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影拾遺-咱乀土地咱乀故事
- 作者
- 類別
- 生活風格
- 狀態
- 未完結(目前0章回)
- 全書訂購價格
- 0
免費章回 | 0 |
---|---|
付費章回 | 0 |
總字數 | 0 |
收藏數 | 0 |
---|---|
訂購數 | 免費閱讀 |
留言數 | 0 |
本日人氣 | 0 |
---|---|
本月人氣 | 0 |
累積人氣 | 0 |
內容簡介
照片1http://photosoftaiwan1960.ddcite.com/common-people-life/2412/
照片2http://photosoftaiwan1960.ddcite.com/common-people-life/2408/
照片3http://photosoftaiwan1960.ddcite.com/relief-society-documentary/1171/
今晚走在大理街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領著絢麗光華的大理街景,大理國寶, 時報大樓、世豐大樓、即將蓋大樓的台糖空地老榕樹⋯一一呈現。眼前場景不斷轉換著,但在我心中浮現著的始終是那低矮的房子、信愛教會、牧師、牛車、甘蔗⋯
今晚,只為了揭開老萬華的故事,約了吳先生、周大哥、陳大哥和Victor在時報出版的「有時聚聚」敘舊,想找回在地童年的點滴回憶。
我提早到來,只想多看幾眼這個繁華的都會在「萬華」,如今的琉璃光釆、光鮮眩目,如何對照昔日的原始樸拙、垃圾堆疊?所以約了淵源甚深的他們幾人,想從他們記憶中掏取更多寶貴的原郷故事。
當我走進「有時聚聚」時,他們也陸續到來,看著他們踏實而精鍊多閲的臉龐,那是老萬華走過歲月的痕跡,在他們臉上堆疊著豐盈的閱歷和沉穩的身影。
我帶來了幾張舊照片。我們坐下來。在茶敘中,大家顯得無比興奮,就這樣我們聊了開來。
(照片1)
中央湯的煙囪
去年出版公司來訪,詢問社區是否認識或知道有關會社尾照片中的人與故事。看到50年代往昔會社尾的照片,記憶回到當時台灣物資缺乏接受美援的年代。那時候,一些同學上教堂、接受贈送物資,並穿著印有『中美合作』麵粉袋做成的內褲,印象深刻。當我對於照片中遠方的煙囪,困惑是否為台北製糖所的煙囪?
因為參與守望巡守工作,經過社區的宮廟,認識了管理宮廟的廟祝吳先生,他已是耄耋之年。
吳先生首先開口,他悠悠地說起這段故事:「日治時期1911年臺北製糖所設立,糖廠的煙囪高135尺,是當時臺北市最高的建物。那時候的臺灣總督府為了提倡衛生觀念及培養臺灣民眾入浴習慣,開始提撥「公共衛生費」,於各地闢建公共浴場。
1945年(昭和二十年)台北大空襲時,盟軍以台北製糖所的高聳煙囪為轟炸目標,卻誤中同樣具有煙囪的中央湯,也就是在現在的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口圓環。」喔!我終於明白了照片中的煙囪是中央湯的煙囪。
(照片1)
中央湯附近的矮房子
60年代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口圓環的會社尾中央湯附近的矮房子,在1970年代改建成華江整宅。對於這段歷史,吳先生娓娓道來:「當初我們住的都是像照片中的矮房子,剛好政府高層座車由環河南路經過,認為首都台北市是國家的門面,不應有如此破舊的房子,所以由六位知名設計師設計了華江整建住宅,是台灣第一個實施區段徵收的都更案。整宅除規劃社區共用水塔、公園、污水處理場、衛生下水道、派出所、幼稚園、加油站等公設,更有挑高的一樓及騎樓(亭仔腳)和相連的二樓,三樓更有空中花園。這裡是世界唯一環形的天橋串聯四棟整宅,現在成為拍戲與拍照的地方。在這裡有120支樓梯,小孩都在這裡玩躲貓貓。」接著説:「卡早那裡(指著環河南路的對街)都是墓仔埔,日本時代有拾過((撿拾過骨骸)),做個小廟叫做萬姓同歸;後來這裡要整建,整個都要拆,怪手開到那裡,機器都會壞掉;後來有位議員擲筊選現在華江橋下的江邊與華江橋下的垃圾場,因為會淹水都得不到同意,最後選現在的地方才得到同意。」就是這樣,這理有了現在的萬姓公
