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阿沿稿件大募集

初章 崎山鬼面(1)

      暮春時節的落霞鎮,時不時有東風拂面,細軟的桃花瓣落了滿路,宛若緋雪。

      作為距離武寒商道最近的城鎮,補給、歇腳的生意應接不暇,白日裡,市街上的酒樓客棧最為熱鬧,大部分店家的掌櫃、小二吆喝著接待來客,客人議事閒談的話音沒有一刻停歇;而有那麼幾間被說書先生嘹亮的嗓音主宰,其中一間小店尤為弔詭,狹窄的席間擠滿人,全都屏氣凝神聽著故事,大氣都不敢出一口。他們的眼裡時而憤怒、時而驚懼,卻又藏不住一絲興奮,複雜的心思全寫在臉上。

      那說書先生正在講唱的底本,是關於崎山鬼面蘇千嶽。

      崎山沒有兇禽猛獸,更沒有山賊土匪,但人人談起此地都是一臉忌諱。

      因為,整座崎山都是亂葬崗。

      相傳蘇千嶽就是來自這片屍橫遍野的不祥之地,拜山中的吃人大殭屍為師,陰邪至極。他的妖劍玄魑也同樣惡名昭彰——據說玄魑以大妖的骨骼鍛造而成,蝕人心性,曾使數任劍主瘋魔。因戾氣太重無人敢用,最終被棄置在與它陰氣相當的亂葬崗。

      從屍骨堆中淘出此劍已足夠嚇人,更別說是降伏這把吃人妖劍,同時做到這兩件事的蘇千嶽自然是最駭人的。

      而這駭人的怪物一旦從屍山裡給放出來,江湖就是一片腥風血雨。

      五年前,蘇千嶽首次出山,便因慘絕人寰的霽月山莊滅門案上了惡人榜,從此為名門正道所通緝。隨著他惡名遠播,江湖上越來越多關於他的傳聞,那些至今未解的凶殺懸案都極有可能是他所為。其嗜血殘忍,唯有當今魔教能與之匹敵。

      當然,蘇千嶽的惡名不止於此,在百姓夢魘裡揮之不去的,還有他那懾人心魄的鬼面。

      鬼面的稱號不源於他面目猙獰,相反的,蘇千嶽生得一副極好的面容,相傳冰肌玉骨,眉目如畫,令人一見便難以忘懷。此人乍看玉樹臨風,實則滿身戾氣與陰氣,如此極端的反差,讓他的容顏變成一朵帶毒的花,越美越讓人不寒而慄。

      由於蘇千嶽的相貌過於出眾,五年前張榜通緝時還曾引起軒然大波。此後,以他為主角的話本插圖和畫像便充斥在大街小巷——美男子指揮殭屍鬼怪肆虐作亂、美男子濫殺無辜血祭妖刀、美男子燒殺擄掠生吞嬰孩……百姓對這些畫作是又愛又怕,只要有鬼面露臉的話本和畫像都賣得特別好,茶樓飯館裡的說書人只要談起崎山鬼面,往往高朋滿座、反應熱絡,同時又有許多人聽完怕得睡不著覺,極其矛盾。

      此時的小店內,客人們的呼吸隨著說書先生抑揚頓挫的語調起伏。

      「……話說那霽月山莊的莊主宋軒,為人正直、嶔崎磊落,是武林中極具人望的大俠,那猛如暴雨、快如旋風的『瀟雨蒼風刀』不知削平了多少對手的志氣!據說當年,他是最有可能成為武林盟主的人選,只可惜大勢未定,霽月山莊就被屠了。」

      聽到此處,有人惋惜,有人低聲咒罵,顯然都對英雄枉死感到不平。

      說書先生續道:「其實,若兩方正面對決,宋軒不一定會敗給崎山鬼面。但蘇千嶽是什麼人?屍山出來的陰詭魔頭!他出的陰招,可是所有人萬萬料想不到的。他特意選在陰風習習的無月之夜,對霽月山莊施以邪術,將整座山莊的人都變成了殭屍。那個晚上,殭屍們相互撕咬、啃食,低吼哀鳴不絕於耳,可謂殘酷至極、喪盡天良!那可是曾經朝夕相處的一家人哪!最終,全莊的人被盡數屠殺,連老弱婦孺都難逃一死。在那之後,蘇千嶽盜走霽月山莊鎮莊之寶彤靈寶珠,便消失在染滿血腥的夜色之中……」

      店門外,一名衣衫襤褸,身形頎長的青年靜靜靠著斑駁土牆,雙目以下以泛黃的粗麻布蒙著,露出半張蠟黃乾癟的臉。

      但凡有人因他蒙面而心生疑慮,他便簡短回應自己的臉受過傷,不喜以傷疤示人。大家見他捉襟見肘,細軟又只有腰間的小破布包和背上陳舊的大竹筒,便當他是個命運坎坷的窮苦旅人,因此這一路上,他並未受到多少刁難。

      青年的視線越過窗櫺,望見席間不少人在聽完殭屍互食的橋段後,已怕得瑟瑟發抖,不禁心想,倘若那些人知道他——崎山鬼面本人——就在窗外,是不是要嚇得魂飛魄散了?

      念頭一出,蘇千嶽連忙收回視線,不禁覺得有點……可憐。也不知是該可憐被他嚇得要命的聽客,還是該可憐自己?

