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妖靈稿件大募集

妙字訣竅(序章)

妙字訣竅/吳菀菱著作

 

第一章   流行樂歌詞的評析

<迷感風情>

    我最喜歡流行音樂,大小通吃,雅俗共賞,好像看小姐穿大蓬裙跳舞一樣快樂。

每次打開電台音樂就雀躍不已,看電視則偏好看歌手唱唱跳跳,扭腰擺臀,最好看的是劇情,令人感到有趣,歌詞迴旋在腦際,非常迷幻。

    音樂的旋律有的花枝招展,有的憂鬱低迷,重要的是女歌手性感,而男歌手聲音有磁性,節奏的效果簡直就是一場舞動的歡暢,我全部都很喜歡。

    無論是哀怨、挑逗、愛意、豔遇、深情等情懷,由歌星自己的聲音錄製的優美和聲搭配而成,都能感染我一種感同身受的情境,所以我喜歡聽流行歌曲。

我早期在學生時代,喜愛收集音樂知識和八卦,這也造成我擅長寫小說的契機。         然而我所喜好的是前衛樂團,如<平克弗洛依德>和<槍與玫瑰>等團體,能讓我感受到鼓聲和電吉他的音響,我所喜歡的歌手大多是女性,這比較接近我的心聲和認同。現在我偏好在行走路上途中哼歌,無論是剛才聽過的流行歌,還是我從電腦檔案中播放聆賞的歌曲,我都會哼唱幾句,以舒緩我散步的心情。

    我愛聽生活化的歌,可以體會所有的情歌,因為我寫過情色小說,所以很能理解討論愛情的互動的歌唱,而且我格外喜歡在收音機播放快節奏的同時跳舞,我只是胡亂的跳,為了運動身體,也為了快感,總之我是個愛好音樂的女子。

    現在流行音樂不但類別眾多,唱者的面貌也多元化,是個接受度很高的後現代現象,我也回過頭來傾聽其百家爭鳴的歌詞,不再獨愛冷門小眾的專輯。

    音樂對我來說,就像生命的主餐,每天都要收聽,或者播放唱盤。如果有一天我忘了聽廣播節目,就是我在沉迷書中,看書需要專心。我連寫作之中都要聽音樂,早就上癮好多年了,我發現聽廣播比較省錢,就少買一點專輯,多聽廣播。

我喜歡勸世的歌,例如<我們就是世界>的救濟精神,<美好的一天>或者<業障>,聽了就很快慰,我也希望歌壇能多生產一些鼓勵人心的歌,這樣就不會到處充斥情愛,而是回到以前那個復古的保守世界,當一切都很純樸的時代精神。

每一首歌曲是各種迷感風情,勾起我們的聯想與情感,它就像換衣服一樣跟隨我們的腦筋,每一次的回味,讓我們更加覺得熟悉的快意,就更加想再聽一遍。

    我覺得歌曲是詩歌的最簡單型式,聽到印象深刻的詞句,可以引起我的靈感。而且我經常在夢中自創詞曲,就好像有隱形的樂團替我伴奏一般,讓我感到創造力的愉悅,尤其是發自於自身,更覺得有趣,往往在醒來後驚喜不已,只可惜不能錄下來,否則這可能也成為我的另一方面的事業,做為一個詞曲創作者。

    但是我不喜歡爵士樂,也不喜歡類似的歌曲形態,以前還可以接受一點點,現在完全的反感,連一點點也忍受不了,或許有人很沉迷其中,但是我偏偏不愛。

我曾經改寫李清照的詞,成為朗誦的古典歌,但是發表不成功,似乎太冷調了。我是用電子琴譜寫出來的,並用五線譜的本子記錄下來,邊彈邊填,或許作成電子音樂會比較有可聽度,但是我還未接受到相關軟體的洗禮,也沒有拿給專門表演電子音樂的朋友演奏,因為我們的調性不同,可能會有衝突或爭議。

    目前我喜愛知道一些歌曲的八卦,但是我只是抱著有趣的心態去瞭解,電視裡的音樂錄影帶,或頒獎節目,都是我不會輕易放過的,但是我找不到同好,這是唯一的遺憾,然而有電台的聊天室可以交談音樂,就可以找到同好了。

    我曾經寫過一首欣賞情歌的現代詩,稱做<苦樂音調的收聽>,內容是這樣寫的:「偏好欣賞各種歌喉對情感的表達/誠真指數所包含的轉譯和坦白/總會把心思輪番地抽風至乾涸/奇想就從其間躍然前僕後繼之/寒苦鳥和杜鵑鳥的藍調動人心絃/如果樂神的豎琴能留下美妙的指印/我的耳朵就能將任何曲譜聽成聖樂/因背叛而患得中耳炎使聽覺受障礙/如何唱出我的心曲而無有愛的恍惚/是至今仍未能抓到訣竅的苦悶懸宕/被愛得這麼地深沉卻解放不成自我/在虛界飄浮的思緒在頻道中轉換/有何比內心的銘記更能提醒的經歷/為此而搜尋時空往返的千山萬水密碼/不厭其煩地為真理而諦聽快樂陰影/沉思的迴轉如捲簾拂風及心的享受/你取代的缺席已永恆被音符填滿/根本毋需回首探訪那活該的聚沙成塔。」我當時很喜歡悲傷的歌曲,而且聽到耳朵發炎,所以才有這首有感而發的詩,音樂不易形容描寫,但是當時卻寫來平易近人,實屬難得。現在我想像西城男孩的<愛可以建造一條橋樑>,以及米卡的<每個人都將會喜愛今天>,或者<不要制止我,因為我正在享受好時光>,都是我所想點播的歌,因為它們富有歡樂的意義,而且跟我的心境很契合,讓我也為喜歡聽歌的大家點一首<這是個美麗的人生>吧!熱門音樂搖撼我,希望它也撼動你們的心靈。

