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自己可以靠外食活一輩子的人,一旦離開台灣就會開始自立救濟。置身於一個不管是料好價少離家近之台灣美食三大優點都欠奉的異地,住在台灣時再怎麼愛好泡麵跟各類美式速食連鎖店的人到了國外定居後,終究有一天會吃速食吃到連見到紅髮黃衣的小丑與身着白西裝的美國退伍軍人都會感到反胃,而開始作出在異地尋找家鄉菜這等緣木求魚之行為。
xJSdFYOV91g5RKMhLzuo2TUbInPit0ZXB3sfCqAj
Fp4XiAr3JVf9Kas5ePuZhUj0MYc1dLyHO2DwCkRT
乍看之下尋找家鄉菜這點似乎並不難,在中式餐館與港式飲茶獨大的唐人街,運氣好的話能找到幾家販賣台灣小吃的餐廳,走進中國超市時能見到不少標上了台灣製造的食品,但實際去購買台灣小吃以及台灣製造的食品時,傷眼傷財又傷心的慘劇卻屢見不鮮。
HEsVcqbwOI7SA59PW24GUuXQCYZpj6e3RMNDhBvt
may0F3zj8bJsMHgP5rkAdlvwCZN1nXVGQE6eqB4L
裝熟的飯,黏人的麵,以及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鐵則的湯頭,就能毀掉很多台灣美食,中式餐館裡的菜則是讓我懷疑,這些中菜到底是打哪來的,怎麼我在台灣就從來沒見過蒙古牛、橘子雞、香菇雞、木須雞、腰果雞、中華雞、四季豆雞、黑胡椒雞、甜酸雞啊?!而且不管什麼雞,全都溺斃於深褐色的鹹醬汁中,而且永遠只搭配被煮得快化為爛泥的西蘭花、紅蘿蔔與西葫蘆,總之不管什麼雞都是一個樣,謝謝再聯絡。
KkusVAJfwMpr4iPy78elBZEGHhRLtWqvYTgNc62j
BZ31At9O0RNrPCxHgQoKev6UWG5EySnlmjFXdLIp
PnoeKsYlDA7aWNX2ry6O08jbkC5SZix4Q1GEuTUR
MA6h8B0xgSCJVj42XEuZYbDpWdHGrQtioUsakFzf
終於我放棄了台灣小吃與中式快餐,挽起袖子走入廚房,不過走入廚房前得先走入超市。愛用國貨的我,一定以上頭標明為台灣製造的食品為優先,台灣製造,品質保證,有口皆碑。
3bZw9y4GSCIoz5NJd6xErlAcTkMnBaFVg2eX8sO7
TFDxRmnP3k5qoU7cdLr8G4SzJAIVMBsiQNOybplw
不過當台灣製造變成了口碑之後,就得拿出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的辦案精神,辨明真正的台灣食品,一看到上頭只印了『台灣製造』四個大字卻沒寫出台灣縣市的地址與電話的食品包裝,我就瞧見李組長眉頭一皺,案情並不單純。不知道它們是不是都是喝SKII長大的,歲月在它們臉上沒留下一點痕跡,這年頭問起年紀顯得失禮,看不出它們今年貴庚,實在買不下去。
IKD8NG1JMCaf7x5Yv0jiQplRBhtOo9T4WkrsVw6F
sa79SUmR2kQzeuM5fILctBvO8ETKxipDYnAwo3Ph
更令我啼笑皆非的是,上頭印的是『中華民國台灣省』七個大字的台灣食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和母親去軍公教福利中心購買民生用品與食品的台灣七零年代,那個年代既純樸又美好,但自那個年代穿越而來的食品就不那麼美好了。
135OKeUtGVRajx8yBsWC4k0mzNIwl9YJErTHFSLv
6S8pgy1mc3bVGsJai5YkunUZLqr2I7BDKToWCxd0
PpsdRegtwfj74v9DqQONUZynVKx8E1BoWzGLhuic
O6Jho7Gy2DH4aEsKpbeTYPrlUB8Ltn3ZMfuwjgkS
