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2024大賞決選入圍名單,正式公布閃亮星─阿沿稿件大募集

[紀錄片]17項SDGs主題29部紀錄片推薦:〈繪本、博物館、紀錄片與行動〉計畫 Part2

作者
小葉白筆 / 中年級生4年級
類別
文學小說 | 文藝評論
狀態
未完結(目前29章回)
全書訂購價格
0
3 0
免費章回 29
付費章回 0
總字數 33919
收藏數 2
訂購數 免費閱讀
留言數 6
本日人氣 0
本月人氣 0
累積人氣 47

內容簡介

**計畫詳情:〈繪本、博物館、紀錄片與行動〉計畫一切的起點:111年臺北市立大學學生自主永續SDGs實務學習企劃

**給與本計畫的有緣人填寫,前測表單:
https://forms.gle/JYTj9vSS3nJsi6CK9(請登入google帳號並複製連結,搜尋前往)

(在此邀請您填寫前測問卷,幫助我們順利評估和總結此次計畫執行的成效,非常感謝您的關注與參與!)

**SDGs是什麼?
"SDGs"的念法叫做"S-D-Gees",英文全名"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文名稱"2030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其中又涵蓋了169項細項目標、230項指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SDGs第01項目標:終結貧窮→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SDGs第02項目標: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

SDGs第03項目標: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SDGs第04項目標: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第05項目標:性別平等→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SDGs第06項目標:淨水及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SDGs第07項目標:可負擔的淨潔能源→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SDGs第08項目標: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SDGs第09項目標: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SDGs第10項目標: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SDGs第11項目標: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SDGs第12項目標:責任消費及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SDGs第13項目標: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SDGs第14項目標:保育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SDGs第15項目標: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SDGs第16項目標:和平、正義及健全的制度→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

SDGs第17項目標: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

**臺北市立大學於111學年度鼓勵學生們提出"學生自主永續實務學習企劃",引導學生們用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參與、推動SDGs,也就是讓我們用自己的科系相關知識或是行動,為實現SDGs這17項目標盡一份心力~!

而我選擇了──在自己連續經營了2年多的部落格,規劃SDGs〈繪本、博物館、紀錄片與行動〉相關系列文,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我規劃了哪些系列文吧XD

**企劃內容與執行方式:
2.全球知名紀錄片:
(介紹全球知名紀錄片帶動大朋友與小朋友國際視野及綜合認知,並期望能帶給拍攝紀錄片的團體機構一定的鼓勵與能見度。)

→目前預計選片
[目標1.《1不平等的時代》(Inequality for All)] 、

[目標2.《2食物浪費的故事》(Wasted! The Story of Food Waste)、《3人生劇場》(Theater of Life)]、

[目標3.《4尖端醫療的真相》(The Bleeding Edge)、《5手術二百年》] 、

[目標4.《6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學生》 (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7學習的人》(Homo.Academics)]、

[目標5.《8以火書寫》(Writing With Fire)、《9大法官金斯伯格》( RBG)] 、

[目標6.《10珠峰清道夫 》(Death Zone: Cleaning Mount Everest)]、

[目標7.《11探索频道:未来能源》(Powering the Future)] 、

[目標8.《12高山上的夏爾巴人》( Sherpa)、《29龍虎武師》]、

[目標9.《13超級工程》]、

[目標10.《14西蒙里夫暢遊地中海》(Mediterranean with Simon Reeve)、《15天命之女》(Daughters Of Destiny)]、

[目標11.《16北歐半島遊記》(Scandimania)]、

[目標12.《17無節制消費的元兇》、18咖非正義(Black Gold)]、

[目標13.《19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Sequel)、《20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 、

[目標14.《21血色海灣》(The Cove)、《22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

[目標15.《23象牙遊戲》(The Ivory Game)、《24親吻地面》(Kiss the Ground)]、

[目標16.《25少年邦》(Boys State)、《26無辜檔案》(The Innocence Files)]、

[目標17.《27明天》( Demain)、《28幻想工程師》(The Social Dilemma)]