<想寫一本音樂之書>

    我喜歡熱門音樂,希望能寫出一本由作家的觀點所集結而成的音樂書,我知道有英國作家Nick   Honby寫的<三十一首歌>和張鐵志的<憤怒與聲音>music   change   the   world和馬世芳寫的藍調書,但是我覺得自己懂得不多,雖然收聽臺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已有二十年的時間,但是我不懷舊,不喜愛以前的流行音樂,初期我所聽的都是自己出錢買的專輯,例如The   Clash和Talking   Head,一千個瘋子等樂團的歌曲,很吸引我,前幾年搬家時把三百多捲CD賣給二手唱片行,只得到八元的回饋金,但是我已經不想在回顧那些經典了,我反而愛上了一波接一波的新潮音樂,我認為愛好流行音樂的人應該跟得上潮流才對,你覺得呢?

<音樂感動我的哲思>

    幸福的旋律很危險,首次聽柴可夫斯基時,我竟然流淌幾淹懺悔不愛國意識的淚,格格不入的轉折到<女士的珍珠>眼淚,還是只有巴羅克最宜人心脾,李斯特和<木星>讓我沉浸一些哲思和凝肅的感情.不久,我背叛了對古典音樂的喜好,而改聽新音樂和另類浩室樂,買了<泥棒>(DOROBO-001)的詮式組群合奏專輯,由多位大師及樂團組成的寶麗金唱片的Versteinerung,共有十二個樂團及譜曲:(1)Melbourne   University(2)Hanging   Garden(3)Synapse   Interrupt(4)Gary   Havrilla(5)ShinjukuFilth    (6)    suntoy(7)DNAlounge(8)Zen   Paradox(9)TCH(10)Soma(11)Loggerhead(12)Paul   Schutze等等.又買了"G-Park",說冷門也不冷門,這些電子琴鍵師向戶外尋求新瑜珈主義的靈感,讓宗教意識受到空間啟蒙的意象,也使我反思自己想要從事立體動畫行業的轉變問題.如何打破既有作品的現況,去超越影像色粒所給予我的創作刺激,並作為更高級層次思考模式的演進基礎,理解以發掘更多的多元靈感.

<我把國語歌當詩來讀>

    我也喜愛蘇打綠和王菀之的歌,因為聽起來像現代詩,我也是個詩人,寫過不少詩集,但是很少押韻,我不希望流行歌曲不押韻,因為那聽起來失之無味,我經常從流行國語歌曲的詞句中汲取失的靈感,像弦子的歌也不錯,樓上練習鋼琴的小妹妹經常彈她的<在沿海地帶放逐我的愛>,真的很優美也很憂鬱,有一次他還彈<牛仔很忙的>和<天黑黑>,真的是很有趣的聆賞經驗.

<最好聽的專輯>

    我喜歡瑪莉布萊姬的專輯,也喜歡巴黎斯希爾頓,詹姆士布朗特,娜莉費塔朵,等人的專輯,尤其是最近,我都一直重複的廳<失落的靈魂>,因為他要來台灣演唱了,惡補一下,我也聽席亞拉,亞瑟小子,羅南,瑪丹哪,珠兒,夏奇拉,黑暗堡壘,聯合公園,等等,   但是我還是最喜歡U2的bono和瑪莉布萊姬合唱的one   love,百聽不厭.

<出賣靈魂的藍調歌手>

    傳說在十字路口彈一首,魔鬼就會讓你技藝倍增,有如魔幻彈奏一般的功力,這是平本AKIRA漫畫<我和魔鬼的藍調>裡的SF情節,影射的是藍調之父羅伯(ROBERT   JOHNSON),但是出賣靈魂的結果是讓主人翁,一個原本是平凡農夫的黑人,家破人亡,只彈錄了二十九首BLUES就死於二十七歲,這個傳奇令人深思,是否神技是魔鬼給的右手十根手指,總之看了這部未完成的漫畫之後,我相信音樂的表現模式是履試不爽的,只要有冒險的心,任何事都可成真,就算是靈魂也會永垂不朽.

