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創作馬拉松,正式起跑閃亮星─語風稿件大募集

戲說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   六月初一   長安

是夜,李淵靜靜地望著手上密奏,一人與其相立而坐,未發一語。

「玄真阿,你可知上面寫了些什麼?」李淵望著對方道。

「大家,玄真不知。」

古代一般唯有皇帝最親近的人或者近侍才能以大家稱呼皇上,而此人正是唐高祖李淵的左膀右臂,大唐的開國功臣之一,裴寂。

「太史令曾向朕進言『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昨日太白星有異,朕卻不知如何是好。」

聽到這,裴寂心中一陣緊張,太白金星主帝位,太白星有異不是爆發革命就是當權者更迭前兆,而當年他與秦王好友劉文靜有過爭執,裴寂卻深受李淵寵愛,為此李淵還下令處死同是開國功臣的劉文靜,雙方也埋下間隙,要是真如太史令所言,李淵決定讓秦王登基大寶,那麼秦王第一時間對付的,肯定是自己這把老骨頭,為此,壓下心中的慌亂,裴寂道。

「大家,如今天下方才安定,太子之位不可異動,況且朝野中兩黨也相互制衡許久,大家何不召秦王入宮,且命太子於一旁制衡。」

其實李淵自己心裡也明白,當年隋末天下大亂,他自己一邊以禪讓高舉正統大旗,吸引前隨遺老擠占朝廷中樞,一邊靠著兒子開府建牙吸納功臣打江山,平心而論,這樣的構想並沒有錯,堪稱家天下模式的夢幻開局。

然其中自己的二兒子-秦王李世民卻超乎自己意料外能幹,一戰定中原、收攏功臣集團,尤其是關東豪傑的投效,正所謂自古無情帝王家,那怕是自己的親兒子,李淵也是有所忌憚,於是這些年來他讓老二、老四李元吉共同帶兵作戰,另外賦予老大太子一定的權力,使三方相互制衡,好鞏固自己的地位,誰知道老四不爭氣,比起老二的百戰百勝,老四基本上就是屢戰屢敗,才造就了現在這般情境。

當然李淵也聽出了裴寂話中小齷齪,可是歸功於現在軍功如此高的秦王,圍繞在長安周圍軍團都是秦王府一脈,只能說自己陷入了嫡系不能打,能打的都是秦王一脈的死循環,沉默許久後,李淵喚來了近侍,命其將太史令的密奏送去給秦王,並要求他兩日後入宮解釋,說罷,亦同時趕走了裴寂。

裴寂一離開後,趕緊來到齊王府上與太子一脈相談,將剛剛與李淵的對話向太子建成訴說。

「大兄,秦王這廝終究是你大統路上一枚障礙,何不趁著這次機會『斬.草.除.根』!」如此狠毒的是齊王李元吉,他向來與李世民不對付,一有機會巴不得除掉他。

「是啊!」

「齊王殿下說的沒錯!   」

「主上,....   ...!」身旁的太子一脈也相互贊同。

太子建成心中明白,他與自己的二弟其實並非檯面上的生死仇敵,但兩方人馬多年的夙怨只容許他們,一個生、一個死,然虎毒,亦不食子,那可是自己的親弟弟阿,太子建成終究是下不了口同意,也不回應眾人,只能不發一語地回駕寢宮。

看著太子建成猶豫不決的樣子,李元吉也是煩燥,這些年來,他可是不斷挑撥兩方人馬,為的就是等其中一方出事,好讓自己有機會也爭奪那太子之位,如今他可不想白白錯失這個好時機,心一狠,決定瞞著自己大兄與太子一脈密謀,遣人安排自己的部下常何當日埋伏在城內,預謀由內控制玄武門將秦王誅殺,栽贓其結黨營私、意圖不軌,計畫完畢後,李元吉還是做好表面功夫,一幅為自家大兄好的神情說道「我自當替大兄殺之!」

這一夜,長安城內看似平靜,卻也不是那般安寧。

時光閃逝,兩日後,只見李淵一早就帶著自己的親信裴寂、蕭瑀...等人,一竿子人在武德殿等待查驗秦王心思。

而此時的太子建成及齊王李元吉雙騎並駕往玄武門方向前行,忽然李世民跟在身後呼喊著他們,李元吉眼見快接近玄武門,心理一陣心虛,率先張弓搭箭立即射向了李世民,但由於心急,李元吉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沒有半支射中,李元吉只好拉著太子建成趕緊衝進玄武門內。

此時,再傻的李世民及太子建成也明白,倆人只能活一個,李世民立馬搭弓回擊,而他回擊的對象卻不是李元吉,只見手中箭矢長嘯而去,由後向前將太子建成穿了個透心涼,人說生死間有大恐怖,也許是終於結束了,背對眾人的太子建成彷彿露出如釋重負的神情,結束了他這充滿算計的一生。

