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創作馬拉松,正式起跑閃亮星─無聊種子稿件大募集

第一話 黑箱建築

      三個颱風即將同時襲捲台灣,當新聞播報這件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罕見氣象時,周偉銓心裡所想的是明天的颱風假是否可以如預期般的施行,畢竟要台北市政府願意頂著各大企業和輿論壓力宣布放颱風假,那還不如自己請假不要出門會來的更痛快一些,不過這一次可是來自巴士海峽,太平洋的三個颱風同時侵台,光從陣容來看就足夠嚇的官員們一身冷汗了。

      更何況這三個颱風的路徑完全劃過台北市區,這更是史上罕見,不,應該說根本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從氣象預報圖看來,這三個颱風有某個時間點會同時在台北市中心交會,就好像台北有某種吸引他們前來報到的引力那般。

      雖然對台灣即將面臨的災情感到憂心,但周偉銓還是掛心著台北市政府晚間八點即將發布的消息,想著想著,他將推車上的書一本一本拿起,按照編號放到書架上去,在五樓政府資訊與法律閱覽室,有不少是過去國民政府時代的老舊資料,許多書籍已經散發出腐朽的味道,在拿起書本的時候,他還盡量避免碰到書籍上某些看起來黃黃黏黏的地方。

      「    嘖嘖,又轉了一格了啊。果然是這樣,真是不好的徵兆。    」

      周偉銓將推車移到下一個書架的時候,他看見一名坐在靠近窗邊的座位,年約二十五六歲的男孩。那個男孩帶著一副黑色的粗框眼鏡,左手手腕上繫著一只銀黑色,看起來不算小巧的手錶,身上是顯眼的亮藍色的襯衫和深藍色牛仔褲,手肘撐在桌面上,用手托著下巴,彷彿若有所思的看著就位在窗戶正對面的中正紀念堂。那個男孩時而嘆氣,時而發出一些微弱但語重心長的聲音。

      這個男孩已經出現在這裡兩個禮拜了,他每天來到國家圖書館,從來沒有找過資料,或看過任何一本書,他只是靜靜地,凝視著中正紀念堂的廣場,或許他是在做鄉野考察,也或許他只是情傷,希望在這安靜的圖書館中自我沈澱,總之,他這幾天來怪異的舉動確實讓周偉銓印象深刻。

      中正紀念堂一直不是周偉銓喜歡的地方,他覺得那片建築乍看之下很像一個祭壇,如果說是陵墓的話或許更為貼切,這座建築的設計者,楊卓成先生,當初就是以南京中山陵為藍本吸引了那批保守的政府官員的目光。

      而最讓他不服氣的是,1976年中央政府決定建造中正紀念堂,開放國際競圖的時候,當初的規定分明是「創造新穎設計,並具有莊嚴而獨特風格」,不知怎麼的,最後據說就在前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女士的「欽點」之下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    欸,偉銓,過來一下。    」從後方辦公室呼叫周偉銓的,是國家圖書館政府資訊室主任,她是一個充滿貴氣的女士,招牌動作是一邊用嗲聲嗲氣的嗓音說話,一邊用右手推著她那暗紅色的眼鏡框,國家圖書館的員工都稱她是「艾姐」,原因不是因為她名字有個艾字,而是因為她講的話時常會有個「欸」的開頭。

      「    是,有什麼需要做的嗎?    」作為一個國家圖書館工讀生,周偉銓沒有不聽艾姐說話的理由,畢竟在這層樓,事務就是由艾姐在統籌分配。

      看著眼前時而搔著後腦勺,時而撥著額前深褐色瀏海的男孩,很難將他與台灣的第一學府連結在一塊。周偉銓現職為台灣大學的研究生,因為研究生活自由的關係,他選擇了看起來頗有架勢,又帶有些許書卷氣的國家圖書館來當做課後工讀的地方。

      「    欸…,其實是想麻煩你出個公差啦。    」只見艾姐在滿是文件的辦公桌翻翻找找。「    欸,對了,你要不要吃蘋果,這是合作廠商送來的富士蜜蘋果,很好吃喔。    」