工廠包裝的食品之外,蔬果肉類也給了我不少難題。我在台灣時雖然也陪母親上過傳統市場,可菜市場攤子上不會寫它們叫什麼名字,對婆婆媽媽們而言,蔬菜和魚類的類型一目瞭然,也常以台語稱呼,我問母親這些菜跟魚國語怎麼唸她還不見得叫得出來,因為實在拗口。
EUTnNhks1XIcwSqCOfVz65Gd4iLePKHmxjltAR3M
NqYZDMm8coIwB0unaihRrzK6TC91GJbgdQXptyUF
我對蔬菜和魚類最熟悉的模樣,就是它們冒着香氣擺在桌上的模樣,那模樣在我腦中無法與菜攤魚攤上的模樣產生任何連結,以上種種原因讓我吞下很多我以為是母親擺在餐桌上的台灣家常菜,其實根本什麼都不是的東西。
kA0IzTVS7OYjQoKmgP85nGxfRaEHXuNpLqrFlWM2
YLpziPNUVBr91vMhZWX3CQc0fTlEDJOuFbSG2Hxn
菠菜、高麗菜、絲瓜、白菜、茄子、豌豆、四季豆、小黃瓜、胡蘿蔔、白玉米等等蔬菜,台灣跟美國的品種部份長得完全不一樣,部份就算模樣相近大小和形狀也不同,口感與味道更是天差地遠,超市盒裝豆腐跟台灣傳統菜市場賣的板豆腐不是同一種豆腐,紅心鹹蛋跟台灣鹹蛋裡頭長得也完全不同,包裝上頭寫着台灣香腸的香腸跟我在台灣吃的香腸也完全不同,很多蔬菜寫了中國名稱,讓我在只知道台語發音的情況下搞不清楚這些是否為我要的蔬菜。
68BfWcIKmCZhutMAn2NGU139ylDOd0RsvFJ7e5wY
Rr8ltnoUL37W1i5Pcpy02dZjkYT4XSF6bwDaHguM
黃瓜不等於小黃瓜,西葫蘆不等於菜瓜,黃瓜也不等於菜瓜,上述蔬菜中的台灣品種絕大部份美國的中國超市沒有賣,這裡也沒有菜瓜、茭白筍、菱角、皇帝豆以及好幾種在台灣隨處可見但美國並沒有的蔬菜。
wcVKsXrh9DbuRIB2EdHZW0nT8i1F5opOmJ6vSGCq
wTVzmucyICRPBlNQjq68DbZf2k1MAUXGS9sYx0FL
搞不清楚品種上的根本差異,甚至連蔬菜種類都搞錯了,就讓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從零開始自己摸索烹飪的我屢戰屢敗,倍感挫折與艱辛,認定自己肯定是笨手笨腳,才煮不出母親端上桌那些看似平凡的人間美味,廚藝不精的自己做出來的菜與我夢想中的家常台菜之間的距離,簡直是萬里長城萬里長,八千里路雲和月呀。
aSVhFQUo4XrjORAbnJ67c8BClKGPMTx2uvLW1kyH
h1qUFlDWuxzSjGXLyVAgP57fRbpiO0YCmNv8dtsZ
水果的種類倒是沒有讓我太過困惑,因為很明顯的,就是看不到蓮霧、棗子、芭樂、枇杷、柚子、釋迦等等水果。海鮮類讓我苦惱的是魚類,除了白鯧魚、鮭魚、土魠魚、鮪魚和吳郭魚,其餘十幾種魚類我一概不認識。
dbyIaAjzfiwYV7MWQxLXt3lcCGHRUODS5rk4pNqg
PmeVD5pFsN10hXnw2coAkfR7CKlZuEJ84bSTjgLG
Xu04MlyLA7eHTIQWD3aBxtSvwbcz5nNEhYmKUPpC
xFCUqrjuADeOEm7wNW1Y0s283ZpQVcvinSTlfRKM
上網搜尋如何作出台灣小吃和甜點,絕大部份記載食譜的主要部落格,都是海外留學生撰寫的,住在台灣要買出門走個十分鐘就有,何必苦心鑽研如何自製臭豆腐、碗粿、粉粿、肉躁飯、豬血湯、芋圓、肉棕、蚵仔煎、肉圓、阿給、鐵蛋、小籠包、宜蘭蔥餅、胡椒餅、油飯、葡式蛋塔、車輪餅……等等在異地有錢也買不到,買到了也非台灣味的台灣常見食物。
1fbhV2TXkqdgYHPRsO543ewoEa6ypi8ZJtI0AjFu
1XI5SUgicfpdWe02YzqGblVxj7AKhvRTrnLO9F6y