這時眼見李世民趕上了自己,李元吉趕緊使上殺手鐧,呼喊著常何準備來個甕中捉鱉,常何隨即領著部下露出身影後,將李世民圍困。

「李世民!   你可知道我等這天等了多少日子,就盼著將你除之而後快。」李元吉狂笑不止。

「四弟,你為何怎是與我過不去,處處針對我?」李世民不解。

「你當我傻嗎,李世民?   」

「我知道我因為容貌醜陋,不被父皇母后所喜愛,而你們也一個個看不起我,如今,看看這李家天下!   老三早夭、老五死在了戰亂,就在剛剛大兄死在了你手裡!」

「就剩你了,李世民!   」李元吉罔如瘋魔指責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刺殺太子,意圖謀反,我!   李元吉率親信平叛,誅殺秦王及其叛黨,功在社稷,受封太子,不日登基大寶!   我看你們誰還敢瞧不起我,哈哈哈哈.....」看著瘋瘋癲癲般的李元吉,李世民不敢相信這是自己血濃於血的親弟弟。

忽然玄武門外一陣馬蹄聲響,是尉遲恭等人率騎前來救駕。

看著大隊人馬,李元吉害怕有異,趕緊喊著常何關緊城門,誰知道後者一動也不動般置若罔聞,李元吉才明白,原來常何早已被李世民策反。

李元吉多年來的暴虐、紈絝,早就讓眾多部下生厭,當常何接到齊王安排後。立馬巡上秦王府,準備來個將計就計。

常何向前跨了一大步「齊王殿下,往日情份如此,請殿下束手就縛吧,莫讓末將為難。」

李元吉趕緊調馬轉身,快速溜進了城內的造林,只見尉遲恭身邊的將士張弓射箭,隨即射中其坐騎迫使李元吉跌下了馬。

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也受到了那一箭驚嚇,連帶著李世民也奔入城內的造林,李世民一進林中就樹枝掛住,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一時間倒地不起。

李元吉見狀,趕緊折回他身旁奪其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世民,發洩自己多年來怨恨。

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斥他,李元吉知道自己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李淵庇護,他相信諒尉遲恭再怎麼膽大包天,也不敢再李淵面前殺自己。只見李元吉快到殿外時,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手裡抓著箭矢,由後向前直接將他穿插提起,李元吉最終無力地看著那只差一步的大殿,含恨而去。

而鏡頭拉回玄武門外,此時揪集了兩方人馬,一方是太子帳下馮立所率的援軍,而另一方是原本駐紮在皇城附近的宿衛。

見城內只剩秦王的身影,未見太子及齊王,馮立暗道不好,只怕此時兩人早已凶多吉少,於是趕緊帶著副將薛萬徹衝擊玄武門救駕,而來自秦王一脈的張公瑾立馬來城門,憑藉他過人臂力,以一己之力獨自關閉了大門,擋住馮立等人,大聲嘶喊「東宮、齊王府叛軍三千不得入」,門外宿衛一聽是叛軍那還得了,二話不說與太子人馬戰成一團,反正不管誰對誰錯,只要是妄想衝擊皇城,對宿衛來說就是叛軍。

雙方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尉遲恭提著太子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於城門上獻給薛萬徹等人看,他們才明白大勢已去,太子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薛萬徹與騎兵數十人則逃入終南山中。

而馮立殺死宿衛守將後,對部下說:「這也足以略微報答太子殿下了。」於是,他丟掉兵器,落荒而逃。

隨後李世民與一竿子人馬回到了武德殿外,只派尉遲恭獨自進殿,其他人在外等著。

殿內的眾人也隱隱約約明白了大致。

「太子及齊王黨羽作亂,秦王殿下舉兵誅之,殿下怕驚動陛下,特地遣臣來宿衛警示。」

李淵知道外面的李世民不會為難自己與這幫老臣,弒兄奪嫡已經足夠讓他受錯了,他不敢冒天下之諱,誅殺自己這位「君父」,何況他殺了這幫老臣,就等同於拱手在大父子打下的天下相讓出去。

群臣們立即跪拜分別上鍊「太子、齊王共為奸謀,現在,秦王已經聲討並誅殺了他們,秦王功蓋宇宙,天下歸心,陛下如果能夠決定立他為太子,將國家大事委託於他,就不會再生事端了。」

「此亦朕之夙志也」李淵無力說道,不知道是對權力的掙扎還是失去兩個兒子的悲傷,李淵仰天嚎嚎大哭,明明奪得這天下正統以來,多少人提醒自己他們兄弟水火不容,「觀而兄弟終不相下,同在京師,忿鬩且深」,自己卻自負帝王之術權衡三方洞若觀火,如今卻引火自焚阿。

而此時的秦王也在殿外跪著,哭著。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癸亥日,李淵立秦王世民為皇太子,又頒布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三個月後便將帝位內禪給李世民,自己退位為太上皇。

玄武城門落日斜,殘星冷月噪昏鴉。

輕歌曼舞春江曲,劍影刀光大漠殺。

煮豆空留悲喜劇,絕情總在帝王家。

後人不知前朝事,依舊東籬種菊花。

-作者的話-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大唐的歷史,以及以其為背景的故事,終於決定自己動手寫一篇我所看見的大唐,也許畫面中跟正史上有些微不同,願多多包涵,我只是想分享我所看見的世界而已,而歷史不也都是勝利者所描繪的嗎?也許哪天的我誤打誤裝就說中了,不是同樣有趣嗎?哈哈

回作家的PO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