      艾姐指著位在一旁小桌上的紙盒,盒中的蘋果看起來紅得發亮,盒子中放著八顆蘋果,和一個已經沒有蘋果的缺口,少掉的那一顆顯然是艾姐吃掉的。

      「    不用了,我現在不太想吃東西,早上吃太飽,連午餐實在都吃不太下。    」周偉銓笑笑地回絕,事實上他只是覺得吃蘋果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    好吧!算你損失。    」艾姐自討沒趣地說著,她總算找到要請周偉銓幫忙跑腿的東西,只見她從一疊會議記錄的下方拿出一本褐灰色的舊書籍,書的封面上還貼著黃色的便條紙。「    找到了,就是這個,上禮拜有個客人預訂這本書,他本來是預定明天要來拿的,但是明天我們圖書館可能會放颱風假,呃,我是說可能,你也知道其實是有點困難…。所以他想請我們幫他送到中正紀念堂的辦公室去,他會再到那裏去拿。    」

      「    喔好啊,不過沒想到我們圖書館竟然還有宅配到府這樣的服務啊…,我下次也要試試看訂書送到我家。    」周偉銓從艾姐手上接過書,沒好氣的說著。他仔細看了看書本上的黃色標籤,上頭寫著「中正紀念堂B1F通訊室」。對周偉銓而言,這或許是可以抽空到中正紀念堂閒晃的好時機,對一般民眾而言,中正紀念堂正堂內只開放一樓,三樓,以及四樓的蔣公大廳,所以能藉由職務之便到一般人沒辦法到的地方,感覺好像還算不錯,即使他真的沒有很喜歡那棟建築物。

      「    哎呦,畢竟那個客人算是一個政府官員,我們也很難拒絕嘛…。更何況,他還招待了吃的給我們。    」艾姐邊說邊把眼神飄向小桌上的蘋果盒。「果然是那樣啊!」周偉銓心裡想著,這不算是公器私用的一種形式嗎?

      「    那…我去的時候是要跟誰聯絡嗎?B1感覺像是辦公區域之類的地方,我應該沒辦法進去吧!    」周偉銓問道。

      「    喔,不用擔心,那個客人說地下一樓的入口在瑞元廳和介石廳中間,那個門很隱密,一般民眾不會走到那個地方,所以你從那個門進去之後下樓梯,出來之後右轉,就可以看到通訊室了。    」艾姐一副很懂的樣子,事實上她也不過是聽別人的轉述,周偉銓聽著,腦裡感覺到不太對勁,總覺得中正紀念堂的辦公室管理還真是不夠周延,怎麼會有可以讓外人自由進出的門呢?不過由於這座建築已經是30多年前的作品,設計上少了些什麼也不算太稀奇,畢竟它就是一個「黑箱」的產物。

      1976年,政府為了紀念於前一年過世,領導國家將近半個世紀的總統蔣中正先生,特別於當年六月火速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表達對領袖永遠的追思之情。於是同年10月,由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黨政學要員陳立夫,張群,何應欽等人,成立了中正紀念堂籌建指導委員會。

      在經過委員會與當時的總統蔣經國先生,以及蔣中正總統遺孀蔣宋美齡女士等人的多方磋商,最終決定在位於台北市國民黨中央黨部對面,一個原屬於日治時期步兵第一聯隊,國府遷台後由國防部所管轄的一塊市中心空地上,興建這座同時兼具音樂廳,戲劇廳的高水準紀念公園。

      既然政府如此高效率的達成選地,建設的大事就刻不容緩了,於是同年籌備小組即刻進行了國際競圖。為了表達建築的國際性和前衛性,籌備小組提出了三點要求:

      1.   表達中國文化精神。

      2.   創造新穎設計,並具有莊嚴而獨特風格。

      3.   有效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講求經濟實用。

      規則既出,打著「新穎設計」的旗號,大量國際知名的建築事務所稿件如雪片般湧入籌備委員會,最終共計43件稿件,選出五件入圍進入最後的總決選。

      仔細觀察五件入圍的作品,三大建築事務所的幾何造型與權威的對稱軸線方案,宗邁與沈祖海建築事務所的同心圓狀紀念館設計,來自美國,具有華府紀念塔姿態的綠地公園,德國建築師的東方型態島狀公園,以及最後一個,建築師楊卓成的和睦建築事務所所規劃的中國式陵寢建築,搭配如北京紫禁城的宮廷式音樂廳與歌劇院,僅有最後一個是完全不符合「創造新穎設計」的原則。

