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小說忠實於作者的審美價值、道德審美、心靈感受。因為任何故弄玄虛,譁眾取寵的語言,造句,不能誠實表達出最準確意思的寫作,這恐怕是作者和讀者都不想要的。寫得美,寫得震撼,假如百分之百的“達意”,那麼寧可不要“傳神”,傳神是錦上添花,達意是雪中送炭。首先雪中送炭了,再昇華為錦上添花才是美妙。很多文章都不先求“達意”,寫得很“飛”,但落不了地。
invVASsayJNdQILqtx0eGKrPW4UgC2zEf7569Fwp
xktg0z6EaPL4eO7IVDuhp3GvmdZ2KsRlJT1b9ycQ
必須給文章限制,否則文中的生活和思考都會失去自由,現代生活太多信息,這些雜七雜八的信息不可能不在潛意識裡影響一個人的思考獨立性。就像你不去長跑,不去劇烈鍛煉,就不會有鍛煉後的鬆弛和愉悅。讀完這個文章,有時候我覺得就像以前我看過的某個評述,笑我們曾經認真過的所有事。前頭沒有值得期盼的好事,身後也沒有留下值得自豪的以往。就是無價值的流年,也所剩不多,明明破罐子,也破摔不起。摔了連破的都沒了,這是因為錯誤的人被安排在了錯誤的位置,畸形的人格都是在時代的重壓下形成的,他們沒得選擇。而小人物的悲劇在於他太完美,人們希望看到完美的故事破裂,這是悲劇的經典定義。這是人性深處對於美好事物毀滅的一種簡單的心理陰暗面。更實在的說,每個人心裡面隱藏著一種走向毀滅的潛在衝動。不管是其他的美好事物,還是文中的主角自己。
O7cIekQtGT90UFnSdrPilaBW2fYmxouRMJAwDLVC
Vp5lXGKrfwZsHtQjFAB0Thqv91Yg8xaLi7oEnOuC
看完這文心情很複雜。不是感動,不是心疼,也不是憤懣,不是激動,一種說不上來的複雜心情,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實的滋味吧。
XmGPo3FJvWLHBxwp0Z6YfdeOl2kMtuiRqz8yNraj
D2VhBzcatJbkXnEWxGd60FYSUpqgCZmjHs9lML5y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