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阿沿稿件大募集

第1章 紂王伐土方,因它很囂張!

        「君之生死,便看這一卦吧!」

     

      說話的人是周武王之弟,姬旦,也是後世所稱「周公」;

     

      被他擒獲的武庚,是殷商末代君王帝辛之子,周武王根據帝辛的本名「受」,給他起了個侮辱性的稱呼,叫「紂王」,意思是「馬屁股上的皮帶」。(諧音梗扣錢!)

     

      「且殺且斬,無需多言!」武庚冷冷道。

     

      姬旦取過一把蓍草,不多不少,一共49根。信手一分,成為兩部分,各分得多少根未知,但這信手一分,已經決定是陰爻還是陽爻,同時也將決定紂王之子的生死。

     

      武庚漠然地看著姬旦分二、掛一、揲四、歸奇,對結果並不關心。這種筮法是姬旦、姬發之父周文王姬昌所發明,稱為「八卦」。在過去,以此法占卜,而不用龜甲,被視為離經叛道。

     

      可是當周人奪取天下之後,儼然成為正統。

     

      姬旦歎了口氣,停下手中的計數,問:「為何要反?」

     

      當初,周武王伐紂成功之後,命武庚管理故都殷(今安陽),殷商的遺民大悅。可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姬旦攝政,這令同樣是武王之弟的管叔蔡叔十分不滿,聯合武庚一起叛亂,史稱三監之亂。

     

      於是姬旦代天子東征,斬殺管叔,流放蔡叔,平叛成功。可是紂王之子如何處置,著實難以決斷。

     

      姬旦不問還好,一問武庚的怒火大盛,朗聲喝問:「我倒要問問你姬昌、姬發、姬旦父子!周人原為殷臣子,爾等——為!何!要!反?」

     

      姬旦皺眉,不再理會他,重新開始手中的活動,經過上面的「一易」之後,再進行兩回合,一共「三易」,爻位顯現。

     

      6、8為陰爻,7、9為陽爻。

     

      最終結果是7,少陽。

     

      姬旦見卦佇立良久,看了一眼頹然散發的武庚,歎口氣道:「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此乃天意!」眼神逐漸冰冷,於是左手假黃鉞,右手秉白旄,喝道:「西土之人!」

     

      麾下三千虎賁齊聲答道:「在!」

     

      姬旦手中白旄一指:「隳其宗廟!掘其王墓!殺其豪傑!去吧!勖哉夫子!」

     

      武庚一聽對方要毀掉自家宗廟,挖掘歷代先王陵墓,勃然色變!掙扎著叫道:

     

      「姬旦!武庚為禍,罪在一人!你盡可施我以炮烙、蠆盆之邢!休傷吾宗!」

     

      姬旦不管不顧,目送如狼似虎的大軍開拔出去,才對武庚嘲弄道:「炮烙?蠆盆?天下除了爾父商紂王,還有誰會行使這些殘忍刻毒的刑罰?」

     

      武庚怔住了。

     

      姬旦一揮手,碩大的頭顱飛起,整個世界天翻地覆,到處是喊殺聲,到處燃起熊熊大火!

     

      這便是周人的「火德」!

     

      三千年後,考古工作者在洹河北岸發現大墓13座,推測裡面可能就有盤庚遷殷後商王的墓穴。但在很早的時候,這些大墓就被洗劫一空,所剩只有殉葬的累累白骨,以及遺留下來西周早期制式的戈與箭鏃。

     

      又有四墓道大墓,按理應葬君王,可並未完工,在盜墓者來之前就空無一物。

     

      人們猜,這裡原來要葬的,便是殷商末代君王,商紂。

     

      ……

     

      三十年前。

     

      都城朝歌大糦殿內,瑞靄紛紜,香煙繚繞。殿上君王與文武巫臣,目光都鎖定在一塊龜甲上。

     

      上面刻著:

     

      「戊午卜,貞今王登人五千呼伐土方,二月。」

     

      新王登基,打算帶三千人去征討土方,先王和上帝(人王則是「下帝」)怎麼看呢?

     

      鑽孔的甲骨經過燒紅的圓木在孔中旋轉燙燒後,正面會開裂,出現「卜」字裂紋,「兆紋」是也。

     

      還沒等那「兆紋」徹底定型,嬖臣費仲歡天喜地賀道:「大吉大利!大吉大利呀!大王此征,必定大勝而歸,以絕土方之後患!開萬年之太平!」

     

      帝辛朗聲大笑,指著龜甲數落階下群臣道:「你們看看!你們看看!這兆紋正屬於‘內外相應’,依卜辭是大吉之兆!余一人——(商王自稱,相當於秦以後的‘朕’)是怎麼跟爾等說的?先王庇佑,必得凱旋!」

     

      五百年前,夏桀無道,民不聊生。商湯伐桀,除桀暴政,天下歡喜,遠近歸心。傳17代、29王之後,到了今天的君王帝辛。

     

      他是帝乙的少子,名受,兩哥哥微子啟,微子衍是母親未當正妃前所生,,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帝乙崩後,立受為王,是為帝辛。

     

      過去,殷人以為「帝」在天上,能夠下降人間,即「上帝」;殷人大小事,每次都要先占卜,是否能得到「帝」的允諾。死掉的先王,也成了「帝」;

     

      紂王老爸占卜的時候,在甲骨卜辭中稱他死去的老爸文丁叫「文武帝」;

     

      等他死了,兒子紂王自然有樣學樣,稱老爸「帝乙」。

     

      死了再稱帝,有點沒勁。我活著的時候,就稱「帝辛」,也沒什麼不好!一代勝似一代嘛!