(照片2)
會社與會社尾
接著吳先生繼續回憶起他小時候:「民國36年那時我是小學生,我家搬到愛愛寮隔壁,房子是租來的。對於台北製糖所我很有印象,日本時代用火車載白甘蔗來到這裡,我們小時候都會去抽白甘蔗來吃。那時是用人推甘蔗車,沒有「火車母」拖。會社指的就是「台灣糖業株式會社」,中國時報那裡以前就是製糖會社,這裡是會社尾,也就是福興宮、整宅這裡。其實糖廍這裡大部分都是台糖的土地,後來徵信新聞接收台糖倉庫展開報業,吸引週邊印刷業的聚集。1955年後,臺糖陸續將部分廠區土地售予徵信新聞報與臺灣電力公司。徵信新聞後來改為中國時報。臺糖配合臺北市政府萬大計畫工程,拆除臺北製糖所的鐵路支線,改以卡車運輸。1979年也是中美斷交那年, 臺糖拆除糖廠煙囪、倉庫與民宅,並與臺北市政府合建國宅、臺糖員工宿舍,至此臺北製糖所僅存3棟倉庫與月台。」
(照片2)
豬屠口與垃圾堆
接著我問在社區土生土長的周大哥,「豬屠口」在那裡?他説:「豬屠口就是殺豬的地方,大約是在萬姓公後,當時每到下午四、五點進豬時,會有一批人趕、捉、綁豬。每當豬一下車,看準牠們的腳一捉,就按倒順勢綁上,並用刀子在肚皮上作記號,當時豬叫聲遠處可聞;而在屠宰場外到大理街口;而在早上八時左右,另有一些婦孺在撿拾屠豬後油渣,回去炸豬油拿來賣;約早上十點多另外有一批人推著「利阿卡」在賣蚵仔大腸麵線,大約十幾攤,空閒時賭直棋或四色牌。」
「當時大理街也常有牛車經過,我常偷搭便車上學。而大理街這邊巷頭對面是台糖宿舍的網球場,我還為了到裡面捉蚱蜢挨了一球,好痛!」
他興奮的說:「民國45年我們住在大理街160巷弄裡,也就是台糖宿舍內。學校下課台糖倉庫成為小孩嬉戲玩耍的地方,我們在那裡抓蜻蜓、抓蝴蝶、搧尪仔標siàn ang-á-phiau、跳箍仔(跳格子、跳飛機)、打彈珠、敲木桿、捉迷藏bih-sio-chhōe 、扮公伙仔pān-kong-hé-á。」
對於照片中的垃圾堆,他憶起兒時,眼神發亮、神采飛揚,彷彿又回到那個時代:「那時候,我們喜歡到垃圾堆撿拾金屬的東西、鐵線、銅線,然後到收集場換取零用錢,或則在公家單位的廢紙堆裡,從丢棄的信封尋找舊郵票收集。」
「Benjamin ,你為何對豬屠口有興趣? 你想當大哥嗎?」 以前的同事Victor好奇地問我,我回答:「與社區伙伴找畫家想將社區的故事保存下來,拜訪社區長輩,他們時常提到會社尾、豬屠口。以前有聽你説過,你在大學畢業後曾在大理女中教書,想瞭解你所知道有關會社尾的故事。」他説:「我在大理女中任教時(1970年),租屋在離中國時報不遠處的社區(房租一個月好像是80 元)。每天清晨,都在不遠處豬隻被屠的慘叫聲中醒來,只有禁屠日才得耳根清淨...。一轉身,那是 50年前的往事了 ~」。
看著Victor惆悵的眼神,我也迷惘了。
(照片3)
信愛教會
「信愛教會這張照片就由我來解說好了」,接下來陳大哥開口了。陳大哥是民國42年由東山島撤退來台的,當時他九歲。他記憶猶新地説:「民國50年我搬來會社尾,就在那邊華江橋下的糞埽堆(垃圾堆附近),那時沒有華江橋,只有台北橋與中興橋。我蹛佇糞埽堆附近共10年,搬了11次家,嘛蹛過教會的地下室。」我追問道:「你知道那邊有個信愛教會嗎?」他説:「知道啊!那時有牧師,還有個駝背的人在發救濟物資。」我説:「你認識他嗎?」「小時候有印象。」。 「我記得那時教會淹水淹過兩次,有一次淹水超過窗戶,牧師就繫繩子讓每個人涉水過去,很危險呀!」。
就這樣,這麼多關於這裡的在地故事,一下子鋪陳在我的腦海裡。