<道歉的意義>

    one   public   的<抱歉>(apology)唱出太晚的道歉使得一切變成尷尬,如果要回答的話,就放Bee   Gees的Let   it   be,我想這樣可以緩和一下氣氛,道歉的意義在於不要再說謊不要再詐騙,像夏奇拉和碧昂絲合唱的<美麗的說謊家>,以及simple   plan的<你的愛只是個謊言>,都道出愛情必須面對真實情境,不能為了假裝而背地裡欺騙愛人,這樣並不是適當的行為.

<有問題的時光>

    有一首火柴盒二十的歌叫做<這是艱難的時光>,又有一首歌叫做<我們遇到麻煩了>,麥莉賽瑞斯也唱"我的心不能拯救他們",這般難過的時光教我們怎麼活下去,人們沒有慈悲和同情心,只有一大堆生命的問題,命運的下沉,有時候我們也有低潮的心情,所以聽這類的歌可以療傷.有一本小說就是狄更斯的HARD   TIME,陪伴人們度過工業音樂的療癒時期,雖然是噪音也可以聽得很高興很快感.

<理論家的喧囂調性>

    阿多諾是一位美學的理論家,他發明十二音調,並且讚賞荀伯克的音樂調性,關於音樂與文學之死他講述很多,他的言論書令我很著迷.我有朋友在朗誦詩會上自由的唱起李賀的馬詩五首,會後又放本土電音專輯<神精經>覺得很振撼,前者成立的<零與聲>樂團自從解散之後,他就到法國求學,獨自再把玄音槁下去,但是我認為最好的地下樂團,要屬香港的<黑鳥>樂團,他們的<大悲咒>很好聽,郭達年是經營者,兩者也都是我跨界的朋友,所以我才會支持他們.

<懷舊的古典文學新唱>

    聽約翰藍儂的歌"HEY   JUDE",使我想起最近正在閱讀湯姆斯哈地的<JUDE   THE   OBSCURE>"曖昧的朱弟",內容訴說一個嚮往大城市的男孩苦讀聖經,長大後卻

愛上他遇見的第一個美麗女孩,阿爾貝拉,她是一個養豬戶的富人家千金,但是在畜牧時巧遇朱弟而約會,婚後他們彼此厭倦,於是她跟隨父母移民到澳洲去了.留

下他一個未完成的夢想,那就是跟隨他的小學老師到大城市去發展,讀大學,但是他愛上了與他背景類似的表妹,彼此慰藉回憶往事,這是一段不容的戀情,但也使

我想起一開始他不懂得珍惜妻子的可惜,或許約翰藍儂正是為這部作品而唱呢!歌中充滿傷感的調子,讓人回憶舊時光的荒老廢蕪,實在當初就應該珍惜的呀!  

<隨著合奏的嗓音起舞>

    我覺得聽樂團的觀眾是吃音符的一群人,有Cold   Play的華麗音樂,誰不想隨之起舞呢?又有Green   Day的傷感天真,聽演唱會真是一種饗宴,我記得自己還聽過<蜈蚣踢腳>或<大人物>的專輯,最早迷上的理所當然是U2,還有Moody   Glove,以及披頭四,我喜歡有鼓聲和電吉他的合音,那使我搖滾,我有一顆吸收各式各樣音樂的開放心,像迪斯可的Delight我以前也很愛聽,還有UB40,MUSE我都不排斥.  

<愛恨情仇與否>

    愛情跟女性主義相關,可是當<站在我這邊>由夏恩華德的嘴巴深情唱出時,正值婚禮的配樂展開的高潮,人們不會唱小甜甜布蘭妮的<打破僵局>也不會唱進洞房時才唱的小野貓合唱團的<解開我所有的鈕釦>或者是天命真女的歌,他們會唱<我愛你>來作祝福.

<音樂風潮的雜談>

    漂亮雜誌LA   VIE有一個筆名叫"小樹"的專欄作家,他專門寫音樂散記,我記得看過幾篇談及西洋音樂的文章還滿不錯的.我以前在國中時期,用五舅買零件拼裝的音響聽凱西凱森每週日的Billboard排行報導,另一方面又聽一台國語電台的排行八卦,寄了回郵信封還能得到一張英文的排行名單,我記得主持人是一對姐妹花,我愛聽極了,為此還使英文能力突飛猛進,對英文大感興趣,成績也不錯.前一陣子買了一本<滾石>雜誌,封面是瑪丹娜,專訪她磕迷幻藥的內容相當勁爆.又買了<告示牌>雜誌,我對照著英文電台播放的音樂聽,知道了不少新歌手的名字和成名曲,這是我所買的唯一兩本音樂雜誌,至今對流行樂的興趣仍舊不減.

<且聽音樂怎麼說>

    蜜西艾略特的<音樂使你失去控制>聽起來真快樂,吳克群的<音樂讓我說>也是有關音樂的詮釋,Wham!的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其中的gogo是一種舞步,音樂使人歡樂,歡笑,歡暢,真是唱起來身心愉悅,就是有音樂這種東西,才使得世界豐富起來,專注的收聽每一首歌的意涵,你會發現音樂也是有話要說的.像The   Wall宣揚教育失敗的宣言,Cold   Play的新歌<紫羅蘭山丘>歌名聽起來好像是"暴力山丘",其實正是在控訴牧師不守法紀還犯殺人罪的事情,憤世嫉俗,聽來很受感染,另What   I   have   Done也是一首義無反顧的正義之歌,道出了自己做的事要自己懺悔的心態.