觀看以上紀錄片完整原影片,並簡單記錄心得與想法,公開發表文章。

若於觀賞後發現紀錄片敘事及觀點過於偏激/偏頗/不妥/嚴重不符指標主題,將視情況尋找相似議題紀錄片做觀賞與推薦。

最新章回

29 [香港武打]《龍虎武師》/SDGs第8項目標「就業與經濟成長」

公開 2022-10-25 10:00

標題:撐起一代香港武打片的人們啊,大家可曾還記得他們每一個人呢?《龍虎武師》觀影心得(SDGs第8項目標_紀錄片推薦)編號29
關於SDGs第8項目標「就業與經濟成長」的相關紀錄片,我一直滿猶豫的要選哪一項。
如果只是選那種"讓人看見某行業所受的不平等與苦難"的紀錄片,先說這種方面的知名紀錄片就

閱讀

作者其他作品

回應(6)

<3
2022-11-16 18:43 通過電腦版 回應

對於教育領域的一些堅持,我有的並不是熱忱,而是理智。(我個人覺得這樣沒有不好,而且還同意,就如愛情和麵包一樣,很爛的比喻。或許我也是偏向理性的人。)

有理智的人,可能根本不會想投入教育領域(就目前的教育現場而言,我同意家長的說法)
(感覺我有點自相矛盾XD)

未來幾年想要的理想生活狀態和特性(這才是你選擇投入教育的原因,無法否認這應該是實說,畢竟現在的大環境也就是這樣)"正義魔人"和"笨蛋"(這裡你應該用「」,而不是“ ”,跑題了。正義魔人會受同事喜愛,但會令長官頭疼,雖然在同一現場,但角色不同,立場就不同。也許你取得正職後應該考慮參加教師會,以便伸張正義。)

只要我對外一被安上"老師"這個身分的話,大家就會瞬間包容和理解我的這些價值觀行為和想法之類的,一切都變得更加師出有名和合情合理。(這個我就無法同意,有時,老師這個身份就像個原罪,也許日後了你能理解XD)

所以以"平等"為願景的各種追求與行動,是必要的。我知道很難。(真的很難。《逐夢上學路》,這片或許你看過,上學是美好的事,不過被教育制度搞砸了XD)

只是對你的分想感觸很深,但回覆的似乎少了點XD,這裡可是找到我。
 Ig: @jin_jinran 。
https://www.instagram.com/invites/contact/?i=1whtqnhnjjal2&utm_content=nag8thh
2022-11-16 18:39 通過電腦版 回應

從你長長的回覆
感受到教育的熱忱
但理想總與現實有段差距
尤其與升學掛勾時

願你不改初心
未來能為教育奉獻
2022-11-06 16:25 通過電腦版 回應
1.
老實說看到您的回覆,我有點想弱弱地和您分享一件事XD
總而言之,想請您姑且參考著聽之──對於教育領域的一些堅持,我有的並不是熱忱,而是理智。

(這部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跟我身邊的人總是無法解釋到讓他們完全明白~
我猜想可能他們會覺得,有理智的人,可能根本不會想投入教育領域(?)或是沒有足夠熱忱的話,留在教育系會不OK(?)好吧總之,我現階段也不是很能明白他們腦中思路的情況,但是相信我總有一天會可以探究清楚的)

在我心中,所謂"理智"大概的意思是,我們的行為、思想和決定都是經過思考、計算、衡量、推理,考慮過前因後果且合乎邏輯的。
這樣對應到"我想待在教育領域並成為老師的"的意思,大致就是我對於自己想要待在教育領域成為老師,並透過老師的身分特質和影響力去試圖達成的一些事的"決定"和"判斷",是我私底下經過寫了幾張A4紙去分析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特性優缺點,還有分析自己的自我實現需求,即依照現階段的自我了解去看見"我未來幾年想要的理想生活狀態和特性"是什麼樣的,之後才下定決心覺得,我要留在教育領域的。

之後我還有收集資料說,教育界現況大致是什麼樣的?對於成為老師這件事,我本身的缺點可以有哪些改進方向之類的?並且開始為了削弱和補足自己的這些短版而開始努力......