這些人、這些物、這些事都曾經走過他們的歲月,也走過我的部分歲月,我們有共同的經歷、有共同的追憶、更有共同的憧憬,如今在多少歲月之後,我們竟能共同回溯曾經。
夜深了,望著大家已然倦意的臉龐,卻清清如新的記憶,我又迷惘了⋯。
忽然,我想起一個這樣的故事。⋯那年我們都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
那是一個充滿感性的午后,我和阿圭打扮得舒適體貼、斯文滿身,準備去迷死人。看阿圭一身田莊大哥,帥氣騰騰,準備去玉秀家拉風。遠遠看到玉秀笑咪咪的看著阿圭,這時玉秀的爸爸突然冒出來,一聲嘶吼:「哪裡來的怪胎?」
阿圭一嚇,回頭猛奔,一頭撞在路邊的牛車上。啊哈!整個人栽在車斗裡;我追著猛提阿圭一把,結果牛桿勾破了阿圭的體貼門面。
看著阿圭哭喪的臉,原本不敢笑的我卻忍不住的笑了起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一役。唉!往事,往事,往事就都只是往事。
⋯那年我們都只是個10歲的孩子。
不知道現在的阿圭如何?失聯的阿圭啊!不知是否記得這曾經?
萬華的題材和背景故事太多,等著我們去發掘和詮釋。萬華承載了老糖人太多的汗水和先民太多的努力。也印證了前人刻苦耐勞的傳統精神,從先民拓荒墾地、披荊斬棘、競競業業,繼往開來,成就了台糖王國偉大的產業。
1952-1964年間台灣砂糖出口值是外銷產品第一位,曾佔台灣全部外匯收入總值的74%,是台灣經濟發展初期的一大助力,奠定良好經濟基礎。1960年代國民政府採取「工業取代農業」、「低廉工資代工」等經濟措施,家庭手工業非常興盛,讓出口大幅增加,終達成經濟發展、物價穩定的雙重經濟目標,臺灣民生狀況明顯改善。
1960年代會社尾的舊照,正值台灣經濟開始起飛。會社尾的故事非常豐厚,今我們應發掘社區的特色文化與在地故事,從故事出發來推動在地文化產業與在地觀光的發展,打造糖廍的旅行記憶,保存糖廍的故事。
這些照片中的人和物已然漸漸老去,舊事皆已雲煙,然而他(它)們站在歷史的一刻,建構了台灣1960年代的樣貌,在萬華成長的路上,他們功不可沒,是連結萬華子民,貢獻台灣社會的一股力量和奠定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石,這不僅是萬華人的光榮,更是台灣的驕傲;這些平凡而偉大的故事,將永遠雕鏤在台灣子民的子子孫孫心中。如果沒有這些破舊的房子、垃圾堆、中央湯的堆疊,那麼,萬華的地圖就無法拼湊得完整美麗;如果沒有牛車、牧師、物資、打彈珠、搧尪仔標的穿揷,萬華的歷史就無法充盈匯流。
夜深了,會散了,我依舊踱在萬華走不完的街道⋯
關於糞埽堆的,關於信愛教會的、會社尾的中央湯、矮房子,屠豬口的⋯關於關於牛車、麵粉袋、抽甘蔗⋯美援的⋯阿美那漂亮的美援裙擺⋯
50年,60年,70年,似乎我仍期待著⋯我的思緒努力的奔馳在充滿暖暖甜香的甘蔗田上。不!是在載滿白甘蔗的車斗上⋯
彷彿⋯我看到阿美那柔嫩的雙手正舉起準備抽甘蔗。我看著那美援的裙擺隨風揚起,好熟悉的畫面⋯⋯瞬間,正忠、暖男、阿堆,佳仁簇擁而上。啊!一切都回來了,台灣的孩子,屬於台糖王國的一切,屬於這裡所有的活力都回來了。
我興奮的湊過去,突然,督察員阿童伯出現了,大家一哄而散。
⋯一切回歸淨白。我--冷凝在靜止的空間裡--在大理街頭的夜晚。
喔喔!70歲月,悠悠過往。曾經我是台糖尖兵的小尖兵,在台糖的甜蜜中長大,在台糖的風華中挺立,親澤在這塊芬芳的土地上⋯生命且從容註腳,唯屬於萬華的故事,將是未完的待續⋯
照片2http://photosoftaiwan1960.ddcite.com/common-people-life/2408/
照片3http://photosoftaiwan1960.ddcite.com/relief-society-documentary/1171/
