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阿沿稿件大募集

亂評高鶚紅樓夢

(個人碎碎念,概念出錯機率高達百分之五百)

今早在思索小說接下來的情節架構時,猛的想起了曹雪芹的《紅樓夢》,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幕,不是課本裡的〈劉佬佬進大觀園〉這樣考試的題材,而是林妹妹林中最後一刻的那聲「寶玉,你⋯⋯」

說起《紅樓夢》,我在國三時隨意的看過一次,只當它是部尋常小說,人物眾多,情節跌宕,也就是本安排了無數主、支線的長篇古文小說,草草看過,沒有多加思索,連到了高中,上過《紅樓夢》後也沒多想,覺得它依舊就是本小說,一本小說而已,是曹雪芹的心血,一字一字編織的作品,然後,沒有然後了。

但今天無意間看見了胭脂齋的點評,突然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對於紅樓的感情似乎稍微有那麼一點點的感受了,那聲林黛玉的呼聲從腦海底悠悠響起。

雖然不是曹雪芹寫出來的詞句,但我曾經好奇過,林黛玉那句話會是什麼?

當黛玉接近了生命的終點,氣息懨懨,心心念念的少年卻一身大紅囍袍,一世的情深比不上一道金鎖、一塊暖玉,她是氣死的呢,還是病死的呢。

在課堂上,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老師說過,紅樓情感細膩,圓形人物的筆法,彎曲跌宕的情節,還有未完的遺憾。

紅樓中的人物各有自己的特性,不同於一般的扁平人物,紅樓裡的人似乎都像真實的人一樣,絕非大善,亦非大惡,端看你要看他的哪一面,一直到現在才明白,要架構這樣的人物多難,何況要讓人人各有自己的性格。

十二金釵令人眼花撩亂,你卻能從詩會中的一句詩認出他們,說出「這就是薛寶釵」、「那個是楚湘雲」,更不得了的是,這些詩句全出自曹雪芹一人。

想想這樣的人物,才會覺得紅樓令人心酸,看他樓起,看他樓塌,林黛玉滿腹的驚恐、哀怨、遺憾時,怎知道賈寶玉發現事實時的害怕、懊悔、憤怒。

一聲「寶玉」卻讓人回味無窮,不斷好奇,究竟黛玉那句未完的話會是什麼,是祝福還是詛咒,只是永遠不會有答案了,下筆的人不想說,這個答案也就被他一起帶離了塵世,或許有人說,這個答案,作者自己也沒想法,何況這樣的大喜襯大悲的情節在夢阮原本的想法中是不會出現的,這是高鶚一人之筆,因而對這個情節不以為然,但是就算沒有答案,也是個答案。

最近在想,要怎麼讓一對相愛的人變成一對怨偶,紅樓的這一段就從記憶深處浮了上來,雖說這樣的情節會被說是老埂,但又何嘗不可,既然說是老埂,那既代表還是有人看,如果說,情到深處,老埂依舊是最動人的情節。

但就可惜了紅樓原稿,原本的結局被夢阮一起帶走了,只留下了殘本,雖說高鶚補齊了結局,但在我看來,那終究只能是現在所謂的「同人」,結局沒了便沒了,不用自欺欺人,雖不至於像張愛玲所說,「紅樓未完不要緊,壞就壞在狗尾續貂」那樣感覺激烈,但是就算後四十回再好,感覺都不對了,既使我不喜曹雪芹原本預定的大悲劇情節,但要說同人是正本的序本,還是感覺有些彆扭。

說起來同人文是同人作家們對原著致敬的一種方式,但對我個人來說,有人拿同人當原著正文,那種感覺並不好,說誇張點,是仰望跟比肩的差異。

不過說回來,高鶚這段真的寫得好,觸人心弦。

整部紅樓夢說起來,還是曹雪芹的卷頭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說起來,作者下筆時想的是什麼,旁人終究是猜不到了,就算說出個想法,是不是那樣也就無解了,所有的爭辯都顯得多餘,只是每個人的感觸不同罷了。

(寒假想重看一次紅樓夢,跟著胭脂齋的點評一起似乎感覺會更不一樣,達成機率:低於平均值)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