你、呂基正、楊三郎所見無異。
274YEdLFokVcACe5bMOZGQpNfysutm3awKj8Tv9r
I139DSNXzWYpACdeZgPb2LRxi5cvyh8wma6MJjQK
從馬偕街銜接至中正路,矗立在斜坡上的南門盡責地迎接前來的遊客,朱紅色的磚牆凝視成群的雙眼,各國的旗幟隨風飄揚,好似在爭吵誰的話語權與地位最有份量。進入館內,導覽員熟稔地解說這座防務要塞的發展沿革,帶領人們參觀歷屆大使遺留的紀念品、隱蔽的射口、焚化爐、修築外牆的建材……然而,駐足在這裡,看一幕幕象徵被殖民的痕跡,心底不禁納悶,究竟有多少人純粹為了目睹它的風采而來?又有多少人像你的朋友一樣,不為別的,只為無時無刻提醒自己記取歷史的教訓?
MURc9QEXGF8BqrayeDYHp2bkgf47dlhoWTmw6Vni
oDstMw0FgITdc5NOGxU9kr8QVC1hEB6Aj7uW3aJi
一道殘陽舖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zRguIGjTJUl1aM7FfeStOx3L4kWnibKANy29CYmv
t9JFli5M7NIzOvjcVbC3LxpE6rmk2oH0sWDq8nSA
與先前經歷的景色再次相遇,一路上看見洶湧的人潮、道路的重劃或轉型、古蹟的拆遷或修築……你是不樂見於這種現象的。景物的置換擾亂你原有的記憶,如此地熟悉卻也陌生,就連本在英專路口販售石花冰的攤販,也早已不知去向,僅剩位於隔壁公明街的石花凍專賣店,你曾說,已經造成的傷害,縱然用再多的彌補能換來寬恕,也注定無法回到從前。
j3XPxDV8uq4rH6Yde0KZ2JhaoMfg1ypLImQcF9kT
CSbj36ucRhHaVnBz7dIYfAmy91KGkFUegLTEQMiW
儘管如此,依循你在這裡曾經踏足過的每一處蹤跡、悉數路途上的每一段際遇,重返淡水對我來說,除了深化它新舊雜揉的風貌,同時也令自己從中感受到它生生不息的人文脈動。究竟,此般感受應歸咎於何者?是你我本質上的差異?抑或是人們本就存在一顆無處安放的心?都說現在的AI浪潮方興未艾,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科技發展能成功復刻已然消逝的舊時光景,也說不定要到那個時候,我才能正式卸下遊客的凝視,真切地體會你的感受。
xgTvEWP4jefA519SM3qFYbJuyZsDHaCOkmBzwUiR
h35PW6efZbA9MlgCmu0YikJcjKGdzNT2xsOwDVLS
8VMxeRjknaNAPQ7zlusBtwS2iD3rZboIXGE0fL5F
非常感謝您的回覆!
這篇文章是在一場走讀的過程中完成的喔!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夠讓您看到不一樣風貌的淡水。
這篇文章巧妙地以「與先前經歷的景色再一次相遇」為開端,描繪了淡水這個地點隨著時光推移所經歷的轉變——人潮洶湧、道路重劃、古蹟修築,每一處改變都挑戰著記憶中的熟悉感。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將「景物的置換擾亂你原有的記憶」這一感受具象化,讓讀者感同身受地體會到現實與記憶之間的落差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