      或許是物以稀為貴,或許是因為對楊卓成中國建築資歷的親睞,蔣宋美齡最終「欽點」了最不切題的,建築師楊卓成的設計。

      自此,政府審美與評審之權威掃地,中正紀念堂也落得了「黑箱」,「不公不義」的罵名,從此成為台北市區的一個污點。連台灣知名的建築師潘冀,當年參與沈祖海建築事務所設計案的建築師之一,談到中正紀念堂這個案子,都是長嘆連連,這個紀念堂為了先總統家屬自己的一己之私,為了塑造先總統君臨天下的形象,硬生生的被改造成都市裡的巨大宗廟。

      至於蔣宋美齡最終為何選擇了楊卓成建築師的設計案,至今說法眾多,但似乎都不是太悅耳,只能說,這個聳立在對街的建築對於「正義」的形象實在是有點距離,「大中至正」門能被換掉,多少能平復一些認為這個建築設計案為黑箱決策的落選者的心情。

      周偉銓走出了辦公室,他感到放鬆,在這滯悶的工作環境中偶爾來趟公差也不錯,反正艾姐也沒限制他什麼時候要回來,倒不如就讓步伐悠閒一點,感受著颱風入境前的寧靜。

      他在經過窗邊那名亮藍色襯衫的男孩身邊時,感覺到男孩身體正在微微的抽蓄,但他沒有特別轉頭注意,只是以看似平常的態度經過男孩的身邊,然而他心裡卻又暗自對這個男孩的怪異舉動表示好奇。

      離開國家圖書館大門,中山南路的正對面就是中正紀念堂。首先進入眼簾的是藍色屋頂的「自由廣場」大門,採用的是中國式的牌樓,仿照北京明十三陵的建築,以五間六柱十一樓的規格設計,充分展現先總統位階如皇權般至高無上的意向。

      周偉銓越過馬路,進入了那稱之為「御路」的中正紀念堂廣場,廣場的兩側有兩幢以北京紫禁城為藍本的宮殿建築,右手邊那棟是國家戲劇院,以太和殿「重簷廡殿頂」的意象存在,而左邊的建築則是國家音樂廳,仿照保和殿「重簷歇山頂」的樣式設計,建築位階上較國家戲劇院為低。

      再往廣場的盡頭走去,就可看見中正紀念堂的主樓   -   一個建築在三層方正漢白玉高台上的巨大八角樓,白色的主樓,與靛藍色琉璃瓦構成的屋頂,似乎象徵著國民黨威權統治之下的青天白日。

      如果想在中正紀念堂悠閒的散步,顯然就不能逼自己想得太多,否則對於這個紀念館裡所隱含的各種威權密碼,實在會讓人有種吃不消的感受。比方說89層階梯象徵著先總統去世的歲數,雙重屋簷所代表的「復興中華」與「反攻大陸」意象。姑且不論這座建築的建造是否為黑箱作業,它裡頭密碼之繁多,確實會讓人對設計者感到深深的佩服。

      「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通訊室要怎麼走?    」

      為了保險起見,周偉銓還是忍不住在跟一旁巡邏的警衛做個確認,免得自己等會兒為了找不到路而吃足苦頭。

      「    嗯,這個嘛!    」警衛指著那棟象徵著青天白日的八角樓。「    到紀念堂的一樓去,它的最裡面是介石廳,而左手邊會是瑞元廳,在那兩個廳的中間有一個門,進去之後會有個樓梯,下樓之後右轉就可以看到通訊室了。    」

      警衛的說法跟艾姐顯然如出一徹,這下應該不會錯了,但為了避免自己撲了個空,周偉銓還是忍不住問道:

      「    那…,再請問一下,辦公人員今天有上班嗎?    」

      「    當然有啊,不過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你五點之後再去,因為他們通常要開會開到五點。    」警衛這麼叮嚀著。

      「    這樣啊…   ,那好吧!    」周偉銓點了點頭,再三向警衛道謝。「    謝謝你喔!    」

      聽了警衛這樣講,似乎有股莫名的感覺竄上心頭,堂堂中正紀念堂的辦公人員開會的時間,竟然連警衛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該說是這座紀念堂的人事管理一流,還是其實警衛早就在等待周偉銓上前詢問似的。

