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由動物(如人類)嘴巴吃進肚子裡後,必須先經由消化系統將其分解成小分子(如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澱粉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進入循環系統。循環系統主要是由心臟、血管及血液(還有淋巴系統)構成。心臟靠收縮及舒張的作用,推動了佈滿全身的血管裡血液的流動,而血液裡的各類營養素才能順利運送到全身,供每個細胞使用。
5NWYo0PAxjh6nk2guHUJpsLRKiX3BDeQqTG8El9w
高等植物,如非洲紫羅蘭,每個細胞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素(如肥料中的氮磷鉀元素等)也必須藉由循環系統來運送。非洲紫羅蘭的莖組織及葉組織具有維管束(葉組織的維管束即叫做葉脈),功能如人類的血管,而維管束內的水分如血管內的血液,是負責運送溶解其中的營養素。人類運送血管營養素的動力來自於心臟,但植物的心臟在那裡?若沒有「心臟」,「植物血管」內的營養素要如何運送?
64tdMrUxRfnC1bLkHOjKVvJu3zPZD07STYE9oq5w
植物葉組織有個功能叫做「蒸散作用」。植物由根部所吸收的水分約有99%是藉蒸散作用再散失到空氣中。所以「蒸散作用」就是植物沒事把由根部「喝進來的水」,再吐到空氣中。聽起來這樣的功能好像有點多此一舉。事實上,蒸散作用對植物的其中一種重要功能,就如同人類的心臟,是將根吸收的營養素及水往上送到植物各細胞的動力。
WJHg7PiuFVZKmTA1CoOjeLQD6BprENIGkSvl0M3X
影響植物蒸散作用的環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相對濕度(其他還有光線、溫度及風速等因素)。相對濕度指的是大氣中在特定的溫度下,實際水氣含量與能夠容納最大水氣含量的百分比,相對濕度越高則蒸散作用也越慢,如血液速度較慢。因此相對濕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如調節人類心臟跳動速度的功能,必須維持在適宜的範圍下。非洲紫羅蘭屬於需要相對濕度較高的植物,適宜的相對濕度約在50%~80%之間。臺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濕度高,適合非洲紫羅蘭,所以在臺灣,非洲紫羅蘭不容易得「心臟病」。
g7iT5bMZo3rFwPfjVcUqSXuxL08pG4hQvRmNOBJK
KHJfDtpSPjkQ8AcUTME39zy0VCdsw57aqWexlhRb
8pj9P5Mgi2tnKINzoeUJHSaDTy1rQV3uXAwlFEGq
dWrvf6NJ4TFbDIqkSwuE7C2igLKsA83GocM9Yphn
hRt0kWXpzdq1gioFQVbB3rDaAKcvsEM5ZyHSUujG
gteoDI2MFB6qOsdbSCwT0GjEXnRpaLiHWzZV3A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