今晚走在大理街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領著絢麗光華的大理街景,大理國寶, 時報大樓、世豐大樓、即將蓋大樓的台糖空地老榕樹⋯一一呈現。眼前場景不斷轉換著,但在我心中浮現著的始終是那低矮的房子、信愛教會、牧師、牛車、甘蔗⋯
今晚,只為了揭開老萬華的故事,約了吳先生、周大哥、陳大哥和Victor在時報出版的「有時聚聚」敘舊,想找回在地童年的點滴回憶。
我提早到來,只想多看幾眼這個繁華的都會在「萬華」,如今的琉璃光釆、光鮮眩目,如何對照昔日的原始樸拙、垃圾堆疊?所以約了淵源甚深的他們幾人,想從他們記憶中掏取更多寶貴的原郷故事。
當我走進「有時聚聚」時,他們也陸續到來,看著他們踏實而精鍊多閲的臉龐,那是老萬華走過歲月的痕跡,在他們臉上堆疊著豐盈的閱歷和沉穩的身影。
我帶來了幾張舊照片。我們坐下來。在茶敘中,大家顯得無比興奮,就這樣我們聊了開來。
(照片1)
中央湯的煙囪
去年出版公司來訪,詢問社區是否認識或知道有關會社尾照片中的人與故事。看到50年代往昔會社尾的照片,記憶回到當時台灣物資缺乏接受美援的年代。那時候,一些同學上教堂、接受贈送物資,並穿著印有『中美合作』麵粉袋做成的內褲,印象深刻。當我對於照片中遠方的煙囪,困惑是否為台北製糖所的煙囪?
因為參與守望巡守工作,經過社區的宮廟,認識了管理宮廟的廟祝吳先生,他已是耄耋之年。
吳先生首先開口,他悠悠地說起這段故事:「日治時期1911年臺北製糖所設立,糖廠的煙囪高135尺,是當時臺北市最高的建物。那時候的臺灣總督府為了提倡衛生觀念及培養臺灣民眾入浴習慣,開始提撥「公共衛生費」,於各地闢建公共浴場。
1945年(昭和二十年)台北大空襲時,盟軍以台北製糖所的高聳煙囪為轟炸目標,卻誤中同樣具有煙囪的中央湯,也就是在現在的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口圓環。」喔!我終於明白了照片中的煙囪是中央湯的煙囪。
(照片1)
中央湯附近的矮房子
60年代環河南路與和平西路口圓環的會社尾中央湯附近的矮房子,在1970年代改建成華江整宅。對於這段歷史,吳先生娓娓道來:「當初我們住的都是像照片中的矮房子,剛好政府高層座車由環河南路經過,認為首都台北市是國家的門面,不應有如此破舊的房子,所以由六位知名設計師設計了華江整建住宅,是台灣第一個實施區段徵收的都更案。整宅除規劃社區共用水塔、公園、污水處理場、衛生下水道、派出所、幼稚園、加油站等公設,更有挑高的一樓及騎樓(亭仔腳)和相連的二樓,三樓更有空中花園。這裡是世界唯一環形的天橋串聯四棟整宅,現在成為拍戲與拍照的地方。在這裡有120支樓梯,小孩都在這裡玩躲貓貓。」接著説:「卡早那裡(指著環河南路的對街)都是墓仔埔,日本時代有拾過((撿拾過骨骸)),做個小廟叫做萬姓同歸;後來這裡要整建,整個都要拆,怪手開到那裡,機器都會壞掉;後來有位議員擲筊選現在華江橋下的江邊與華江橋下的垃圾場,因為會淹水都得不到同意,最後選現在的地方才得到同意。」就是這樣,這理有了現在的萬姓公
(照片2)
會社與會社尾
接著吳先生繼續回憶起他小時候:「民國36年那時我是小學生,我家搬到愛愛寮隔壁,房子是租來的。對於台北製糖所我很有印象,日本時代用火車載白甘蔗來到這裡,我們小時候都會去抽白甘蔗來吃。那時是用人推甘蔗車,沒有「火車母」拖。會社指的就是「台灣糖業株式會社」,中國時報那裡以前就是製糖會社,這裡是會社尾,也就是福興宮、整宅這裡。其實糖廍這裡大部分都是台糖的土地,後來徵信新聞接收台糖倉庫展開報業,吸引週邊印刷業的聚集。1955年後,臺糖陸續將部分廠區土地售予徵信新聞報與臺灣電力公司。徵信新聞後來改為中國時報。臺糖配合臺北市政府萬大計畫工程,拆除臺北製糖所的鐵路支線,改以卡車運輸。1979年也是中美斷交那年, 臺糖拆除糖廠煙囪、倉庫與民宅,並與臺北市政府合建國宅、臺糖員工宿舍,至此臺北製糖所僅存3棟倉庫與月台。」
