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妖靈稿件大募集

第一百下的鐘聲

在東海有個流傳許久的傳說,傳說只要在第一百下鐘聲停止前,對著鐘樓許願,願望就會實現。

而那傳說的故事,得從那天開始說起…

從民國五十四年鐘樓完工以後,鐘樓在東海的校園內一直被視為代表自由和民主的重要象徵。因此,鐘樓周圍,自然而然也成為學生們,向全校發聲的重要聖地之一。民國五十六年,在臺北市議會青年議員林水泉的推動之下,以台灣大學為起點,在全台大專院校發起一連串,所謂的「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活動,企圖藉由青年人參與選舉的這個過程,來改變當時台灣整體的政治環境,及加速民主化進展。當時在東海校園裡,也有一群人,正默默的為東海的校園民主跟校內出版自由在奮鬥,他們以吹浪之鯨為名,從事學生運動及發行地下刊物等政治相關活動,而其名之原由,則來自於第一任校長曾約農先生所作「留別東海」一詩中的「相期東海鯨吹浪,一為中原洗劫灰。」。不過私底下,東海的學生都稱他們為「東潮」。

在民國五十八年的十二月中旬,校內的國民黨學生黨部突然接獲學生密報,「東潮」的成員有意在今年的聖誕節前夕,在鐘樓前發起一次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欲號招全校師生,一起抗議政府在今年十一月十二日對於林水泉等人的不公宣判,及學校對於外國書籍流通控管太過嚴厲等監控學生思想事項,進行一連串的批評與辯論,藉以向全國人們表示,這間以基督教教義作為立校精神的學校,如今已經淪為國民黨政府所控制的「黨校」之一,其開放的自由學風,早已不復健在。黨部在接獲消息之後,發覺事態嚴重,隨即展開一連串的調查,並通知訓導處,對於參與此次活動的「東潮」學生,務必要給予最嚴重之逞處,必要時,亦可以開除其學生之學籍,藉此殺雞儆猴。在這同時,黨部也通知了警局,要求他們在聖誕節舞會的那天晚上,加派警員到東海「維持秩序」,暗示當天將會有不尋常的事件發生。這時「東潮」的學生們都還不知道,他們那天的行動,早已東窗事發,許多被政治熱情衝昏頭的同學們,還拼了命的收集資料、準備講稿,以便當日能夠口若懸河,來喚醒東海的同學們、老師們,認清當時政府的黑暗面及台灣在國際上所面臨的問題。

那晚,由於寒流來襲的緣故,氣溫非比尋常的低,替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增添了些許寒意。整個東海到處都瀰漫著過聖誕節的氣氛,不管是文學院、理學院、農學院,還是圖書館,到處都掛著跟聖誕節相關的裝飾及圖片;而鐘樓也不例外,早已被掛滿了裝飾品。就在聖誕舞會即將開始的時候,這時在文理大道上突然出現一群穿著白色上衣,手上拿著白色的蠟燭的學生們,聚集在鐘樓前,似乎準備要做些什麼。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是「東潮」,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宣布一些事情…」身高約一米八,戴著鴨舌帽,身材壯碩的男同學拿著麥克風用渾厚的嗓音說著。因為他站在文理大道正中央的緣故,所以不管是從上面農學院的那個方向,還是下面理學院的方向,都能很清楚的看到他的存在,因此文理大道上很快就聚集了一堆人潮,一下子整個大道被吵的沸沸揚揚。就在這時候,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句,「警察來了…快跑」,一瞬間,大家有如鳥獸散,四處逃竄。而那群原先穿著白色上衣的「東潮」學生們亦趕緊把身上的衣服脫下,隨處丟棄,混在逃竄的人群中,不過還是有幾個來不及逃逸的學生,被警察抓到了。警察以他們破壞學校秩序且違反集會遊行法等罪名把他們逮捕,並威脅他們公佈其組織成員的名單,否則就要開除他們學籍,不過被那些學生嚴詞已拒。學生黨部知道這消息之後,亦不死心,沒有抓到其領導人,難免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像今天一樣的事件,於是便運用校園廣播系統,在校園各教室、男女學生宿舍廣播,要求策劃今天事件的同學在今天十二點鐘前主動出來自首,否則那些已經被抓到的同學,等開學之後,將被以退學作為其處分。而這時躲在宿舍的「東潮」主要領導們,也相當苦惱到底要怎去解決這個問題,剛剛作為發聲人的施姓男同學,突然自告奮勇說要去自首,主要是因為他是主講人,大家都認得他,就算他現在沒去自首,等到開學之後,一定也會被學校的職業學生給揪出來,雖然一開始大家都反對這樣做,但最後還是迫於無奈,只好尊重施姓同學的選擇。於是「東潮」便寫了一張紙條,偷偷派人放到訓導長的辦公室。紙條上寫著,「第一百下鐘聲完結之時,必是東海民主綻放之際。」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眼看時間也已經十一點半了,鐘樓的周圍,一眼望去,都是穿著卡吉色的警察,除了穿著灰色中山裝的訓導長之外。這時從農學院可以遠遠的看到一點白色,正準備從篤信路浮上來。警察馬上跑上去把他團團圍住,並用手銬把他銬起來。訓導長,便開口問「你其他同夥人呢?」,施同學並沒有回答,僅懇求訓導長,能夠讓他在鐘樓前默禱一下。隨著鐘樓第九十九下的鐘聲響起,施姓同學跪了下來,心中向主祈求,希望有一天東海能夠真正成為一所真正具備民主素養的學校,而不是讓在這裡學習的學生們受到政治上的壓迫,能夠自由自主的學習,自己想學習的事物。鐘聲停止了,警察把他從地上拉了起來,帶回警局問話。事後,學校刻意的想把這事情給掩蓋住,不過其故事仍舊流傳在學生當中,一代流傳一代。雖然故事不見得大家都記得,但大家都知道,當時那個人在鐘樓前,向主求的願望,成真了。

而當時私底下許多的東海學生,都拿此次的事件,跟過去一九五一年之前,中共迫害基督教大學師生的作為相提並論。認為執政當局在兩者之間的處理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都是用政治的立場,來干涉教育及學校的運作,只差別一個是共產黨、一個是國民黨,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雖然1951年之後,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以東海的名義,重新在台灣復校,但當初在大陸的辦學精神,卻因為國民黨在台的高壓統治,而不復健在。這種情況一直等到,解嚴…甚至是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被李登輝總統給終止,才有所改善,東海也才真正恢復其”原先”應有的面貌,亦或是說,補齊了之前所缺乏的自由跟民主。對於每個東海人來說,或許這個傳說,本身沒有什麼重要的意義,但那群追求校園民主人們的精神,卻是永遠值得我們仿效跟尊敬的,也因為他們的緣故,使得東海又往前邁向了一大步。

回作家的PO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