      結束了與警衛的對話,周偉銓向紀念堂的方向走去,只見原地的警衛停下腳步,掏出了半顆剛剛吃剩的蘋果,繼續的啃食著,而嘴角流露出一抹上揚的微笑。

      看了看手機上顯示的時間,現在時間是下午三點。既然警衛都建議自己五點再去,就算現在去想必也沒人應門吧!既然這樣,不如就順便逛逛中正紀念堂一樓的展示廳好了。周偉銓這樣想著,緩緩地向中正紀念堂走去。

      這時,他低下頭,看著自己手中,由艾姐轉交的書籍,書皮是厚質的,書本上的標題幾乎被磨去一大半,僅能隱約的在磨去的字體中隱約看見一些「合」,「神」,「約」這類的字眼,翻開書本,裡頭的紙頁早已泛黃,第一頁有著看起來像是手寫的筆跡,字體看起來有點眼熟,但他也很難辨認到底是在哪裡看過這樣的筆跡,只見上頭大約可看清楚的幾行字,寫著:

      「    吾必信守承諾,侍神者如己之身,願神力同吾左右,以天下之統一,以復國與興邦,皆能無往而無不能,於見證者之顏前,吾當再三信守…。    」

      「    好無厘頭的內容。    」周偉銓本來認為這是一本宗教書,但後面提到的統一,興邦這類的字眼,總覺的又好像是兵書,他把書本闔上,不想去想拿到這本書的人到底想研究些什麼。

      仔細環顧一下周圍,以現在下午三點的時間,正值太陽不會過熱的午後,又乘著明天可能會有颱風帶來的豪雨,現在應該正是一些退休市民們出來散步的大好時光,卻不知怎麼的,他總覺得四周安靜的相當不尋常,在他眼睛所及之處,除了剛才的警衛,似乎沒有其他的行人,難道大家都去為颱風天做採買了嗎?還是都提前為自己放了個颱風假?

      周偉銓這時想到的是日本奇幻小說家萬城目學《豐臣公主》裡頭,大阪市全面停擺的畫面,所有的人全數放下手邊的工作,移往那個代表著城市傳承的大阪城,而現在的場景,似乎就有那樣的魔力,把它想成台北市民正放下手邊的工作,   一起去對抗即將到來的颱風,這樣說起來,似乎一切都解釋得通了。

      不過回頭想想,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自己沒有被找去呢?

      「    我一定是瘋了。    」

      踏上紀念堂漢白玉的階梯,周偉銓自言自語地說道,轉而向一樓的展示廳移動。

      沿著中正藝廊的入口走,周偉銓很快的找到了介石廳,介石廳裡頭展示著一些蔣中正總統過去曾經使用過的器具,周偉銓對此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於是很快的掠過了這個廳的展覽。

      而在走過瑞元廳的時候,他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可以通往地下室的門,而他也沒有刻意去尋找,因為時間還久,他覺得可以先看些展覽打發一下時間,於是他把腳步停在瑞元廳門口,一個介紹建築設計的展覽上。

      「    楊卓成建築設計特展。    」周偉銓唸出了展覽的名稱,這正是中正紀念堂設計者楊卓成先生對於台灣各大建築的設計稿展示和設計理念的介紹,而周偉銓也表現出興致的走進了這個展間。

      周偉銓會對瑞元廳這個展間有興趣,絕對不是因為楊卓成建築師,他喜歡建築的設計稿,以及建築的模擬動畫,建築的設計稿代表著一種對地表的承諾,循著這樣的設計,能夠為地表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會,想當然,建築的模擬動畫就是設計稿的虛擬實現,由於動畫的設計總是會避掉一些老舊醜陋的周邊景色,所以在欣賞動畫的同時可以假裝自己所生長的城市是這樣的科技十足,假裝那些破壞市容的骯髒違建全然是地表以外的事物。

      楊卓成建築師在台灣所設計的作品極多,其中最有名的建築包括就位在附近的中央銀行,蔣中正總統在台灣的居所-士林官邸,在劍潭附近那座高聳的中國式高樓圓山飯店,以及現在周偉銓雙腳所佇立的,這個被外界猛烈抨擊的中正紀念堂。

