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阿沿稿件大募集

分享一位寫作前輩曾告訴過我的話

         記得自己剛開始寫小說的時候,一開始犯了很多現在想起就想笑的錯誤。那時候有一位叫做「笑嘆青陽」的作者,給予我非常多指點,直至今日我還是很感謝他。

  

         我的寫作之路並不順暢,由於一開始是寫同人武俠,所以也就難登大雅之堂。這段期間,我常常感到停滯不前的挫折,也一度處於半封筆狀態,幸好有兩個原因讓我最終能夠繼續提筆,並且成功轉向寫原創小說的道路。

     

         其中一個原因,當真要感謝「本爺」兄的鼓勵,所以我才能在最糟糕的狀況下,重新燃起提筆的意願。

     

         另一個原因,則是笑嘆青陽前輩曾經給我的留言。直到現在,我在落筆不順的時候,依舊會翻出來看。

     

         儘管我不是什麼一流的作者,但我仍然覺得他那則留言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於是我從自己的收藏中節錄其中一些很棒的段落與大家分享。

==================================

節錄一:

         值得注意的是,網路是很講求效率的媒介,瀏覽者滑鼠一點,無論是一部隨選視訊,或是一篇參考文獻,立即要求得到報酬。網際網路更是一種融合影音等聲光效果   的多元媒介,較諸影音符號,文字符號必須經過讀者更深一層的解讀,才得以還原信息的全貌。是故,若純就符號的接收程度來說,文字創作是較為吃虧的。再者,   網際網路雖然是一個開放性的討論場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文情並茂的寫作能力,甚或根本不想花費時間在回應作者的文章上,凡此種種,都是造成回應程度偏低的原因。

  

節錄二:

         從傳播的角度切入,寫作就是在作溝通。對外,藉由文字的堆砌,建立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橋樑。對內更是作者自我探索與反省的過程。

節錄三:

         寫作就像是一個大減法,在落筆前,作者必須先澄靜自己的思緒,將脫韁野馬的熱情建立秩序,將奔騰不息的想法逐一修正,原創的概念往往要經過好大一番折騰以後,才得以轉化為容易被讀   者瞭解與接受的文字符號。

節錄四:

         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實在太多,但實際上能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卻又太少,能引起共鳴或支持的更是少之又少。或許,這便是寫作充滿寂寞況味的主因吧!

節錄五:

         享受這份難得的清冷與孤寂吧,以阿嘆而言,寫作帶給我最大的快樂之一,便是「結蘆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恬適心境。作者處理寫作的態度,有時就像是修行者悟道的過程,必須摒除發自內心與外界的各種雜音,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靜謐祥和的彼岸。

           

節錄六:

         知名作家李昂曾向聖嚴法師表示,『假若跳脫了七情六慾,便無法從事寫作。』聖嚴法師則回答:『要能入於七情六慾而不被七情六慾所惑,那才是真功夫。』」這   個故事帶給筆者很大的感動與省悟,「原來文字創作也是自我實現的方法之一!」寫作是描寫世間的事,是描寫滾滾紅塵裡的每個現象。須得悉心體悟,反複咀嚼。

  

節錄七: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讀書是領略喧囂;著書則是製造喧囂。」藉由筆墨,作者將原本空白一片的稿紙渲染成五顏六色的大千世界。在墨汁流洩的同時,作者個人的想法、觀念、價值觀,以及宇宙觀等,也在瞬間昇華,變成永恆宇宙的一部份。

節錄八:

寫作這回事,有時想想還真有趣。只是關於寫作,我們的所知與所做都太少,太少了。

==================================

         雖然已經失聯了多年,但我仍然很感謝他當年對我的鼓勵與提攜。今天我擅作主張,將他曾經的筆墨分享出來,也希望能對每位願意翻閱的寫作人都有所鼓勵。

     

         現在的我,所知所做的依然太少,但我仍會督促自己繼續進步下去。寫作之路雖難,但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等在前頭,我如此相信著。

上一篇回作家的PO下一篇

回應(6)

一個人不是寂寞,是浪漫!

<回訪>
感謝大大造訪血咒師傳奇
不管您是雪泥鴻爪還是踏破鐵鞋都一樣 深表感謝

回歸正傳
直到現在在網路上連載小說才漸漸體悟到寫作的孤獨
讀者的回應寥寥、閱覽人氣如台灣景氣般的持續低迷...或多或少都會讓自己創作的內心動搖
想起以前國中剛嘗試創作小說時,班上同學都會搶著過來跟我拿寫在筆記本的小說去看
有的同學還很可愛,會把自己當下看完的感想直接寫在空白處
到了高中投稿校內文藝獎小說組得名時,走在學校都會有人指指點點說"欸 那就是小說得名的那個人"

儘管年紀越長,寫作就越接近孤獨
文某還是喜歡也願意繼續寫作,只因不寫,那些盤踞在腦中的故事會憋得難受啊

同是天涯創作人~與您共勉!