<次文明的留聲軌>

    討論新音樂的弔詭評論標準,我認為從音果效應聆聽後現代樂派,我有個快樂的感想:樂譜中的因果一旦失控了秩序傳統,則新異之聲相繼競起.音樂界前衛派的反傳承聲浪,引肇舞廳式節奏革命之快感,我想籠統地將之歸類為"黑道新派浪潮",

從實質的歷史脈絡而言,就是(新)龐克以承,饒舌,交互文類流行樂,浩室舞曲,詮式,迷幻搖滾等等.但很多新興音樂都犯了體力過盛的毛病,不是歌詞冗贅就是不完全音密度過高,或者音感瑕疵的運用太前衛化了.無法被譜寫的偶爾音符在學術音樂中無法留下記錄,遂歸為革命玄音之類,而新音樂的音譜符號則十家九流,五花八門.嚴肅地論樂評形式,聽覺靈敏度決定了鑑賞者實力高下,及可信度的條件,愈具有古典樂音感的樂評家愈能夠準判音樂內容的實質.我有一個搞電子玄音的大學朋友Eric   lin從臺北搬到中國北京去發展,彷彿音樂必須與泛政治扯在一起才能搞,在台灣很自由,連我都出過一張CD,用口琴,鋼琴和和聲交織的THIS   IS   THE   END   MUST   BE,放在書店裡賣,好像販售的少量成績還不錯,總之歡迎大家也自己在家製作或創作音樂光碟,那成就感是我敢保證的爽.<別放棄>,Dont   give   up,   you   got   the   music   in   you.(完)

<親情最大>

    聽過不少歌曲歌頌父母之愛,例如<再度與父親共舞>,又有辣妹樂團的<媽媽我愛妳>,瑪麗亞凱莉的<掰掰>寫給已過世的親友,以及黑眼豆豆的<從我媽媽那裡得到的>,說明沒有媽媽生我們就沒有今天我們曼妙的身材,還有西城男孩的口水歌<你養育我>是贊揚父親將我們撫養長大的偉大,我還想到米卡寫給妹妹的<棒棒糖>希望她不要太快長大,保持童真的歌,或者是<他不重,他是我兄弟>的溫情,總之親情應該被歌頌,永誌不忘.像蓋倫.葛雷的<肩膀上的天使>   讚美媽媽對他的口吃不嫌棄反對而照顧有加的愛,但是卡莉克萊森卻唱出<因為你>抱怨父親的離婚讓她不敢走在路中央,害怕成長,面對現實,這實在是負面例證,我以前也很埋怨父母,限制我的成長自由,現在才知道他們怕我走錯路,所以才會拿出雙親的威權來,如今一路走來,我已經能體會當父母的辛勞和苦心了.(完)

<其實寫歌並不難>

    <裸體午餐>一書的作者也是個搖滾樂團的成員呢!誰說作家不能搞音樂,我也寫過一首歌名叫<生意經>我打算念經加上尖叫,穿著唐山裝畫上花旦的臉和頭飾拿手帕唱:"活著有多麼的仙風道骨,然而腦海中的商業兵法排著隊伍,不能不暗自鼓舞,淨賺的打賭,你的手指在我腹部上將算盤數,我的背後抱住的是你的來時路,必須愛一個女人的頭顱,猶如尊重一筆感情協調的建築,忙碌是為了避免靈魂乾枯,用鈔票圍起來的房屋價格待沽,我想以支票廉售你的呼吸,總算我還在發明生意的閱讀,那些擁抱已成為空無一物."這首歌押ㄨ的韻腳,是我的創作之一.

<熱心做公益的歌星>

    U2的主唱Bono創造產品義賣做慈善,瑪丹娜領養愛滋孩童,夏奇拉和女總理合談哥倫比亞的童工的工時問題能夠改善,孫燕姿也探視第三世界的貧窮孩,殷正洋與妻子參加慈濟的宣導活動,我看到熱心做公益的歌星很有愛心,跟安潔莉娜.裘莉一樣富有慈悲,還有這次香港為四川賑災作的接力演唱會,跟以前的美國舉辦演唱會的前車之鑑,都是一種愛心的付出,值得讚賞,但願世界因為音樂而豐富和平,富足而和諧.

<有關姓名的歌>

    我本來以為woo是英法辭典裡面,意指海洋的意思,所以就取了這個跟吳很像的姓,結果是求愛或求婚的意思,好曖昧呀!可是我又想到wow,比較有振憾力,像凱莉.莫諾的wow一曲,充滿迪斯可的味道,聽起來很快樂,真後悔沒有取這個姓氏,否則一定很別出心裁,讓別人想到bollywood並無不好,寶來塢的花俏與熱情,跟我的性個格很酷似,我覺得小甜甜布蘭妮的woops!baby也是很好的字啊!我用英文名字寫英文小說,長篇的有五部,都跟宗教有關,其中有一部寫出收聽流行歌曲的歌詞受到的心理影響,如今看來還真是有趣.我發現很多歌手都把女子的姓名寫成歌名或歌詞,例如麥可傑克遜的<比莉金>,米卡的<葛麗斯凱利>,詹姆士布朗特的<1973>中的聖莫妮亞,或安妮,有點歌頌緋聞的意味,聽來很有意思,但是就沒有女歌手唱男子姓名的歌曲,只有<美國男孩>這首歌,是最近流行的排行榜上的歌曲.