至於我自己的個性特質,老實說,就我了解我自己本身身上就有很多出了教育領域會被認為是"正義魔人"和"笨蛋"(好啦,現在可能從字裡行間就會有一點看的出來了QQ)的價值觀和性格特質,那些特質甚至感覺一出了教育領域,就會變成減分項目,或是被其他行業共識排斥。

而我也在教育學系學習過程中驚奇的發現,只要我對外一被安上"老師"這個身分的話,大家就會瞬間包容和理解我的這些價值觀行為和想法之類的。因此在我眼中,這或許可以說是"我選擇了教育領域",但更可以說是"有幸遇見了教育領域收容我"吧。總之,希望我的這些特質,未來可以和教育領域相互成就。

因為我性格和價值觀特性的緣故,我並不是因為想成為老師而選擇去做那些教育領域思維的事情的,而是那些其實是我就算最終沒有成為老師,也會想要去做的事情。而成為老師的話,會讓大眾眼中所理解的我,一切都變得更加師出有名和合情合理。
(我的一部分價值觀,簡略來說是:儘管這世界有許多苦難與黑暗,但生而為人,我們值得。因為人們客觀條件生而不平等是事實,所以以"平等"為願景的各種追求與行動,是必要的。我知道很難,也知道憑我的有生之年感覺是無法實現的,但是我會成為這件願景當中必經的過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表現出來的行為、行動和言語現階段比較偏向一頭熱,剛開始我跟我父母講說,我仔細想過了,我決定以後要當老師時,他們剛開始還覺得很奇怪,不太敢直接表示什麼,直到他們看見我寫滿的那幾張A4紙,稍微讀過一遍之後,才覺得我的決定和自我分析好像還挺有道理(?)並表示支持)

2.
我不會因為自己腦中覺得的理想狀態沒有在我有生之年實現而感到失望,因為我本來就不認為那是我可以在有生之年實現的,我想我最後可能只是會在壽終正寢之前感嘆,一個人類的力量真的太渺小了,人類的生命也太短暫了,這樣而已。

畢竟這是人類幾千幾百年以來都沒有完全解決或是停止爭吵的領域,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是不可能完全看見和解決所有問題的,但這也恰恰是這個教育領域某種層面上來說,對我極具致命吸引力和適配度的地方。

3.
不算是奉獻,因為我在教育領域的所作所為,肯定會有利他,也會有利己,而且相信我將是會用理智在支持推動我在教育領域的所作所為,使我做事情會有方法、取捨和先後緩急。

p.s.熱忱這個東西其實我有點看不太透它,畢竟給人的感覺還蠻飄渺的。我不相信一個人去持續執行一件需要長期規劃和不斷修正形式內容、精益求精又需要考慮極其複雜多面項目的時候,會只需要熱忱。

4.關於"理想與現實有段差距,尤其與升學掛勾時"
沒錯,所以我最後投身學校或是教育階段,應該會是跟升學掛勾關係小一點的,或我會試圖既顧好學生的升學意願,也顧好他們將"如何透過教育成為一個實現自己的真正的人"。
或是我會在普通學校,並仍然會願意幫助自願想要進入升學體系的孩子,進入理想的升學體系。
但我還是會引導他們去發現生活中其實仍有其他不同的人生方向選擇,再讓他們選擇。(好啦,可能有點理想化,但在整個教育體系的國小階段,相對可以理想化一點)
(前面我有稍微解釋過我對自己"理想"方面的態度,但其實我不知道大部分人對於"理想"的定義,到底是偏向"感覺好像需要努力很久,但是好像還是可以實現耶"還是"這是跟現實相反的詞,總而言之是跟現實有差距、不可能實現的東西"QQ)

5.關於"不改初心"
會的,畢竟我的脾氣有點牛XD(要好聽一點的話,可能會說"擇善固執"Orz)
而且基本上我就是受不了其他一些領域的很多價值觀,所以最終才決定要"躲在"教育領域安身立命的......我想我需要好好感謝教育領域對我特質和能力方面的包容和收留~

(總上所述,與您分享。感謝您的再次留言!(鞠躬))
2022-11-06 18:44 回覆

10歲分流
台灣10歲的小孩不知道自己未來能幹嘛,他們只想放學去安親班趕快寫完作業、回家玩手遊
大學生不是很多一二年都不分了嗎
高職體系在台灣式微,所以沒有人願意從示基層勞動(但滿街跑的外送員似乎是例外XD
教改這麼多年,並沒有更理想
2022-11-06 08:00 通過電腦版 回應
晉晉然您好~~很感謝您的留言~!
1.
在進到教育系學習以前,由於我記得我10歲的時候,每天都只想不斷的閱讀課外讀物和在課堂學習,以便去盡快認識這個對我來說還充滿未知和不確定的世界。
(我屬於那種國小階段就發現自己喜歡學習,並且會自發性求知的那種小朋友,以我的生長經驗來看,這種小朋友不是沒有,畢竟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不一樣的,只是可能這在國小階段相對少見)