2014-09-02 15:18 透過電腦版 回應
你好~
基本上我在稍微瞄過貴作之後,已經列入閱讀清單了,不過因為目前手頭上還有好幾本書要閱讀,所以應該會排在後面吧~

且當我預約看診吧(←什麼爛比喻~踹)

以前高中時開始寫小說的時候,也是會感受到那種把文章給朋友看後,得到正向的回應。不過,高中生總會畢業,大學也不見得會在同一間學校,然後就會慢慢體會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這個道理~茶

最後,也就逐漸認清自己寫作的推動力來自於何處了。會公開PO文的人,基本上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別人看見。只是,僅靠著他人的支持而寫作,那樣的推動力確實很薄弱,也很容易消失。

然後,就再度重新問自己是否真的想寫下去。接著,就投入到故事之中,忘了身邊還有其他人正在乎著其他事。如此就我一人的世界,也難怪會被當成一種寂寞((笑
回覆

每則語錄真心貼切,除此外別無他說。
寫作本是注定孤獨,可在其中遇到知音,那便莫是彌足珍貴。
可惜短文無法收藏,只能好文推薦給其他友人。
阿天很幸運能碰上這麼一位前輩。
我們也很幸運,能碰上這麼一篇好文。
謝謝你的無私,我想對方知道了也會很高興的。
忽然想到左傳提到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或許很多年後,哪怕此話來源已無法追尋,但仍會存在於我們心中。
2014-08-16 02:23 透過電腦版 回應
祁煙午安~

看到你的留言,我當下就先想到「千金易得,知己難求」。這位前輩對我的影響真的很深遠,而他很多話也很中肯,直到現在我仍不時會想起來。

我相信,任何需要堅持的路都不好走,否則也就不需要堅持了,不是嗎?(感覺有點離題了~哈)
回覆

先前看到這篇時,頗有感觸。
但忘了即時留言,現在補上,不知道會不會太遲?

每段節錄都很棒!
有些感想一時無法訴諸文字,只好略述幾分。


節錄一

科技是日新月異,
網路是分秒變化。

文字即便不如圖片、影像的迅速,
卻也是不可或缺的符號。

認真的留言,就像一篇短短的心得,
其實也滿耗費心神的。


節錄二

人類真的就是活在與人溝通以及自我探索下,
文字其實是因此而產生的吧?

節錄三

形容得太貼切了!
思緒真的就像脫韁野馬,行空奔騰。
文字的捕捉,有時候會跟不上速度。

節錄四

一語中的!
或許必須熬過寂寞,才能有所成長?

節錄五

已經朝隱士發展?境界好高深呢!
雖然暫時無法體會,但這也是急不得的吧?
持之以恆,這倒是很重要!

節錄六

這段感想有點難寫。
其實是認同那段話的道理。

但該怎麼說呢?
佛家語總是走折衷路線。
人很複雜,極端固然不好,
但折衷,往往只是理想。(好像離題了?)


節錄七

「讀書是領略喧囂;著書是製造喧囂」
這段文字,個人非常喜歡!
咀嚼再三,仍是韻味不絕。

昇華似乎太抽象了,
不過無論是轉換成什麼形式的創作,
其實都自成一個世界吧?

節錄八

寫作真的很有趣!
只能盡力而為吧!


感想有點雜亂,分段又太長了。
請多包涵!
2014-08-16 01:45 透過電腦版 回應
謝謝三百兄的分享

當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呢!
其實這些節錄之中,有很多我自己也只是感覺好像可以體會,卻又不甚了解。還有一些是過去我以為就是如此,而現在回頭再看,似乎當初想得又太單純了。

感覺「體會」這回事,也是隨著時間和環境而改變的,然後我們的筆觸也會因此而有所洗練,慢慢淬出不同時期的風格來。

我也相信,寫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許在有限的人生裡面,我們能寫的東西太少了,不過既然是件有趣的事,也就希望自己能持續到最後囉!
 
回覆

認識幾個出書的朋友
其實不館成名前成名後,創作的過程都是寂寞孤單的漫漫長路
保持那顆單純的心,快樂享受、品嘗爬格子的樂趣吧
2014-07-27 15:43 透過電腦版 回應
很認同你的看法。

這其中的孤獨與寂寞,事實上就是「創作」這件事的本身。外在一點的來講,在一篇文章之中,讀者有感覺的地方,未必就是作者有感覺的地方。又或者同樣都有感觸,但作者和讀者的感觸卻大相逕庭。這類的事情並不少見,但也很有趣。

而比較從作者本身的來說,將想法轉成文字的期間,也是一種寂寞。百字以內的極短文,萬字一回的大長篇,當你用筆或鍵盤在那揮灑想像力的時候,也就是和一切隔絕的時候。一句話該怎麼說,一個動作該怎麼做,如何轉化成文字說出來(有聲書)或寫出來,這個過程沒有任何人能當得上忙。

這種除了自己,還是自己的過程,就是一種寂寞,也是一種只有創作者才能享受的寂寞。
 
回覆

當年我也曾經如此過!!但現在我只把寫文當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2014-07-27 01:36 透過電腦版 回應
所以你才能一路走到現在,從不間斷。

如果我們真要敘舊的話,大概可以說到下個世紀末吧XD
不過我真的很感謝你,如果不是你偶爾會和聊些寫作靈感,也許我已經徹底停筆了。

從前,我認為你是秉著熱情與耐力,所以即使換了網站也持續創作。但是現在,我相信你是真的在享受寫作。

希望我們都能一直寫下去。
回覆

受用於窮!尤其贊同節錄三,單純的寫作是很快樂的。
2014-07-27 01:30 透過電腦版 回應
結蘆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其實到現在,我自覺還不能完全走進那樣的意境。但很幸運,我能感覺得到寫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順道和青鹿說聲抱歉,因為昨晚發帖時沒將排版做得很好,所以剛剛稍微調整,因此你留言時的節錄三,改為移動到節錄五了。

對於我而言,我很喜歡「寫作就像是一個大減法」,以及「讀書是領略喧囂;著書則是製造喧囂。」這兩句話。

前者總能讓我在一頭熱之後,回歸冷靜的審視自己,後者則是在我每當覺得疲憊時可以振作。不管是為了什麼投入寫作,也不管世界上有多少人會與自己產生共鳴,但因為有我們這些寫文的人,所以這個世界才會熱鬧起來。不是嗎?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