<會彈奏創作鋼琴的歌手>

    愛莉西亞凱斯,丹尼爾,諾拉瓊絲,艾爾頓強,酷玩樂團的主唱,甚至台灣的林俊傑,王力宏,周傑倫,蕭敬騰.他們都是會彈奏和創作鋼琴的歌手,我覺得這是一種音樂天賦,與生俱來還要勤加練習才能達到創新的路線,我希望再有更多的新曲以鋼琴伴奏,這樣我就能聽到這種甘醇的美音,伴隨著歌唱的詞句,歌頌美好的愛情或人生哲理,我喜歡有創作才氣的歌星.    

<歐洲文字的現代歌曲>

    我覺得莫文蔚是一個很好的歌手,看Discovery生活電台專訪她,她卻能拿出最慈善的一面來面對,她唱的<廣島之戀>已成經典,又能跟黃義達的歌'唱法語旁白,又唱紅了蝴蝶夫人的口白,真是不容易,聽說她有波斯和英國的血統,會說法語,義大利語,和英文,廣東話,國語等多種語言,尤其是拿來放在歌詞創作上,更是光華亮麗,我很羨慕她的語言能力,雖然我聽不懂歐語,但是我喜歡那種唸唸有詞的優雅,希望她能在這方面多作展現,讓聽眾一飽耳福.

<釋放能量的主導者>

    我在再興高中就讀時,有一次位置分發到一個喜愛古典演奏樂的同學旁邊,聽她聊起偏愛馬友友的演奏,還把一些錄音帶借我帶回家聽,我因此受到了洗禮.但是我沒有告訴她自己在家居時是聽崔健的<一無所有>的中國搖滾,還看<當代>與<九十年代>的雜誌,我對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很傾心,所以能接受多元的文化,聽說崔健以前是演奏古典樂器的,現在卻成了搖滾樂手,還屹立不搖的繼續努力,我真是太佩服他了,他能釋放一種熱情的能量,希望能買到他的新專輯,再重溫高中熱血青年一般的美好.

<愛情的無力感>

    感覺上魔力紅樂團的主唱亞當並沒有一段好過的戀情,他所唱的wake   up   call彷彿將他專情的心聲發揮到極致,他竟然在MV中坐牢以終,他的唱片描述多次被打電話卻不想接的心境,或者輾轉在愛情失落的痛苦和傷痕中,我很同情他,安立奎也唱出"愛某個人好像被推開一樣"   的感想,夏奇拉唱的歌大多是被第三者劈腿的失意感,但是她很勇敢而報復了,所以有<別再意>這首歌,艾薇兒的龐克歌曲,就沒有這麼懦弱了,<女朋友>說明瞭喜歡一個人就要努力爭取,不要管他有對象與否.(完)

<歌頌童話故事的歡唱>

    張韶涵有一首歌叫作<潘朵拉>告訴我們不要因為無聊而去愛,否則會製造出惡性循環的事件出來,而珠兒也出了一張專輯叫做"愛麗絲夢遊仙境",唱出女性的愛情觀,歌頌童稚歡笑的歌還有兒歌,例如<大象>,<馬兒來了>,我看過一場法國傀儡戲還有小木偶的歌劇,聽了真妙.利用童話來粉飾太平,原本就是大人的創作唱腔,真實的世界如此可怕,令人惶恐,所以我們更要為兒童揭穿謊言,創造出屬於大人的童話絮語,這樣才是成熟的表現.例如關史黛芬妮的<甜蜜出關>就是在描述現代公主被鎖入高樓,因而蓄長髮以脫逃的古老童話改編,非常有趣.

<奇蹟與永恆的命題>

    Witney   Huston和Maria   Cary合唱的<當你相信>奇蹟就會出現,而沙拉卡萊克森唱的則是just   another   ordinary   miracle   today,在宗教上講述的奇蹟還能跟永恆扯上關係,有人想要<永遠年輕>forever   young,永遠或許跟<葛雷的畫像>一樣可怕,靈魂會腐朽,但是聖人和解偉人的大業不會枯萎,這就是一種神奇.

<取名與文學作品相同的藝名>

    美國已逝悚慄作家艾倫坡(ALLEN   POE)所寫的鬼故事<THE   FALL   OF   HOUSE   OF   USHER>主人翁跟亞瑟小子的藝名相同,這個故事是述說故友相逢卻老髮蓬鬆的亞瑟,他的妹妹也精神恍惚,他們是這個破舊大豪宅家系的最後存餘之兩人,卻瀕臨老死的命運,有一天亞瑟的妹妹蒙主召喚,就葬在老友的客房床下,但是不知何故,一個暴風雨的夜裡,卻隨著唸故事的人口中讀出怪聲音來,最後亞瑟的妹妹從門外走進屋內,帶走了哥哥,要他跟著她一起入墓,這真是個令人悚懼的結局.亞瑟小子在MV中也是最後遇到成空屋破瓦的舞廳,真的十分具有類似戲劇性的鋪陳.