     

      這祖孫三代,名號越來越響,國力卻是江河日下。但新登基的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人傑;筋力超勁,萬人之敵!名字更好聽了,自然就要做些功業給天下臣民、37路諸侯看看!

     

      故而力主討伐土方,卻遭到五史、五臣的激烈反對。既然如此,便用占卜來作決斷吧!

     

      看到受王得了上帝庇佑後得意忘形,右有一人,高擎牙笏:「執羽、鑰,商容!有事不敢不奏!有道是:『洪水茫茫,禹敷土方』。昔日洪水滔天,汪洋以成澤國,大禹治水,土方人用力,乃有日後太平。殷人與土方之戰,已有五百餘年。自高宗(武丁)平定土方,百餘年間,少見土方再害殷人。如今土方人少勢小,便看在先賢的份上,也不應再興兵戈!吾王三思!」

     

      帝辛眉頭一皺,乜斜了商容一眼,老子幾次想征討土方,每次都有這老東西出來阻撓!你一個吹籥、執羽跳舞的人,打仗的事輪得到你說話嗎?

     

      怕不是收了土方的好處了吧?

     

      還先賢大禹!看看現在究竟是哪家的江山!

     

      你領著本朝的米俸,歌頌前朝的君主,還要給對方留一堆孽種?換誰能高興得起來?

     

      不悅道:「正因土方人少勢小,才更應乘勝追擊,不予其再興起的機會!」

     

      「商容不信卜辭,冒犯上帝,降為馬徒,為朕牽馬!」

     

      「朕意已決,無需再議。散會!」受王拂袖而去,出征在即。

     

      商的敵國,主要是東面的人方(東夷族),北面的土方、鬼方,西面的羌方(以及後來的周),南面的盧、庸等小國。

     

      可是有商以來,與土方之戰屢見卜辭,堪稱一世之敵,生死對頭!

     

      何故?

     

      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是土即夏也。

     

      五百年前,大乙商湯正是從夏的手中奪取天下共主的席位,夏也由「天下之中」「天下之美」而變為天下的一「方」!還是很老「土」的一「方」!

     

      趁你病,要你命,不揍你揍誰!

     

      大兵走起!

      土方的殘存勢力,自然不是殷商聯合三族大軍的對手。聯軍一路跨過汾河,追亡逐北,伏屍無數。大獲全勝。

     

      「格爾眾庶,悉聽朕言!」帝辛威風凜凜地在聯軍前發號施令:「隳其宗廟!掘其王墓!殺其豪傑!夏氏有罪,當遭天譴!」

     

      俘虜數百人,一路押回朝歌。這些俘虜到朝歌後,將為先王殉葬。或斬首,或腰斬,首軀分離後,分開殉在王墓中。幼童則生埋之。

     

      大軍押著「戰利品」,浩浩蕩蕩地踏上歸途,在唐邑休整。百年前,當武丁征服土方之後,占卜說:「己卯卜,爭,貞王作邑帝若,我從之唐。」

     

      我想在土方的腹地「唐土」建設大型城邑,上帝同意嗎?

     

      「獲准」之中,唐邑建成,基本控制了土方人,此後不再有土方叛變的記載。如今受王再對唐邑以北的夏朝遺民予以痛擊,想來土方永世不得翻身了。

     

      大軍過境時,唐邑中的人們且畏且懼地看著,面對不可一世的商王,莫敢仰視。帝辛心中甚是快慰,命商容作「得勝羽衣舞」。

     

      是所謂:

     

      天子鑾輿出鳳城,旌旄瑞色映簪纓。

      龍光劍吐風雲色,赤羽幢搖日月精。

     

      忽一日,大軍路過一處廟宇,焚香信徒甚眾,格外熱鬧。

     

      帝辛看到此處樓閣豐隆,倍感驚異,便問:「此是何廟?」

     

      宮廷舞蹈家兼馬夫的商容奏道:「此是女媧宮。女媧乃上古之正神,黎民之福主。罪臣斗膽,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兵火寧息。」

     

      帝辛怫然不悅:「女媧有何功德,值得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商容回稟道:「女媧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當年共工頭觸不周山,撞斷了天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采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故有功于黎庶。」

     

      「荒唐!荒唐!」帝辛大笑三聲:「補天之說,純屬無稽之談。再有天塌地崩之日,餘一人親頂,不用她女媧。」

     

      當年帝乙新建樓閣,遊玩間塌了一梁,受王托梁換柱,力大無窮,救了父王一命,由此對這兒子更加溺愛。

     

      商容自討沒趣,不再說話。反倒是帝辛看著絡繹不絕前來上香的信徒,十分不滿:「不祭祀上帝祖宗,反崇拜此無稽之神!必是‘淫祀’!(不在國家祀典當中的神明,歷代都有搗毀,比如《封神演義》流行後的‘鴻鈞老祖廟’,就屬於要禁毀的‘無稽之神’。)來呀!替朕隳其廟宇!」

     

      眼見帝辛毀人廟宇上癮,底下人無比慌亂,極力勸阻。

     

      「我倒要看看,這女媧有何魔力!」帝辛滿面陰霾地喝退左右,進了女媧宮中。

     

      只見:

     

      殿前華麗,五彩金妝;金童對對執旛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掛,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彩鸞朝鬥。碧落床邊,俱是舞鶴翔鸞;沉香寶座,造就走龍飛鳳。飄飄奇彩異尋常,金爐瑞靄:嫋嫋禎祥騰紫霧,銀燭輝煌。

     

      帝辛心中的訝異更上了一層,心說這上古的歪神,廟宇竟比殷宗的家廟還要華貴!!如何使得!

     

      正思量著,忽一陣清風,卷起幔帳,現出幔帳之後的女媧聖像——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