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妖靈稿件大募集

臺灣雙語調音首冊+88音

首先,我用《調音首冊》看了一下~理論,然後進入吐捲舌。

我覺得...吐的部分有分“麻”跟“不麻”,可是例子有點少,也幸好少,比較好記。

幸好兒子還算喜歡裡面的歌,常常聽雙語注音歌!

我第一個學的是ㄝ,然後是:ㄝㄧ、ㄝㄚ、ㄝㄠ。

我當時有一起買了《開星門童謠》!因為,我打算對照比較簡單的字,也藉此多運用剛學到的音!

我小小練習了開星門童謠第一冊第一首,《Rain,   rain,   go   away》

先把句子哼個十次語調,再抓出跟以前“以為的音”不同的字。

至於前面提到的吐舌(麻、不麻),我特地翻了三冊童謠書,結果找到:The、There、They、Three...沒了?

這次的感想是:

我覺得...自己缺少自信心。

我知道,其實英語的發音很多種,明明同一句話,可是不同地區或國家的人講起來就不一樣,有點類似口音。

我也十分崇拜會講英語的人。

而且,討厭被別人在心裡笑。

這點很明顯,我很確定,這就是我想學台灣雙母語的原因。

另外,有時候真的“聽不太出來”新單字的發音。

這次希望藉由童謠的練習,熟悉雙母語注音。把聲音先學起來。不過,如果按照進度表,必須完成8800音之後,下一步才是童謠。

題外話,因為兒子被補習班要求背單字,所以我請他,利用單字的發音,一段一段記。

這是我能告訴他的,最近的新發現。我都很好奇之前自己怎麼背的。

//下一篇紀錄//

試著我學ㄚ部分。

對我來說,ㄚ是張開嘴巴的ㄚ。

而上面有愛心符號的ㄚ,基本跟蕭博士他們提供的方法一樣,是打哈欠的ㄚ~

題外話:為自己的決定生氣。

因為晚上的時候我想趁10分鐘來多看《調音手冊》幾個字,所以請兒子在旁邊不要跟我講話。

可是到了練習的時候,又希望他能跟我一起練習。

結果自己被自己的決定制約,一句話也講不出來,結果2人都沒練習。

又,原本跟兒子約好8:30要帶他去洗澡,結果當我告一段落的時候,是8:35,然後我為自己說話不算話生氣。

最後,我選擇原諒自己。

畢竟告一段落跟被迫停止的感覺不同。

在幫他洗澡的時候,兒子發現我在生氣,希望我說出來,這樣心情比較好(我之前好像有講過同樣的話)。

我沒選擇“最近”的氣,就是上面提到的。而是選了他去安親班時,我的時間運用過程,讓我感到困擾。

總之,現在一天能做的事確實變多了。靠:放棄。

在我目前的觀念裡,時間像空間,看要放什麼東西,滿了就放不進去了,只好做出判斷:什麼是重要的、緊急的、需要的。

在體驗過不同的生活形式之後,我覺得目前讓我最舒服的狀態是~睡到自然醒。

重點是:不追早上的垃圾車,不急著洗碗,早上跟兒子說好作業與學校課程之後,我就可以去別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無聊是他的事,他作業拖到晚上才寫也是他的事,把他的責任還給他,包含吹頭髮。

我感覺到自己被限制,因為其他時間都不是我的時間,都在處理兒子的事:要求他、命令他、幫助他。

真的,好、討、厭。

//下一篇紀錄//

這次學兩個新的母音:ㄧㄜ、ㄧㄧ。

我目前每次都從吐舌33開始練習,指著書上的字練習“吐捲舌”。

明顯感覺舌頭的後段某部分肌肉,在練習過後覺得累@@

但都因為中間都有搭配音樂:注音歌,所以不會太乾。兒子喜歡雙語注音歌!

但我發現,他的短ㄌ無法像我一樣連續不斷的發出來?

所以我試著要鍛鍊他的速度,用以下的方法:

用“拉”音。

我的手一做出向下拉的動作,他要“拉”一聲。

我速度加快,他就有辦法很快“拉拉拉”,只是一下子就累了。

突然想到,兒子在幼兒園時有被老師提醒:可以趁現在沒什麼事的時候去上正音班。

我們特地跟幼兒園請了一天假,為了上那“半小時”,當時的兒子是ㄍ跟ㄎ發不出來。

一次上課大約5個小朋友,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老師輪流教,可能會請會的請同學示範,或是這時候你可以趁機休息一下。

有時候,課堂中間會帶活動:

拼拼圖(超難)、按順序排列(有點難)、以及出謎語之類的。

因為兒子在某次猜燈謎時慘敗,回家後我們有鍛鍊了一陣子。

在睡前,自己出題給對方猜。

我們兩個輪流出題的方向是:大小、顏色、作用、在哪裡?可以吃嗎?他的聲音是什麼?他會做什麼?之類的各種提示形容詞

因為上正音班可以跟政府申請車馬費補助(早療),所以每次去都要蓋章。最後我決定上到年底就好,這樣申請只要一次,而且兒子已經練起來也穩定了一陣子了。

ps.剛剛測試他說:哥哥、可口可樂。

兩個聽起來都很ok

另,因為小時候發不出ㄍ,所以都讓他叫“爺爺”而不是阿公,而阿嬤就還是阿嬤。

//下一篇紀錄//

這次除了複習舊的ㄝ、ㄚ、ㄧㄜ,還多了:ㄨㄜ、ㄜㄨ、ㄜㄨ。我感覺有點記不住了...