<親善未來的陽光>

    有許多充滿希望的中外歌曲,令人回味無窮,像是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以及被唱紅的<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等歌,我最近還想起一首<我的家>"看那片綠樹青山,風景真如畫,一彎流水幾枝野花,圍著竹籬笆,籬笆裡矮茅屋,就是我的家."唱起來真是內心溫馨無比,外洋的歌則有<殺手>樂團的歌<光明先生>MR.   Brite   Side,歌詞很向陽,使我琅琅上口.英文歌中有雪爾克洛斯的<沉浸太陽下>,Niklebeck也唱出"當我望著太陽的時際",有一首歌更唱出"不再看夕陽,而是改而看日出"的心情,看來太陽真是我們的嚮往和依靠,所以艾爾頓強才會跟喬治麥可合唱<別讓太陽降落在我前面>,給所有信仰太陽神的人們一線希望,也激勵了他們的信念.

<中國韻律的風聲>

    有不少中國風的流行曲目很好聽,像王力宏的<花田錯>,張棟樑的<錯愛>,周傑倫的<菊花台>是電影主題曲,陶喆的<蘇三說>,我覺得是一股民族風在吹襲著歌壇,像我小外甥聽到<千里之外>的唱腔時很意外,因為這是在他出生之前流行的音效,他從來沒聽過費玉清是何許人物,也難怪他不太能適應中國風的歌詞,但是像我這種文藝作家就很喜歡<七裏香>的歌詞,讓人想起席慕容的文筆.

<拍攝名牌的電視音樂錄影帶>

    關史黛芬妮唱wind   it   up時拍攝音樂錄影帶,不但縫製LV的窗簾,還拿著有標誌的大型鑰匙,極盡奢華之能事,不僅抬高了女性的身價,也'創造出一種女性製造名牌服飾的事業,是一種楷模.蕭亞軒唱LOVE時也是跟菲姬的MY   HUMP一樣,穿著時尚的衣服,佩戴華麗的飾品,跳著舞,唱著歌,則比較像是模特兒的行業,也表現得很亮麗傑出,演練出模特兒專業的光環.

<有關埃及人的流行歌>

    最近看了一本旅遊書叫做<尼羅河E-mail>,使我聯想到<手鐲>樂團在多年前唱的<像個埃及人一樣走路>,麥克傑克遜的埃及裝扮拍的MV,以及<埃及王子>的

電影原聲帶,總共有兩張CD,我覺得埃及是一個神秘的古國,能像他們一樣的生活在神話中一定很有趣.

<勵志的歌>

    我聽朋友桑尼提起他喜歡<我相信我能飛>這首歌,我頗有同感,當時我們各別聽廣播,我相信他的胸中有大志,只是限於現狀不能實現.當年我和他同齡的時候正在聽<上帝拯救皇后>時,並沒有任何淑世的願望,一心只知道叛逆,喜歡<性手槍>樂團的嘶吼,然而他年紀輕輕竟能保持理想,真是令我這個忘年之交感動不已.有時候他還能找出冷門復古的歌點播給朋友聽,感覺上比我還老成,他是一個印度人,正從事貿易的家族事業,   但是這種忙碌的工作並不能使他快樂,他所嚮往的是跟同齡的人一起玩,聊聊心事,聽一整天的熱門音樂,上網交談,但是我並不能為她點一首<依靠我>的老歌,因為我承受不起,正如保羅楊所唱的HARD   CARGO,我可不想背負太重的友誼負荷,所以我避免跟他見面,事實上,我們只有靠相片交友而已.他的母親長得很像建築師札哈.哈蒂,但是我沒告訴他.我覺得他在約翰.梅爾的<等待這個世界改變>當中,而不是去裝下<滿口袋的陽光>,我們應該用行動改善世界,使它變得更好,一邊聽勵志的歌一邊做好事,這才是音樂的功能.(完)

<藝術殿堂的樂曲>

    我媽媽喜歡莎拉布萊曼的歌聲,所以母親節我給她買了<真愛傳奇>的專輯,她用電腦聽的時候,起先光碟放反了,後來發現才聽得很高興,反覆的聆聽,她最喜歡<說告別的時候>和<歌劇魅影>,而我也是覺得這種藝術歌曲很高級,費翔唱紅了國語版的<歌劇魅影>我反倒喜歡他的流行歌,俄羅斯高音王子也常出現在電視廣播中,我覺得不錯,在台灣就只有民歌,例如為鄭愁予的現代詩譜曲的歌屬於藝術級的歌曲,這些在學生時期陶冶過我的歌,至今我仍舊懷念.