但見到這樣的部落格,除了讓我心血來潮時依樣畫葫蘆、拿香跟着拜之外,也讓我發現,緣木求魚家鄉菜之路不孤單,已有前輩正以同樣困乏的有限食材在披荊斬棘、開闢疆土。
VCpe5kPt7OyauwmBTjFIzLSg4J2iE8bx9o3n6RQH
Bz5A3bJtiuqOHTUVYjKxlNGMfWm1h7gS9sEpP8R2
HjqYTDvXPbEhm56lkonZeONsW047RQfSGay3CIzF
dY4LQD67XWUOMprqGnxbhFEzBCKTRJjVfvyc2lm8
長年下來我的廚藝沒有長進,外加上一個人住對開伙這件事容易心灰意懶,絕大部份時候都只買自己痛恨的美式速食果腹,自己一個人坐在餐桌上面對空氣吃飯太孤單,所以總坐在電腦前吃飯,籍着網頁上的內容分散自己味覺上的注意力,不要去想着嘴裡那可恨的速食。
3vicBaqTLh6onEP7dwgUzVAjQmC094GOJ2YWHxFk
BwQWoZsF3UjRfrEl4VvuN8JiDyczCYM21ktmgK9T
幾個月前的一個夜黑風不高的夜晚,我一手拿漢堡一手握滑鼠,點閱喬一樵所著的《芸起廚房》,讀到裡頭一段敘述,描寫女主角張芸起讓其中一位男主角李天健頭一次對烹飪產生興趣,開始在意食物的味道,「一點味覺都沒有,一開始吊兒啷噹上課的人,上完一期課之後竟然因為烤出一個成功的磅蛋糕而得意洋洋,烹飪的魔法,在這種人身上展現的效果最為明顯。」
sBwZhGdTVXYkg8xpuby9IlC2otDnWLeEjizUqMfN
q1aYDCVMk8cdfJxIXZgwWn0ps7KtTu2RyvrblmO9
芸起滿足的笑容在我看來還帶了點得意,讀到這裡我卻覺得,芸起笑得令我不好意思了起來,看作品中的角色作出一道道令我望塵莫及的絕頂佳餚,一直在做菜的動作,似乎無形中牽動了我握滑鼠的手。
mpALo9XPzEDF82dyK7xM3RJT41NOgnSuYHavqQwI
FKgd9CGMSyTLi260fwqHPU8vsExmaAzDbVB1nhkJ
我沒辦法每次都作出一樣好吃的菜,但比起每次吃都覺得一樣難吃的美式速食,自己做的東西便也不算太壞。只會煎蔥油餅、蛋和鍋貼也好,只會炒豆干、空心菜和菠菜也好,這次鹽放太多下次菜有點烤焦也好,拿起鍋鏟的那一刻,我起碼可以幻想,鍋鏟成為了魔法少女手中的閃亮亮手杖,施展了少許烹飪的魔法。
K6j5kIyWM1es3EcvYCGx2qwalRpX49tUNhmdTJio
shKrxjki5uJLBQvYe1nASzD2WG6aT4tgoC9FplHR
於是我自書桌前站起,走向廚房。
vsnTRhFUfabNOJVPYxo4kQC6SHrcIplm1wGMqXZt
x68PrgiYKnjMqvptWoCBZ1Sf49TXwG7aHI3uEADJ
我也很不習慣那樣的傳統大家族,放假時從各地回去的孩子會湊一起偷偷抱怨:這家族也太大了吧!(而且互相都搞不清楚對方是哪裡來的誰,關係簽太遠)
我是愛吃胡椒蝦的土生土長台北人...XDD
我以為只有你們家是在台灣,原來你其它家族成員也不全是待在敘利亞?XD
問題在於我家人都住在大馬士革,大馬士革不靠海,所以他們大都沒吃過水產。我老爸除了鮪魚罐頭以外別想要他吃任何海裡的東西,而且他是連嘗試都不願意嘗試的人。另外我奶奶不知怎麼得認為蝦子是吃人類殘骸的,所以她認為吃蝦=吃人,所以我們吃蝦子的事情還不能讓她吃到|||
那天我堂姊妹們都因為我要求想吃魚才跟著我第一次吃魚蝦XD
那你喜歡吃海鮮在家裡應該算是異類了。
原來冰河引用芸起還有這樣的意圖,我看看要不要也來學學(喂)XD|||
我也是以前去敘利亞說想吃魚,他們帶我水產店才意識到各地的魚類不同的這件事|||都是地中海魚類,沒有一種認得的(攤手)
哈哈哈,這種時候就得請有吃過的人、對地中海魚類熟悉的人來介紹了,比如說你的親戚、藍爸。
對了,史蒂芬金那句話怪怪的....
我們明明價錢沒談攏,妳還義務幫我宣傳芸起,這怎麼好意思?!