昨天學新的,今天也是,或許要多複習幾天再前進?這就是自學好的地方。

但前提是,也要督促自己每天練習。

現在都利用起床之後的時間,先做這件事。

ㄝ部分練習比較多天,ㄚ也看了很多次,33也持續在練習自己的舌頭。

目前期望:這個暑假可以跟兒子把“雙語注音表”都會唸,打開美語腔耳朵。

在調音首冊的73頁有一個QRcode,是《一聽道地》跟《音小失大》的前版本,很長的影片檔。原本我要邊做事邊聽,但影片裡的資訊量多速度又快,只好先暫停手邊的工作,好好的聽完。

心得是:

我可以聽出2個版本不同的發音,很有趣。

//下一篇紀錄//

前天兒子在家上線上英語課,我在隔壁房間不打擾他,想起之前有稍微翻看《調音首冊》中的子音積木。

這次一頁一頁細細品嚐,雖然沒聽聲音,但有些可以猜出來,有些就??

然後把子音的“註解”看完了。

今天練習的時候,複習了昨天新學的,但其實一直覺得自己不知道在唸什麼。

可是,如果是ㄗㄜˋ(ㄗㄉ)或是ㄘㄜˋ(ㄘㄊ)就很清楚發音了。

今天的“長ㄌ”,學著大蒨姐姐的唸法,馬上就ok!

昨天試著練習3×3,覺得自己沒問題。

所以,今天試著要練習更多的:ㄝ、ㄝㄧ、ㄝㄚ、ㄝㄠ、ㄧㄜ、ㄨㄜ、ㄜㄨ(這裡我會突然轉不過來...幸好只要分開看,注音一樣大時就比較行)、ㄦ。

youtube上有幾個不同人錄的示範音檔,雖然跟著練習到目前的進度,但也只是蜻蜓點水一下。

我也順便聽了《88音功夫歌》,之前都不知道他在念啥,只知道很快。

現在我比較有概念,而兒子覺得歌詞很有趣。

但其實那天自己已經累了,我卻想要求自己一天記一篇心得,好累。

今天有點感想:新發現!這本首冊的後面有附《音小失大》跟《一聽道地》中的119個單字。

如果沒急著買那2本(我是因為“折扣”加“運費”問題直接一起下單了),只要先擁有首冊跟“無法筆”,把首冊的內容練熟,應該也是可以,而且壓力比較沒那麼大。

後來我確實2手賣出了,但2手買了1~6年級的課本。

這次讓我震驚的是~~~~我想得太簡單了!原本想,要利用暑假跟兒子把所有的雙語注音記起來。

後來發現,合起來唸的部分,需要大量時間練習。

當然,可能隨著難易增減進度!不過,我真的被8800音嚇到了。

原來想:可能之後來認證88音之類的,做個小目標。

總之,我感覺該改變策略了。

之前都是一起床就練習,現在內容越來越多,感覺開始延誤早餐的時間9:00,或許要分成2次,利用晚上或下午的時間也來練練。

ps.

今天也複習了33,吐舌是舌頭中間凹不舒服,捲舌是後段酸。

多虧了線上app"Hami   Book",包月制只要150/月,其實只要一本就賺了。目前試用中:)

下載了一本叫《這些年我們一起看電影學英語》,發現2句話很好玩:

1、You   don't   buy   it.

你別買單。

別相信。

2、We're   square.

我們扯平了。

(這是之前跟兒子補習班學到的正方型!)

//下一篇紀錄//

昨天第二次練習3×8(二十四孝)後來才發現...其實可以把組合積木“寫”上去,點空格子也會有聲音。

試著用四聲跟一聲唸,原本會卡卡的“ㄨㄜ”音,也可以迅速出現了!成就感!

而且我有盡量唸大聲,基本上,是要讓自己聽到:自己在唸什麼。

我也試著唸快一點,但“專注度”要夠,不然就會不自覺唸成別的....耳朵也非常仔細聽自己在唸什麼,時常抓到自己唸不對!?

昨晚突然有一連串英語句子出現在腦中,別問我那些話在說什麼,我有聽到,不過我沒聽懂。

今天早上,我對兒子說:Take   break!發現自己講得比平常更大聲也更有自信,我想是因為刻意練習,讓自己的說話聲音加大的關係。

關於子音,今天特地讓兒子練習短ㄌ,試著連續講3個短ㄌ。

學ㄈ音,ㄈ、ㄈf、ㄈv。

基本把整本《調音首冊》看完了。

我沒按照書本順序,只是覺得,自己可以邊學子音邊往88音前進,也很高興自己有進步。

昨天利用小小的時間唱《33之歌》,卻發現自己吐舌頭吐得並不到位。今天練習時,好好的先吐好舌頭(要再長一點),才開始唱。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