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創作馬拉松,正式起跑閃亮星─無聊種子稿件大募集

給柯文哲市長的一封信

《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柯市長,您是政壇上可以支持的能人。主要有幾點:你不貪污、人很聰明、不搞婚外情。像你這樣擁有權力,卻能夠「不浪費國家金錢財政的政治人物」,實數少見。蔡英文總統上台後,搞的「前瞻計畫八年八千八百億」,很明顯的是來浪費公帑的。您上任台北市市長任內,還債三百九十億以上,這證明了一點,「你不會亂花國家的錢」。很多人都說台北市沒有建設,相比於高雄市「舉債兩千九百多億」,人口卻不斷外移,如果說陳菊市長任內,沒有貪污的話,那她不是「無能」,又要做何解釋呢?

討好選民,很簡單:只要花錢就可以了。國家的錢,是全體國民的,政治領袖「舉債」討好百姓,獲得支持,但是負債要怎麼還?美國可以不斷印鈔票,是因為他們有全球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只要有人動搖「美元地位」,就是出兵殲滅,伊拉克海珊當初要用「歐元計價石油」,下場就是被美國抓出吊死。台灣沒有這樣條件與能力。你能夠不亂花錢,光是這一點,我就很願意支持你了。

但是台灣有一個先天條件,目前無解,就是「統」「獨」問題。獨立,就代表戰爭,台灣至少要死六百萬人以上,所以沒有任何一個政治人物會做這種決定;統一,就代表一國兩制,香港的現況,思想要被箝制,就我個人來「寧死不從」。但是,藍綠兩大陣營,都各有一部分「堅定的信仰者」,而這兩種力量,是完全無法撼動與改變的。這是現實的實際狀況。

如果柯市長獨立參選,不加入任何陣營。勢必要跟「藍營」或「綠營」,一決生死高下。民主選舉,是只有「勝選」才有意義,第二名與最後一名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宋楚瑜也是一位能人,當初能夠叱吒風雲,號令天下,靠得是「中華民國台灣省省長的位置」,他有那個位置,才有辦法「一呼百應」,當他沒有「權力」時,被逐出國民黨時,他還剩下什麼?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柯市長您說:「比藍綠更重要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是是非。」但是,黑白是非,不是只有你「柯文哲」才可以講;綠營的人、藍營的人都可以講「黑白是非」。能力跟你差不多的人,有的是。

孔子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在這政治上,沒有非要一定要怎麼做,也沒有非一定不能怎麼做。您熟讀史書,應該了解。為了權力,人什麼事情都幹的出來。「奪財之恨,甚於殺妻毒子」,看看年金改革的紛爭,那些為了退休金而抗議的人,是多麼瘋狂呢?如果你不選「藍營」、不選「綠營」,那麼藍綠必定視你為頭號大敵,必定殲滅之,以除後患。

台灣沒有條件跟大陸軍事衝突,而柯文哲市長您本人也說:「兩岸一家親。」由此看來,兩岸要和平,也是您支持的。

現在放在您眼前的有三條路。

第一條:加入民進黨。

第二條:加入國民黨。

第三條:自己組黨。

其中第二條,很多人看了一定會覺得莫名其妙,這邊就是我要解釋的。接受「九二共識」,選擇兩岸一家親,才有可能和平,如果你是支持這樣的「條件」,那麼選擇「加入國民黨」,是不是離「和平發展」比較近呢?

加入民進黨,勢必要與「獨派」勢力,做一種政治妥協。本身政治就是藝術,要用什麼方法?要用什麼話術?全看柯文哲市長了。

第三條:自己組黨。那麼你們黨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統」跟「獨」的立場,一定必須要選擇一個。這是台灣目前的現實環境。大陸不可能允許台灣獨立,統一的條件也完全沒有,但是台灣有兩批人,是「堅定的台獨信徒」跟「死忠的兩岸一統之信眾」,這兩批人是不講道理的。信徒,就是瘋狂的人,不講理性,只願相信自己的信仰。那麼你的立場是什麼?你要如何取的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如果你偏向「統」派,那些事情「國民黨」就可以做了,你能講的,國民黨不能講嗎?你能做的,難道國民黨就不能做嗎?如果你偏向「獨」派,那些事情「民進黨」就可以做了,你能講的,民進黨不能講嗎?你能做的,難道民黨進就不能做嗎?

「台大醫科畢業、智商157、不貪污、疼老婆」,執政持間清廉且勤奮,不浪費公帑,是柯文哲市長在台北市的表現。但是,你能做到的,別人就不能做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只要是人能做的,其他人也都可以做到。

請您好好決定吧!

我是覺得,如果你消失在政壇上,那會是台灣的損失,希望你能在政壇上發揮影響力。清廉與不浪費公帑,是目前台灣政壇上少見的。蔡英文總統上台後,用盡所有「合法的手段」,為自己人掙錢,這就是人性。為了討好選民,可以蓋一大堆蚊子館,這就是人性。國家財政這樣花費,因為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錢,所以「毫不手軟」。現在像你這樣,不浪費錢的政治人物,真的不應該消失在歷史的舞台。很希望你能持續為公眾服務。

謝謝您,柯文哲市長。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1)


我覺得你這篇文寫的好認真喔
難得這麼公開的討論政治議題
看完確實很有感覺
2018-05-06 10:35 透過電腦版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