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喬木稿件大募集

《告別的第七年》

初春的清晨,薄霧籠罩著這座城市,空氣中還帶著一絲冬日的寒意。葉知秋站在陽台上,手裡捧著一杯熱茶,目光停留在對面街道的那棵梧桐樹上。七年前,她與江行書第一次相遇,也是在這樣一個清冷的早晨。

初遇

七年前,葉知秋剛大學畢業,為了追求夢想,她從小城鎮搬到這座陌生的大城市。那天,她拖著笨重的行李箱走進公寓樓的時候,正好撞見江行書。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手裡拎著一袋剛買的蔬菜。

“需要幫忙嗎?”他的聲音低沉,卻帶著讓人安心的磁性。

葉知秋愣了愣,隨即點點頭:“謝謝,我剛搬來。”

江行書不僅幫她把行李箱抬上樓,還熱心地告訴她附近的便利商店、咖啡廳和地鐵的位置。

“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來敲我的門,我住在你隔壁。”他微笑著說,指了指他的房門。

那一刻,葉知秋心底浮現一絲溫暖。這座陌生而冰冷的城市,似乎也不那麼可怕了。

愛情的萌芽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過去,葉知秋漸漸與江行書熟絡起來。下班後的深夜,他們常常在走廊上偶遇,交換彼此的故事。他是自由插畫師,喜歡畫旅行中見過的風景,而她則是一名在廣告公司拼命打拼的文案策劃。

一次停電的夜晚,他們在樓頂的露台上點了蠟燭,聊到天明。江行書給她講了他在法國留學時的經歷,葉知秋則分享了她小時候如何用樹枝和小石子為鄰居的小狗搭建“家”。

“你很特別。”江行書突然說,目光認真地注視著她。

葉知秋被這突如其來的話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內心深處卻感覺到某種情感的悸動。

最好的時光

他們的戀愛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開始了。周末,他們會一起去書店挑選新書,在公園裡散步,或者窩在沙發上看電影。江行書畫了一幅她的素描,筆觸溫柔,像是在描摹她靈魂的每一處細節。而葉知秋則在他的生日時,為他做了一頓豐盛的家常晚餐——雖然菜燒得有點焦,但江行書吃得很開心。

那段時間,他們是彼此的全世界。葉知秋以為,他們會這樣一直走下去,直到白頭。

裂痕

然而,現實總是比故事更殘酷。隨著時間推移,江行書的自由職業和葉知秋的忙碌職場生活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她的工作壓力讓她變得焦躁,而江行書則越來越沉浸在他的藝術世界裡,無法給她足夠的陪伴。

“你為什麼總是這麼晚才回家?”某次爭吵中,江行書忍不住問道。

“因為我要工作!如果我們不努力賺錢,怎麼可能實現我們的未來?”葉知秋的語氣充滿疲憊和不滿。

“可是,我們的未來真的只有房子和錢嗎?”江行書的反問讓她無法回答。

這樣的爭吵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江行書對她說:“知秋,我覺得我們應該冷靜一下,彼此都需要一些空間。”

告別的那一天

分手是在一個平靜的下午。江行書收拾好了他的畫具,背上背包,站在門口看著她。

“知秋,我真的很愛你,但我想,我們彼此需要追尋不同的方向。”

葉知秋強忍住眼淚,點了點頭:“我明白。”

他轉身離開時,葉知秋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樣,整個世界都變得灰暗無比。

失去後的日子

分手後的第一年,葉知秋陷入無盡的悲傷中。她經常一個人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發呆,回憶起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她想給他打電話,但每次拿起手機又放下。

有一次,她在朋友的聚會上聽說江行書去了巴黎,開了一家小型畫廊。她偷偷搜了他的社交媒體,看著他與新朋友的合影,以及那些他的新畫作,心裡充滿了複雜的情感——既是欣慰,也是痛苦。

轉變

時間是最好的療癒者。在分手後的第三年,葉知秋辭去了原本高壓的工作,加入了一家公益組織,開始幫助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學習藝術。她重新拾起了塵封已久的畫筆,畫下自己在旅途中看到的風景。

有一天,她的作品被一家藝術雜誌刊登,編輯對她說:“你的畫裡有種特別的情感,好像每一筆都在告訴一個故事。”

葉知秋笑了笑,沒有回答。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些畫裡的故事,是她與江行書一起走過的旅程。

重逢

七年後的秋天,葉知秋在一次藝術展上偶然遇見了江行書。他站在她的作品前,靜靜地看著。

“這幅畫,是布列塔尼的海岸嗎?”他轉身問她,語氣熟悉而溫柔。

葉知秋點點頭:“是的。我去那裡旅行時畫的。”

他笑了笑,眼中帶著一絲感慨:“你變得比以前更出色了。”

他們聊了一會兒,分享了這些年來的經歷。當江行書說他在巴黎終於找到了內心的平靜時,葉知秋也感覺到了某種釋然。他們已經不再是彼此生命的中心,但那些回憶卻成為了他們共同擁有的珍貴部分。

尾聲

展覽結束後,葉知秋走在城市的街頭,秋風輕輕吹過,她抬頭看向梧桐樹的枝葉。一片葉子飄落到她的手心,她輕輕地笑了,將它放在包裡。

她知道,江行書的出現教會了她如何去愛,而這些年的分離,教會了她如何與過去和解。她的愛情沒有結局,卻讓她學會了成長,也讓她在這片落葉中,找到了一份新的自由。

回作家的PO

回應(2)


這個好感人
2024-11-20 01:30 透過電腦版 回應

從相知相惜到相互別離
最好的祝福不是我們在一起
而是分開後你很好,我也很好。
2024-11-17 22:51 透過電腦版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