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總誤以為肥料即是植物的食物(英語也經常稱肥料為plant food),餵植物肥料,就如同餵寵物飼料般。事實上,植物的食物應該是「光源」加上「肥料」。若以人類的正餐而論,光源是能量來源是正餐裡的「飯」;而肥料(主要元素是氮、磷及鉀肥)的功能有促進生長、開花、結果及增強抵抗力等的作用,故其角色是正餐裡的「配菜」(或補品)。
619gj2NqnQ8CyUficFZ74TPXtrlRwJsp0BdYkbuz
人類有較複雜的生化反應,可將不同類的營養物質做轉換,以填補暫時性的缺乏。如我們吃的澱粉(醣類)食物主要用來供應每日活動所需要的能源,一旦吃的太少,即會顯得沒力氣,若長期如此,則體內生化反應會消耗蛋白質(如肌肉)轉化成能源,故人會漸漸消瘦;但若吃太多,剩餘的即會轉化成脂肪作長期儲存,人自然就會變胖(吃太多飯會變胖)。人體內的生化反應可將醣纇、蛋白質及脂肪相互轉換,所以以現代人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三餐菜色豐富的情況下,並不需要進食大量的澱粉類食物,即能由配菜中的食物供應能量的需求;然而,植物沒有這樣複雜的生化反應,無法由其他營養素轉換成能量,其能量的「唯一來源」即是藉由光合作用所得。所以植物的「光源」與「肥料」,兩者之間是互補的關係,並且無法相互取代。
zyVKHSY274jwGuTevWftZAUJblXNIscd5kF9m6DC
當我們長期饑餓且窮到,只能選擇正餐的「飯」或者「簡單且無蛋白質或脂肪的菜色」時,若想活久一點,且有力氣做事,當然要選擇「飯」而不是「菜」。植物也如同我們人類一樣,一定要先「吃飯」,讓它們能夠「活下去」,再來考慮「吃菜」(或進補)。
RdOICqo4Y5EN6gaJSvUyMtPG7b2L0VhefsrjX9QB
一般植物在光源充足(植物有飯可吃)的情況下,只需追加少許的肥料(或僅由介質中提供而不需施肥)便能維持植物正常的生長,而施用過多的肥料不但不能改善植物健康狀況反而會引起生長障礙(如補品吃太多);另一方面,在光源不足(植物沒飯吃)的環境下,即使提供充裕的肥料,植物也會生長不良,甚至造成死亡(如人類不給飯吃,僅供應維他命等補品)。因此一般施用肥料應是在光源無慮的情況下進行才能顯現其效能。
Y6qtHKJrxaAzdcf4MPS1evmIyC5gbnT3soZi7kGj
肥料對於植物好比是人類的配菜或補品,只要在光源充裕(有飯吃)、適當的環境及正確的管理方式下,施肥在相形之下對植株的生長影響便沒有那麼重要,但若要兼顧植株的各種生長條件,並要求更高的品質(如花卉為了參賽或展覽用,蔬果為增加口感及甜度等)則施肥又顯得重要。種植在辦公室的非洲紫羅蘭可以以對待「寵物」的心情照料,首先求有飯吃(適量的光源),至於配菜或補品(肥料),則酌量偶爾少量施用即可,甚或可免除或僅利用介質保存的肥分。
mzwA8a7GCunbHpqO0d5rXlcRWgN9BJLtDkvYjPh1
Ne4lIfgSP95LhdFXJ0j6HaTboMAr8DiYvunQ12kW
DELQN9Sm2toYy6J0gZC3vMUHxldjiVIKPqcFGhwW
XyBakTc08zsuMSxQU95DvidJZ1VH4oKnLwEglr2m
iLJt12SUadMmNycsQHWqER5hvYoBgfkxDpnbjZ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