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想過,有沒有可能監獄禁錮的只是無形的思想?
qB0Jmn3O9WXQEP2NMgK6zo1Iyi5sGchHDwCl8ZFj
能夠酷刑迫害的也不只是看的見的刑具?
yRiTWGpux6XteAbVjZHSzmULvh2wYd15rOKq0EQn
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
TEeOY36jrxCAQPNLSXd98K1sfRnpz2GmUZt0cuv4
如果一間間應該傳出學生嬉笑聲的教室,
eyH1EGLKTgak5OMR6q0rxjVvSWAcIdw47tPu8pfX
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身軀的操場,
qjmSuI2e1yWBLvApc5oMKT0DRgEVzOPk6sbXU98H
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
DGny6lqsQo80rP5AJtHmjiYdxMeIc7pgOkEXVWaL
MLKQFxWkrid1GHYmh25fVIyRJSEPznolj4TUBcgt
十二年的禁錮會怎樣改變一個人?
fOgtk6TXz9sMBdZRLxKhD7IpoQAmPN1CUV0eFEnb
如果那一對一對無精打采、死魚般的眼神讓人聯想到死亡的話,
yw4zX19qGfeJc8EBsjFIu2YQK0TPLNAZmHr6k5aR
監獄堆積如山的屍體至少還有一張一張的照片可供紀念,
2QydTob6kEHIPrxlcgAC9L7KNO4RSvsWJhDGVimz
而孩子們逝去的那些閃耀著光芒的眼神,我們將要去哪裡憑弔?」
kh5Yos2FRgpqXyG4BfEj3bvU9ZCLruVDtcQniSAK
WwszBLVX4952QFIoHUJyuO0DcntRiKjTPM3GZrla
這本書真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30fSBVRQk9NiCdEGYwUlXnr2eHoZWAxKyP85pg6M
我在一年多前吧,買了這本書,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非常無聊,雖然有故事的情節作潤飾,卻仍然不可忽略裡面對於教育制度的一連串冗長的講解,我那時候根本無法靜下心來與文字一同思考,看了差不多一半就捨棄不看了。
eGuUctmfzOnwF0QZ1rx8BVg2YXbIqRMdPyKiJW6a
之後,我對這本書的印象一直都是無聊至極。
1HT72aJGSurwyL9WhIROveP3fzK8AdBZjDtqXNMU
但最近又重拾看了起來,可能是變成熟了,也可能心態改變,我漸漸能從情節中琢磨出許多藏在現今社會中,且跟我息息相關的教育問題。
CazAqs3ord7bphTDWUPH9J1yRiNMct4OnZ5SBuje
故事從一個國三生因上課偷看漫畫書而被老師驅逐出課堂連續七天,再就是心懷不滿的家長、不想麻煩上身的校方、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媒體、最後演變成轟動社會的改革運動……
bIe6cvUu3Z9AaodVSFOpyGD25mPBtYhkLQ84fHz1
我跟著情節的起伏不斷地變換立場,一下覺得家長、小孩可憐,一下覺得老師也有自己的苦衷,到了最後卻開始跟著故事角色質疑,自己一直以來相信著的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O3Un1bIuyFV6HB4soLQpaMhc52eGDRE7ZvmrTxCJ
故事的主角小傑,在整件事中可算是最初的起點,但我卻很少看到他在許多重要的場合發言。他只是不斷的思考,抽絲剝繭,看得越清楚,卻越來越迷惑。我想他是所有人中唯一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吧。就算迷惘、就算困惑,他仍然記得自己的初衷,只是事件規模越來越大,他越感覺出事情早已超出他的掌控,朝著悖離原本目標的方向越走越遠……
gnhfIPLqQToGzM9xmakwdYrAOyuND524CFcbRVjl
最後的結局並不圓滿,小傑因為心理因素失聲,也因為比同齡人更早看透了社會的現實而更加壓抑。
oMtGKUbnEPdryF4sNjAm9YC7LQ8O1hR2wvVfIkWu
老實說,我能理解他的感覺,畢竟我現在也是小孩子,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彷彿就跟著小傑從半大不小、還懵懵懂懂的屁孩,從事件的最皮毛部分往下挖,越挖越深,在理解了大部分的真相後,悵然發現自己心中的某個稚嫩的信念就這麼被奪走了,心裡好大一個洞,卻是注定再也彌補不了的。
ranLwE2UVl76k9Fuv4yqGYHDxOcQiBzeRNt0o5ZP
我想,這就是一個人長大都必須承受的過程吧。若想成熟,就要經得起寂寞。
aCKjMeS3BZO68EwmHVr2szYI0Adlu4UQfy5qx19n
沒有人是對方肚子裡的蛔蟲,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想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最後永遠吵不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PVrFyjIOkAinXfxZDwUKQYHogLl04hbW2vs5GSNp
這是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大家都清楚知道,卻永遠沒辦法阻止。
bx5WS4Kp6DXw3P7FcUIzOJmsAGBnqlajdEvY08gy
書裡頭有句話:「我常常想,如果人與人之間,在一起的目的都只是單純地為了瞭解彼此,那該有多好。」但這只是個奢望。多麼天真、多麼美好的念想,但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受到深深的無力感,因為打從心裡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G3CeBgkDdaNRqfJ0HhUX5A82omicQvrlI4s91FWO
不能說在這個事件裡,誰才是對的那一方。每個人都有自己堅信的真理,無法對其他人妥協,演變成最後的局勢也是無可厚非。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原本從一個單純希望能救所有受到台灣教育迫害的小孩的出發點,最後演變成所有人好像只是像野蠻人一樣發洩、開始變的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甚至淪為政治角力的工具,最開始的初衷變的如此不顯眼,就這麼隨著理智與良心淹沒在無法抑制的怒火裡。
X7SsgOqFwYD9AvcRIKM18f2Jeb3xokWQm5ti4pjz
越到故事的後面,小傑就越常在心裡提出或者說出一些天真的話。而那些話在說出口後,對那些話的態度就已經從理所當然到開始質疑這些話的真實性,也就是蛻變為大人的,失去的過程。
z1BiF8YJpjfTSnvI4GDs6WLrZkOcy0KQVwNgAhuM
就這麼眼睜睜看著他對這個社會慢慢失去信心,其實是很痛心的。
YrvdIE9JSofiMV43gawL2jKhnC1zxORU8kAcTWXF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二讀、三讀這本書,我真恨不得把書裡所有的句子都背起來,內化為我真正的思想。每一句話都有其意義,每一個舉例都需要深思熟慮、細嚼慢嚥,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裡頭豐富的內容讓我又學到了不少東西。
kYD3MLFxatHGsI4nmKTOgplqdoR9QWcUerJjCz8i
pkdh2TwmeQEHS719uY50cJ8I4DAgXKxWrqv6Bjba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