(照片2)
豬屠口與垃圾堆
接著我問在社區土生土長的周大哥,「豬屠口」在那裡?他説:「豬屠口就是殺豬的地方,大約是在萬姓公後,當時每到下午四、五點進豬時,會有一批人趕、捉、綁豬。每當豬一下車,看準牠們的腳一捉,就按倒順勢綁上,並用刀子在肚皮上作記號,當時豬叫聲遠處可聞;而在屠宰場外到大理街口;而在早上八時左右,另有一些婦孺在撿拾屠豬後油渣,回去炸豬油拿來賣;約早上十點多另外有一批人推著「利阿卡」在賣蚵仔大腸麵線,大約十幾攤,空閒時賭直棋或四色牌。」
「當時大理街也常有牛車經過,我常偷搭便車上學。而大理街這邊巷頭對面是台糖宿舍的網球場,我還為了到裡面捉蚱蜢挨了一球,好痛!」
他興奮的說:「民國45年我們住在大理街160巷弄裡,也就是台糖宿舍內。學校下課台糖倉庫成為小孩嬉戲玩耍的地方,我們在那裡抓蜻蜓、抓蝴蝶、搧尪仔標siàn ang-á-phiau、跳箍仔(跳格子、跳飛機)、打彈珠、敲木桿、捉迷藏bih-sio-chhōe 、扮公伙仔pān-kong-hé-á。」
對於照片中的垃圾堆,他憶起兒時,眼神發亮、神采飛揚,彷彿又回到那個時代:「那時候,我們喜歡到垃圾堆撿拾金屬的東西、鐵線、銅線,然後到收集場換取零用錢,或則在公家單位的廢紙堆裡,從丢棄的信封尋找舊郵票收集。」
「Benjamin ,你為何對豬屠口有興趣? 你想當大哥嗎?」 以前的同事Victor好奇地問我,我回答:「與社區伙伴找畫家想將社區的故事保存下來,拜訪社區長輩,他們時常提到會社尾、豬屠口。以前有聽你説過,你在大學畢業後曾在大理女中教書,想瞭解你所知道有關會社尾的故事。」他説:「我在大理女中任教時(1970年),租屋在離中國時報不遠處的社區(房租一個月好像是80 元)。每天清晨,都在不遠處豬隻被屠的慘叫聲中醒來,只有禁屠日才得耳根清淨...。一轉身,那是 50年前的往事了 ~」。
看著Victor惆悵的眼神,我也迷惘了。
(照片3)
信愛教會
「信愛教會這張照片就由我來解說好了」,接下來陳大哥開口了。陳大哥是民國42年由東山島撤退來台的,當時他九歲。他記憶猶新地説:「民國50年我搬來會社尾,就在那邊華江橋下的糞埽堆(垃圾堆附近),那時沒有華江橋,只有台北橋與中興橋。我蹛佇糞埽堆附近共10年,搬了11次家,嘛蹛過教會的地下室。」我追問道:「你知道那邊有個信愛教會嗎?」他説:「知道啊!那時有牧師,還有個駝背的人在發救濟物資。」我説:「你認識他嗎?」「小時候有印象。」。 「我記得那時教會淹水淹過兩次,有一次淹水超過窗戶,牧師就繫繩子讓每個人涉水過去,很危險呀!」。
就這樣,這麼多關於這裡的在地故事,一下子鋪陳在我的腦海裡。
這些人、這些物、這些事都曾經走過他們的歲月,也走過我的部分歲月,我們有共同的經歷、有共同的追憶、更有共同的憧憬,如今在多少歲月之後,我們竟能共同回溯曾經。
夜深了,望著大家已然倦意的臉龐,卻清清如新的記憶,我又迷惘了⋯。
忽然,我想起一個這樣的故事。⋯那年我們都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
那是一個充滿感性的午后,我和阿圭打扮得舒適體貼、斯文滿身,準備去迷死人。看阿圭一身田莊大哥,帥氣騰騰,準備去玉秀家拉風。遠遠看到玉秀笑咪咪的看著阿圭,這時玉秀的爸爸突然冒出來,一聲嘶吼:「哪裡來的怪胎?」
阿圭一嚇,回頭猛奔,一頭撞在路邊的牛車上。啊哈!整個人栽在車斗裡;我追著猛提阿圭一把,結果牛桿勾破了阿圭的體貼門面。
看著阿圭哭喪的臉,原本不敢笑的我卻忍不住的笑了起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一役。唉!往事,往事,往事就都只是往事。
⋯那年我們都只是個10歲的孩子。
不知道現在的阿圭如何?失聯的阿圭啊!不知是否記得這曾經?