<另類的音樂發表>

    我曾經用手機自製音樂傳訊給朋友聽,但對方說是亂碼,或說接不到,我自己又聽不見,真是可惜,否則這一定是一種很另類的地下音樂發表方式.從圖書館借閱陳昇的音樂書,附上CD,很好聽,他寫過不少歌和書,我記得在大學時很喜歡他那種文學式的唱法,有點本土腔,還買了錄音帶反覆的聽,一邊看書寫字,直到在中時晚報文學週刊發現了他的短文,才知道他也寫作,只是比較異國情調一點,但也不難看,畢竟他也有文采.

<永遠不能相見的考驗>

    魔力紅與雷安娜合唱的<如果我再也見不到你的臉>我也不在乎,而愛麗西亞凱斯唱的卻是<就像你再也見不到我>的懷念,情人之間的感情到了見面相厭憎的時候,是該分手了,但是如果還有一點機會能再聯繫,相信不會到這種地步,而應該是相看兩不厭才是.

<我希望你得到最好的待遇>

    有一首歌,是經常點給知己的歌,i   wish   the   best   for   you,還有已逝的辛蒂勞波的True   Color,她唱到當世界讓你面對許多瘋狂,那時候你回來找我,因為你知道我會在,我看見你的真性情,閃耀發光,那正是為何我愛你的緣故.聽到這裡真令人感動,做一個人總要奉獻些什麼,不要光說不練,,像以色列女歌手唱的<新靈魂>New   Soul,也是在說明做人不要光取不付,總之,希望人類的福份均霑,福利能分配到每個人的手中,甚至於心中.

<沙啞的唱腔>

    有一次,當我五年級參加小學合唱團時,我因重感冒喉嚨內發炎有痰,所以不能高唱,只能張開嘴假裝在唱歌,還好沒被老師同學和觀眾發現,但是我們也沒得名次,真可惜.我在四年級的時候因為歌唱一曲<春神來了>而勇得第一,老師很高興,也因此被合唱團的音樂老師相中,加入了樂團,時常練習演奏<匈牙利組曲>這一個輕快的古典樂.那段時間我很快樂,雖然只是打響板而已,但是能夠參加比什麼都要高興又榮譽.在高中出遊的遊覽車上,老師叫我唱歌給同學聽,我就唱了英文的<四海一家>結果聲音出不來,有氣無力的,直到長大後聲音才恢復過來,在爵士搖滾樂中,有很多歌手都是聲音沙啞的,但是卻成為一種特色,這是由於他們閉鎖的靈魂感受到那種憂抑而表達出來的情感,但是我只聽媚力的嗓音,如Duffy和<冷肩膀>的主唱.

<住在黑暗地獄中的啟示>

    聽伊凡塞斯的哥德式唱腔,Call   Me   When   You   Are   Sober,覺得很振振有詞的撼動,我聽<邪惡母親>(Evil   Mother)時也是一股反基督的快感湧上來,不知不覺就受到黑暗勢力的影響,心裡一片烏漆抹黑的,又聽pil,倒過來唸就是lip,舌頭,這些龐克音樂使人發現邪罪的起源來自於內心,聽Black   Hole   And   Revelation,我覺得以前聽Nine   Inch   Nails的心結都打開了,我曾是一個喜歡聽咒術的音樂愛好者.

<成為大明星的願景>

    尼可貝克唱出<我只想當大明星>的代價,是改名換姓甚至於剪頭髮,有的歌曲則唱出<比佛利山莊是我想去的地方>的大願,還有一首男歌手卻唱著希望女友放棄明星夢回到家鄉的願望,終究好萊塢是一個改變人性的地方,你成名以後,所有的價值觀都會跟著水漲船高,但是很少人保持赤子之心,他們只會保持美麗,像克莉斯汀.艾格雷拉唱的<我是漂亮的>不管其他人怎麼說,或是詹姆士.布朗特唱的<你是美麗的>讚許歌,我們都希望自己保有的表現是最美的,所以成功並不是負累.

<都市地名的小城傳說>

    The   Clash的<倫敦召喚>(London   Calling),菲姬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瑪丹娜的<我愛紐約>(I   Love   New   York),<北非諜影>的主題曲<卡薩布蘭加>,Red   Hot   Chilly   Peper的<Danial   California>,以及One   Night   In   Bejine,和王力宏改寫的<小城故事>,都是歌頌城鎮的曲目,聽起來很讓當地人振奮,尤其是原版的<小城故事>更是讓人回味無窮,"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

<美國夢的追尋>

    很多歌都歌頌美國夢想,例如<美國派>和<美國男孩>,當然也有負面的<美國大白癡>,然後還有<好萊塢不是美國>等歌曲,都在說明美國的夢是在作白日夢,每個美國人都應該活在當下,不只是靠形象來富國強國而已.而美國人以外的人種也不要太看重美國演藝的文化,因為這只是資本主義的侵略而已,我們真正要吸取的是美國經驗,這才能讓我們成長,而不是成為盲目崇拜,導致全面西化的效果.