      這時,他的眼睛被展廳裡中正紀念堂的設計圖給吸引。

      楊卓成建築師在最初設計中正紀念堂時,大抵而言是跟現在差不多的構圖,一個廣大的御路中軸線,兩側聳立兩座形狀四方的戲劇院與音樂廳,以及御路末端的八角樓建築…。

      然而最終在建造時,有些地方被更改掉了,比方說當初大門的位置並不是正對國家圖書館,而是面向著另一側的杭州南路。

      此外,依據圖上的設計,戲劇院與音樂廳中間的廣場上所排列的花色並不是如現在扭曲的形狀,而是一個至中的小圓,沿著小圓往紀念堂的方向看去,前方是一個與御路並行,長條形的水池,據說當初是以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為藍本所設計而成的。

      而最終,這些設計因為政策上的修改,而沒有被實現出來。

      周偉銓開始想像如果在這個紀念堂廣場上有一個筆直長條的水池,那會是什麼樣子,而他也相當好奇,為什麼政府會要求要將這些設計更正為現在模樣。

      不過歷史本來就是無數的偶然,持續探討這些事情想必是意義不大,所以他擺擺頭,沿途將其他的設計圖都瀏覽過一遍。

      約莫下午四點五十多分,周偉銓看了看時間,覺得該是到B1F通訊室的時候了。依照艾姐和警衛說的,通往地下的入口就在瑞元廳與介石廳的中間,於是他走出瑞元廳,往介石廳的方向走去。

      瑞元廳和介石廳的交界處,是一個大理石砌成的牆角,牆角上放著一只嵌有煙灰缸功能的垃圾桶,除此之外,似乎什麼也沒有。

      「    什麼啊?根本就沒有門啊!    」周偉銓有點焦躁地自言自語,就在這時,他腦裡閃過了艾姐說的「    那個門很隱密,一般民眾不會走到那個地方    」這樣的說法。

      「    既然很隱密,想必不會在這麼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吧!    」正當他陷入苦思,真正的位置到底是哪裡時,他忽然想到大門口進來,如果不往展廳的空間走,而是往左側走廊的底部去,那裏或許也可以算是「瑞元廳與介石廳的中間」,於是他趕忙轉身,繞過瑞元廳,往走廊的另一側奔去。

      此時,一股類似金屬擠壓的聲音在展廳的空氣中傳開。更精準的說法,那有點像是一種鋼樑與卡榫相接在一起的聲音。

      這個聲音讓周偉銓著實嚇了一跳,但他似乎沒閒功夫理會,這時的他只想早點完成任務,早點回到圖書館準備下班,於是他加速了腳步。

      「    啊?還是沒有門啊!    」走廊的盡頭顯然又再度讓周偉銓再次失望,所謂的瑞元廳與介石廳的中間,那會是怎麼樣的地方呢?

      正當他懷揣著不安,在展廳間踱步時,他發現剛才他來過的,那個放有垃圾桶的角落旁,有一個銀灰色的鐵門,在第一眼看到的時候,他著實愣了一下,因為他幾乎是很確定剛才來到這裡時,並沒有這樣的門。

      「    難道是我眼花了嗎?    」周偉銓此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累了,他走到鐵門旁,輕輕敲了兩聲,顯然沒有人應門。

      於是他轉開門把,奮力地將鐵門推開,他能感覺到這座鐵門無比厚重的材料,以及鐵門年久失修所散發出的鐵鏽味。

      門開了,門裡所能感受到的是一盞盞向下延伸的微弱燈光,一個螺旋狀向下延伸的古老階梯,以及像是悶了很久沒有通風的霉味。

      「    噁,好髒喔,應該就是這裡了吧!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地方…。    」周偉銓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排斥感,但眼看著下班時間就要到了,他希望能趕快將書送到通訊室,早早打道回府。於是他走進門,順著那完全不應該在這種地方出現的螺旋狀階梯,往地下一樓的方向前進,他抬頭看了看懸掛在牆上的微弱燈光,這才發現那並不是燈,而是一盞又一盞的蠟燭。