所以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就對身邊其他同學的行為感到非常困惑,基本上不是很能理解身邊的同學們為什麼整天喜歡在外面操場跑來跑去,而且還喜歡玩電動之類的。當時的我覺得這世界所有好玩的東西,大概都在書裡,而透過翻書就能了解和得到。

(某一次我問過我的國小同學,他們後來跟我說,覺得我小時候很可憐,一直被大人們關在書房裡讀書一天十幾個小時XDD
我只好趕快跟他們說,我小時候是自願在書房裡的啦XDD
總而言之,原來這是一個"我們因為認知情況和個人興趣不同,而相互覺得對方很可憐"的故事XDD
只能說我小時候基本上就早早暴露了個性深處的"宅"屬性,老實說要小時候的我出門跑跑,我可能還不想要(但如果是去博物館之類的,我可能想要))

現在我因為有學校相關的側面觀摩和教學經驗,所以對於大部分的"10歲孩子"可能有什麼樣的特性或是模樣有一定的觀察和概念,因而認知到比如說"應試教育"、"10歲分流"和"過長時間教學"等等對大部分10歲孩子天性和個性危害,也開始去看見和反思這些制度的目的是怎麼一回事。

就從我在紀錄片中看見的德國"10歲分流"教育制度來說吧,我們在台灣起碼還是國中畢業才分流高職、五專和高中之類的,而且還不算是強制分流,可以多少依據自己的興趣方向選擇,或是跟家長老師討論,讓我姑且將台灣這類的現象稱為"15歲隨意分流"好了(或是屬於18歲強制分流,因為很大一部分人會在升大學時選科系)。

這樣相比之下,德國制度的我將稱之為"10歲強制分流"。大家或許記得,我們在升高中升大學時,通常要經過考試,以爭取進入理想的體系當中學習。而德國的"10歲強制分流",等於是強制將這些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分流時機",提前到10歲以前。
這個制度以"個體的幸福"來說,影響的就是從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要開始為孩子的興趣和能力方向做煩惱。因為從出生到強制分班,這些孩子只有10年的時候,而且還是生命前期最懵懵懂懂的那10年,時間真的太短太短了。
但以"群體的幸福"乃至"國家的幸福"來說,這可能是相對來說最不會浪費社會與教育資源的教育制度方式。
他們將每一個國民的未來在10歲那年就做了對國家來說"最大利益化"的配置,將他們經由某種制度篩選出來,認為是適合對國家具有學術貢獻潛力的學生放到準備升大學的高中裡去學習,其他的可能放到沒有那麼嚴肅和學術的中產或是勞工技術階級。
大家為了國家的強盛而各司其職,忽略個體所能有的自由思想和話語權,以及想要有其他選擇的感受。
這樣的教育制度以"國家"角度的考量來說,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德國他們整體在技術和國際上方方面面的強盛,(以結果論來說)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以紀錄片中教育現場的老師們來說,當你知道自己有機會可以改變一個孩子從10歲以後未來到底只能走技職或是學術教育體系的時候,真的還是不免全身心從內到外都會跟著顫抖。
(為什麼大家依然不願意在教育體內就選擇從事底層/技職體系的工作,這個議題綜合討論起來其實非常複雜。
但很大部分原因除了工作的社會觀感和收入生活保障之外,還有在分流教育之後,學生們的基本思辨訓練和話語權將會是相對缺失的,而這對於理想的民主社會公民們的教育養成來說,將是兩難。
如果我們去翻看台灣現行高職和高中的社會課本,會發現高職的社會課本普遍比較不鼓勵學生去討論有爭議或是深究某些議題,而是鼓勵將課本所寫的東西先學會/背下來。
但以現階段來說,雖然高中的課本有嘗試鼓勵討論,但教育現場的情況學生與老師的意願都有可能不是這樣。所以這也是相對需要人為去修正和改善的現象......)