      店外除了他,還有不少聚在店門外聽書的人,掌櫃和店小二在擠滿客人的店裡忙得七葷八素,倒也懶得費神驅趕。

      「那彤靈寶珠並非尋常之物。」說書先生故弄玄虛停頓了片刻,才道:「想必各位都已聽說崎山鬼面將彤靈寶珠獻給魔教之事,自從蘇千嶽與司徒燁兩大魔頭結為同盟,魔教做起惡來更加有恃無恐,近日更主使了數樁殺人放火的慘案,實在可惡至極!據倖存者所言,魔教兇徒在犯案時,無不喊著一個口號,便是『三王合一將復甦,五火至尊統江湖』!諸位可知,這句口號所謂何意?」

      聽至此處,蘇千嶽不由得皺起眉頭。行旅途中,他時不時便探聽關於魔教與他合謀的各色說法,卻對這個口號未曾耳聞。恐怕是近日又生出新的事端,才有新的流言產生。

      若五火至尊指的是燚火教,那麼三王合一是指……

      「呵,除了百年前的三王之征,還能是什麼呢?」

      帶著笑意的低語從蘇千嶽身邊傳來,正好回應了他的思緒。

      他轉頭看向說話之人,是一名身穿白衣,面色也極其蒼白的青年。那白衣客愜意的闔著雙眼,拿起腰間的酒壺喝了一口,雖然烏髮披散,沒骨頭似的倚在牆上,卻完全不顯邋遢,反倒有幾分瀟灑俊逸的味道。

      蘇千嶽默默收回目光,陷入沉思。聽了白衣客的話,他總算想起曾經從師父口中聽過一些三王的事蹟。

      三王指的是妖王、屍王、魔王,百餘年前,這三大高手都曾經為人,只不過妖王修成妖法,從此與妖物為伍;屍王窮極屍道,以陰壽換陽壽,成為長生不死的活死人;魔王則是練邪功走火入魔,成就武功蓋世,卻邪氣入體,陷入瘋狂。

      據說三王勢力鼎盛時各自生出不少問題,鬧得江湖上人心惶惶,也因此有了後來討伐他們的「三王之征」。當年師父尚未歸隱,卻在提及此戰時輕描淡寫,像是有什麼沉痛的往事令他不願細想。蘇千嶽一向十分敬重他師父,師父不願再提的事,他連一個字也不會多問,因此,他對三王之征的前因後果了解甚淺,甚至得經人提點才能憶起點滴。

      同一時間,說書先生也在為聽眾簡述三王之征的歷史,大致與蘇千嶽從師父口中聽來的故事吻合。一直到戰爭結束的段落,他才聽出分歧。

      「……三王雖死,卻各自留下難以摧毀的遺物,據說分別藏有他們當年圖謀一統江湖的關鍵祕密,一旦湊齊三樣,勢必又會有一場惡戰。」

      他從未聽師父提過三王遺物之事,但說書先生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樣,台下聽眾似乎也不感意外,可見坊間確實有此一說。

      「遺物分別由參戰的其中三名英雄鎮守,以免惡徒復甦,禍害江湖。參戰的英雄們立下毒誓,對遺物之事保密甚嚴,除了他們自己與三家傳承守密的後人,再無人知曉三王遺物的細節。誰知時至今日,魔教再度喊出三王合一的口號,恐怕是守密生變,魔教已經參透了三王遺物的奧祕!」

      說書先生的話讓店內蒙上一層陰影,這時有個坐在前排的人哆哆嗦嗦問:「難、難不成……燚火魔教崛起,與魔王遺物有關?」

      「正道大俠們確實如此猜測。」說書先生道:「而且眾所皆知,百年前三王之征,霽月山莊先祖,也就是當年的武林盟主宋懷玉可說是位居首功。雖說多年以來,宋氏對各種猜測都矢口否認,但如今彤靈寶珠與那口號牽扯在一起,宋氏的傳家之寶會不會就是其中一個三王遺物呢?」

      「……啊?那魔教手上不就有兩件遺物了?」

      店裡的聽眾終究按捺不住恐慌,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惶惶不安的情緒也瀰漫到了店外,幾名牆邊聽書的人跟著圍成一圈,議論紛紛。

      「你們覺得彤靈寶珠是屍王遺物還是妖王遺物?」

      「妖王吧!崎山鬼面更像是自己吞了屍王遺物!」

      風口浪尖的崎山鬼面本人並沒有跟著高談闊論,他身旁的白衣客同樣沒有。只見那人又喝了一口酒,然後陰陽怪氣地笑出聲來。

      「妄念。都是妄念。」

      說罷,白衣客踩著輕飄飄的步伐獨自走遠,翩然遠去的背影在蘇千嶽眼底一閃而逝,他很快又把心思挪回聽書上。

      此時,說書先生總算趁著聽眾談話的空檔休息夠了,朗聲續道:「諸位莫慌,自古以來邪不勝正!事已至此,所有名門正派必然會齊聚一堂,共同商議討伐燚火魔教與崎山鬼面之事……」

      崎山鬼面的環節以稱頌武林中的正派大俠作結,說書先生隨即話鋒一轉,換了個歌女與書生相戀的愛情故事。蘇千嶽聽了半炷香時間,感覺和正事沒什麼關係,便動身前往武寒山脈。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