      一股毛骨悚然的情緒突然從腳底竄上了背脊,他打了一個寒顫,有種想臨陣脫逃的想法。

      這時,他看見了地下一樓的地面,地下一樓的不遠處有著燈光,且有兩個光點正在前方移動著,仔細一瞧,這才發現是兩個手裡發著光,低著頭的人正快步走著,周偉銓下意識地認為那是兩個剛開完會,正拿著智慧型手機的辦公人員。

      「    原來還有人啊…。    」周偉銓看到有人影,頓時覺得放心了不少,他總不希望自己被關在這個地下室,然後默默的被世人遺忘。

      正當他踩到最後一個階梯時,忽然有股觸電般的感應油然升起,這個階梯像是有開關似的,在周偉銓的腳一踏上階梯板的同時,一種像波一樣的光線從這個階梯開始擴散,擴散的光芒逐步在地下一樓延伸,不一會兒,整個地下一樓已經被波狀的光線所點亮。

      這時的他才總算清楚看見整個地下一樓的全貌,那是一個石塊所打造的走廊,兩側的牆面懸掛著因為剛才的光線而被點亮的光源,那種光源不像是燈泡,也不是像是火炬,如果要實際描述的話,比較像是一種由波相互干擾且來回結合所造成的激光。

      「    這…中正紀念堂的地下竟然有這種地方…。    」周偉銓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他有生以來所沒有看過的光景,如果想要合理化眼前的一切,他會認為這裡或許是當時國民黨政府用來作為安全用途的防空洞,但依照當時的科技,不可能有這樣的感應式階梯,以及牆上懸掛的,那些看起來毫不合理的光源。

      這時他想到了《豐臣公主》裡頭長濱大樓的地下通道,那是一個大阪國父親會帶著自己的兒子走過的秘道,如果中正紀念堂也符合這個概念,那麼這裡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台北國」,雖然發現「台北國」的歷程難免令他興奮,但不安的感覺很快就蓋過了這樣的興奮感。

      腦袋停在這裡,他覺得自己簡直快瘋了,總覺得自己得加緊腳步,趕快完成送書的任務,離開這個要命的地方。

      他低下頭再次看了看手中老舊書籍上的黃色便條紙,「中正紀念堂B1F通訊室」,他想起警衛說的內容:樓梯下來之後右轉。

      雖說如此,但他右轉的過程並沒有看到什麼辦公室之類的告示,如果說這裡就是「台北國」的總部,那營造的也太過詭異了,他寧可相信這樣的通道是通往什麼特殊儀式的祭壇。      

      就在此時,他再度看見了眼前移動的身影,是剛才的那兩個人,那兩個人穿著寬大的斗蓬,在這樣的空間下或許顯得相當合適,但在這個現代科技的國家,那樣的打扮顯然是非常違和。雖然有點猶豫,但如果將他們合理化為Cosplay的愛好者,則一切都變的簡單,於是周偉銓決定向前攀談,問他們通訊室所在的地點。

      「    不好意思,想請教一下,關於中正紀念堂通訊室…。    」

      周偉銓從後方發出了聲音,那兩個穿著斗篷的人背對著他,正往走廊的深處走去,而這一叫,那兩個人似乎沒有轉頭,於是周偉銓又忍不住再叫喚了一次:

      「    不好意思,我是國家圖書館的工讀生,我來送一本書,我想去通訊室。    」

      周偉銓的聲音大到整個走廊的回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這兩個人顯然沒有聽不到的理由了吧!周偉銓邊想著,眼見前方穿著斗蓬的人終於停下腳步,緩緩轉過頭來。

      「    啊!!!!    」

      那兩個人轉頭的瞬間,驚聲尖叫或許不足以形容周偉銓內心的驚嚇,在那兩人厚重的斗蓬底下露出了削瘦乾癟的臉頰,他們滿嘴如老人般的皺紋,沒有鼻樑,眼珠所在的位置是兩個黑色巨大的孔洞,散發出似如目光的光芒。

      只見其中一個穿著斗篷的人舉起他如骷髏般乾巴巴的手掌,在周偉銓的眼前劃過,周偉銓感覺到一股失魂的暈眩,眼前越來越模糊,直到毫無知覺的癱軟在走廊的地面上。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