<陽剛的希望>

    有一些歌唱是為了男性的希望,例如<慶祝好時光>或<我們是冠軍>等歌,或者聯合公園的<日子的陰影>唱的是"日子的陰霾將會以優雅擁抱你,太陽為你而照拂",黑暗堡壘的<相信我>,Queen的<我們將搖撼你>,當然除了以上這些硬調的歌以外,還有<讓音樂療癒你的靈魂>的柔性唱腔,陽剛的調子也很受歡迎,特別是在鼓勵朋友或麻吉的時候,讓人想到弟兄之情,這樣也不賴,就像姐妹情誼或手帕之交一樣,我們都需要友誼的洗禮.

<嗜喝飲料的歌頌>

    Amy   Whitehouse的<戒酒>一歌,一曲成名,也使我聯想到愛喝茶飲和咖啡的自己,電視裡說喝這些會使體內鐵質降低,但是我寧願一天白天裡喝上個四五杯,然後晚上再來吃安眠藥,也不願意就此戒飲,我想點一首愛麗斯夢遊奇境動畫的下午茶乾杯歌,但是恐怕沒有,就沒有點歌,我想到不願戒酒的歌手,心理很是同情,但是她的嗓門很像擴音器那樣遼亮,使我不想戒飲的心情大受影響.

<跟個人隱私扯上關係>

    有一些歌的歌詞跟個人隱私扯上關係,例如瑪莉亞凱莉的<Touch   My   Body>提到如果對方把秘密放在YOUTUBE上,她絕不饒恕他,珍妮佛羅佩茲也唱過房間裡的秘事,M&Ms曾受到隱私的傷害而與Dido合唱一曲,Usher的Love   In   This   Club(愛在夜店蔓延時)唱出不在乎有人監視的機密,而dirty   little   secret則唱出年輕人保有對方秘密的親暱感,總之藝人跟隱私的關係就像絲巾一樣透明而薄,這是八卦的來源.  

<以電子琴練習胡桃鉗組曲的各段落音符>  

    我到愛買商場購買了一架價格只有折扣價八百八十八元的電子琴,並且拿出我最喜愛的胡桃鉗組曲音譜出來練習,憶起幼時的我最愛看胡桃鉗芭蕾舞歌劇的錄影表演,寫這部童話歌劇之弦樂的是柴可夫斯基,那些可愛又輕快的節奏讓我體會到童話國度和世界的純真,玩具也賦有擬人的性格和感情,改造了人們以為無情界的物質沒有人性或人道的觀念.這台電子琴彌補了我國小時輟學鋼琴彈奏的遺憾,現在它須要插電源才能啟用,然而我覺得這種花俏的音符演奏很接近我喜歡的流行樂風格,所以反而讓我在彈練時產生花招百出的靈感和興緻.

<色身的記號>  

    他給我愛情的罪名,我還以道行的顏色,那是潛伏在根性底下的秘道,真假分分合合的組合,我順口念一首自創的歌詞,以考驗他記誦的能力,那是我批評愛情的密碼,句句押韻,字字血淚,卻只差沒有配上音樂旋律,愛情應該是認真的習題,讓人自體旋轉的哼唱心曲,然而比起庸俗的歌曲來,我較喜歡書寫色身印證的記號,不是空歡喜一場的聚合離別,而是查證輪身的史學機密.世上的文藝怎麼胡說八道,我也只會順著自己的心意而寫作,不管競爭條件怎麼嚴苛,我仍執意專注的營造自己累積經驗的美感世界,文字不僅要擊中說論的要點,還要兼顧唯美的詞藻與修辭,就像性愛也要付諸情感才會生動誘人.為了鼓勵他去上班,我用傳真機給他送去一個很大的驚嘆號,每次愛到極限總會遭遇死亡的危機,但最後也都有起死回生的妙藥,有時像似走到盡頭而了無意趣,可是話機一轉又彷佛充滿喜悅和神秘,竟又提起戀愛的力氣去沖破困難,在他蹤容我兀自療傷的時侯,我會產生一些獨白寫照,好讓他回心轉意.他來到我的懷抱中,那個下午我做了許多靈巧的夢兆,晚上在網路郵件中發現一支粉紅色的虛擬翻譯筆,我想這大概就是他給我的禮物吧!我高興下載並使用它,查了一個選美皇后的字眼,從此我就可以在讀新聞的時候學習單字了.愛情的圖監裏向來找不到不懂的暗示,只要用深情的眼光照射,對方就可以明察秋毫,最近他寫了一些亂愛熟女的文章,看得我滿頭霧水,不是顛位事實就是將時空亂用,象徵錯置而且事件隱喻,然而我愈想愈知其玄機只是在於渲染緋聞,不讓人們辨識其真貌.我都稱呼他小白臉,平白無故的死魚表情底下暗藏了許多念頭,要是使壞起來絕對不輸給任何父權,可是耍寶的文字又教人忍不住對他的調皮感到好笑,他喜歡糾正我的思路,可是我認為他的某些見解有所誤差,所以不易聽信其言,只擇取可信度高的部份相信.曾經看見一個鄰居老奶奶故意在晚上澆花,覺得這意味好色情,或許她是在告訴我愛有規律,不要諭舉或日夜不分,不舍晝夜.(完)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