萬華的題材和背景故事太多,等著我們去發掘和詮釋。萬華承載了老糖人太多的汗水和先民太多的努力。也印證了前人刻苦耐勞的傳統精神,從先民拓荒墾地、披荊斬棘、競競業業,繼往開來,成就了台糖王國偉大的產業。
1952-1964年間台灣砂糖出口值是外銷產品第一位,曾佔台灣全部外匯收入總值的74%,是台灣經濟發展初期的一大助力,奠定良好經濟基礎。1960年代國民政府採取「工業取代農業」、「低廉工資代工」等經濟措施,家庭手工業非常興盛,讓出口大幅增加,終達成經濟發展、物價穩定的雙重經濟目標,臺灣民生狀況明顯改善。
1960年代會社尾的舊照,正值台灣經濟開始起飛。會社尾的故事非常豐厚,今我們應發掘社區的特色文化與在地故事,從故事出發來推動在地文化產業與在地觀光的發展,打造糖廍的旅行記憶,保存糖廍的故事。
這些照片中的人和物已然漸漸老去,舊事皆已雲煙,然而他(它)們站在歷史的一刻,建構了台灣1960年代的樣貌,在萬華成長的路上,他們功不可沒,是連結萬華子民,貢獻台灣社會的一股力量和奠定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石,這不僅是萬華人的光榮,更是台灣的驕傲;這些平凡而偉大的故事,將永遠雕鏤在台灣子民的子子孫孫心中。如果沒有這些破舊的房子、垃圾堆、中央湯的堆疊,那麼,萬華的地圖就無法拼湊得完整美麗;如果沒有牛車、牧師、物資、打彈珠、搧尪仔標的穿揷,萬華的歷史就無法充盈匯流。
夜深了,會散了,我依舊踱在萬華走不完的街道⋯
關於糞埽堆的,關於信愛教會的、會社尾的中央湯、矮房子,屠豬口的⋯關於關於牛車、麵粉袋、抽甘蔗⋯美援的⋯阿美那漂亮的美援裙擺⋯
50年,60年,70年,似乎我仍期待著⋯我的思緒努力的奔馳在充滿暖暖甜香的甘蔗田上。不!是在載滿白甘蔗的車斗上⋯
彷彿⋯我看到阿美那柔嫩的雙手正舉起準備抽甘蔗。我看著那美援的裙擺隨風揚起,好熟悉的畫面⋯⋯瞬間,正忠、暖男、阿堆,佳仁簇擁而上。啊!一切都回來了,台灣的孩子,屬於台糖王國的一切,屬於這裡所有的活力都回來了。
我興奮的湊過去,突然,督察員阿童伯出現了,大家一哄而散。
⋯一切回歸淨白。我--冷凝在靜止的空間裡--在大理街頭的夜晚。
喔喔!70歲月,悠悠過往。曾經我是台糖尖兵的小尖兵,在台糖的甜蜜中長大,在台糖的風華中挺立,親澤在這塊芬芳的土地上⋯生命且從容註腳,唯屬於萬華的故事,將是未完的待續⋯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