呵呵,正經點,文中所提的實在太中肯了,就算想自己做,一開始也很容易迷失在品種、名稱大大不同的超市中,甚至,看起來一樣的,煮起來不見得相同,例如明明該清脆的空心菜,梗卻老硬,明明熱火拌炒兩下就能上桌的高麗菜,卻怎麼炒也炒不爛,發出不明惡臭的豬肉,壞了精心熬煮的一鍋肉燥,當然這些東西,慢慢的就能克服,頂多就是不吃這些東西,拿生菜用蒜清炒,滋味也不賴,但有一樣,我至今尚未克服,那就是米酒,中超普遍的紹興和廣東米酒,味道就是不一樣,更別說冬令進補,想燉一鍋麻油雞或薑母鴨時....
我出國前,只會作炒飯和鹹粥,也就是一鍋煮的東西,連煎荷包蛋還常失敗,誰知道十年後,會寫出(被折磨到)寫出一本美食小說呢!
(握手)不愧是一箱柚子,完全懂我的苦啊,太中肯了就像你說的那樣。
我曾經因為不知道生菜和高麗菜不是同一種蔬菜,所以買生菜回家用蒜炒,但沒有什麼味道耶。
米酒對我而言很高段,我不知道它要用在什麼地方,台灣是用紅標米酒,在國外是找不到的,中超裡很多食物還是中國的居多。
我現在有時候炒菜,有時候一鍋煮,但曾經一鍋煮了很多年煮到我連一鍋煮都怕了為止,你這樣說聽起來真勵志XD
做飯歸做飯,也要找個適合的人一起吃飯。
我每次剛回國時也是看到美式餐廳就厭惡。不過我原本以為會看到冰河的試做料理文XD
西葫蘆沒聽過,上網一查:南瓜的一種,又稱北瓜(原來真的有北瓜)、美洲南瓜、櫛瓜(看到這個我才終於知道是什麼)。櫛瓜好像是歐美比較常見的蔬菜,圖片上看起來還真的挺像黃瓜。
菜瓜印象中就是絲瓜?
要找到常見魚類我猜比較困難,不同地區海域不同,有得魚就不同。
我發現你可能跟我一樣,好奇有西瓜和南瓜,是否就有東瓜跟北瓜XD我不把西葫蘆寫成南瓜就是怕人誤以為是萬聖節那個南瓜。
菜瓜就是絲瓜,偏偏我一直只知道台語,為了寫這篇上網搜尋才發現原來那叫做菜瓜,而菜瓜就是絲瓜,然後才猛然驚覺果然我在這裡從來沒看到過。
你說的有道理,因為海域不同,要找到常見魚類比較難。
我在試做料理這件事發生過的所有蠢事再寫上去這篇我不知道會爆字數到什麼程度XD
在國外生活真是不容易,要做個台灣的家常菜,食料方面還得特別去找尋,想來真辛苦。(果真是緣木求魚家鄉菜啊)
冰河看了芸起的文章,也忍不住想做起一道美味的食物來嚐嚐,有沒有學到芸起的精華啊。XD
我想做美味的食物但做不出來,只能炒炒菜煎煎肉,不敢妄想去學芸起的精華(學難度高的那些法國菜之前好歹得炒吃能吃的台菜啊,還沒會走怎麼能學飛),只是有增加動力而已,光是有動力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到最後,起心動念的阿冰……
也是新一代的魔法少女!
只差拿著的是鍋鏟而已。
拿着鍋鏟忽然覺得頗有魔法阿嬤的形象(爆)
這這這......先大喊一聲:台灣萬歲。(高呼)
我繼續說下去,連李組長眉頭一皺都出來了(笑開懷)
在國外,我想的確很容易就會吃膩那邊的食物了(我姑姑之前回來就說,她女兒之前去美國打工,幾次用電腦視訊都會開始點菜單回家要姑姑煮給她吃呢)
這算置入性行銷無誤吧(顆顆),喬大看到不知會如何反應(期待)
出門在外靠朋友,自個下廚靠超市。
連魔法少女都出現了(拍桌繼續笑)
在雞圈,聊的話題真的是什麼都有可能成為靈感阿(筆記)
我小時候人稱作文小神童,寫作文其中一個絕招就是引用名言佳句,才能讓老師打上甲上星星星,外加上以紅葡萄串標示該名言佳句,這算是作文比賽的一種,所以這也算是我的心機,不過這段描述不假,我讀到那段時真的有被芸起笑得很不好意思的感覺。
哈哈哈,只有雞圈人才知道最近在聊魔法少女XD我本來想正正經經寫篇散文,好不愧對於我聞腋青年的形象,走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風格,但我根本無法隱藏我是動漫宅這件事,就忍不住放宅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