另外就是,太過注重國家整體發展的群體利益時,會有忽略了個體差異的感受。但如果在教育體系內於過於重視個體獨立性呢?(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台灣的教育制度正在朝這方面邁進而一去不覆反,最後我們的團結互助共好的精神沒有了,個體的才能和天賦又不夠強大到可以單打獨鬥就發光(?)最後就變成俗稱的"沒有競爭力"並且還"很難管教")

之前聽過一位國小校長跟我們分享說,為什麼我們要在學校過群體生活和做道德教育?那位校長跟我們說,因為他認為「一個人如果對他人和身邊的環境都不在乎,那是整個國家的不幸。」
當時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校長會說出這樣的話,但後來我看到了很多紀錄片和社會案件,慢慢的能夠明白理解為什麼校長會有這樣的主張。
事實上,現代社會的本質便是建立在一套環環相扣的道德共識上來維持運作的,這樣的形式注定了任何一個群體乃至個人,都將無法是完全孤立的存在。

在這片土地上,我們這一代小朋友的生活從小安逸和享受各種豐富資源真的太多太久了,或許是因為這樣,我們都已經忘了上一代的年輕人們是如何用他們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所有人的明天的,而不是不爭不搶、不堅持不思考,不為他人只為自己就會能夠有平凡和安全的未來的。
(我自己就是年輕人,所以這段話也是我想說給自己聽的。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是很常會容易受到時代變動的波及,乃至一點反抗的辦法也沒有的,假如我們遇到戰爭、遇到疫情大流行、遇到現行法律的不完善漏洞或遇到經濟大蕭條和旱災飢荒呢?我想我們所能做的,或許便是為了自己一部分的利他理想而稍稍團結起來吧~)

如果說我們所能擁有的幸福和自由,其實來自於個人的(自由+幸福)和社會的(自由+幸福)的平衡點的話,那麼尋找這兩條道路的終極平衡點和"如何才能並進的道路"其實就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育系學習之後,我對於各種學派主張的教育理念都各有反思,包括義務教育、分流教育、菁英主義教育等等,我目前所能見到的、地球上人類發明出來的每一種制度和思想從來就沒有完美的,一定各有優缺點,也沒有辦法考慮到所有人、所有不一樣的人。
剛開始我會因此而覺得混亂和憤怒,但是後來我逐漸的可以理解這個世界很多制度、體系和思想都是不完美的,我說"理解"是因為,我發現我能夠接受的並不是這些制度"本來就應該要是不完善"的事實,而是"制度本來就可以是還有很多進步和修正空間,而我們需要有人積極的去嘗試修正"的事實。
(我接受的不是這個世界的現狀,而是這麼世界未來真的可以努力的方向,以及我覺得透過實踐和改變,世界真的可以更好的那種可能,我接受我們所處的時代目前只是一個進步過程當中的過程)

不好意思,一時激動說的實在有點多了QQ很感謝晉晉然您的留言,也謝謝您願意在這邊分享您的想法~!

2.關於教改
教改從各種意義上來說,制度上幾乎最好是以"每10年改一次"的週期進行教改會比較OK。
但是要往哪個方向改,確實是有很多事情要考量且頗有爭議的......
特別是近幾十年世界局勢和觀念整個變化太快了,不改制度和課本裡的東西的話,教師對於課本裡教的東西到底要不要教、怎麼教都會十分苦惱,對學生的未來也是一種"無法與社會接軌"的負擔~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像的到,當我自己在做國小國語課本教材分析的時候,在我發現自己十年前讀的課本課文(九年一貫)就和現在小朋友還在讀的課文完全一模一樣之後,有多麼震驚以及感到難受嗎?XDD(我都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讀過的課本一字一句)

還好之後有十二年國教版......雖然很難說新的版本會對小朋友們產生哪些方面的那些影響,但至少有改總比完全沒改,讓人感覺有希望一點。(對,可能也就一點QQ)
2022-11-06 12:37 回覆


2022-11-06 07:52 通過電腦版 回應
謝謝您的留言及珍珠^_^
2022-11-06 12:40 回覆

2022-10-22 07:47 通過電腦版 回應
謝謝"瘋說"的珍珠^_^
2022-11-05 13:05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