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阿沿稿件大募集

第一章 皇帝賜婚。 尚書愁婚事,女大不中留。

朝堂之下,幾位大臣在皇帝面前議事。

皇帝發話:「此次若非張旭將軍,帶兵連夜趕路去救,靈州早已陷落。朕需得大加賞賜,諸卿何見?」

李丞相率先道:「皇上所言甚是。除豐厚賞賜外,張旭此次上京宿衛,朝廷更需招撫其心。張將軍孑然一身,父母俱逝,無親無故,今雖聽命於朝廷,但終究難以制約。臣以為,皇上不妨賜婚於斯,將來開花結果,張將軍必得牽掛妻小,不敢妄動。」

皇帝聽了,點點頭。「朕便賜他一個將軍府邸。得挑選個適合女子與之婚配呀,諸卿有何建議?」

見李丞相使了個眼色,戶部尚書鐘大人道:「臣以為,兵部尚書王大人之女頗為合適。若結為親家,想必兵部對大將軍更將瞭若指掌。」

皇帝不置可否,看向兵部尚書王大人。

王大人暗道不妙,心道:「若是大將軍以後反了,我女兒豈不受連累?這說不定連我也要受累了。這可惡的戶部尚書,怎麼不教自己女兒去嫁?」王大人垂手道:「張將軍此番為朝廷立下大功,聖上何不以公主許之,更顯得皇恩浩蕩?」

李丞相道:「王大人與大將軍同為正三品,正可謂門當戶對。若大將軍持續建功,與王大人相互輝映,豈不為朝廷之福?若貿然令公主下嫁,倒顯得紆尊降貴,賞賜太過了。」

言及於此,兵部尚書王大人心知推拖不了,只得無奈同意,悻悻領旨而去。

*****

自下朝回府後,兵部尚書王逸便坐在前廳,皺著眉頭,不發一語。王大人尋思:這一遭,女兒是非嫁不可了。

一年之前,王逸千方百計,才讓成王與長女締結婚約。原想能高攀皇室,更遂仕途,不料長女竟意外受賊人擄去,半年後才逃了回來。旁人雖不說,但恐怕清白已損,不免令他臉上無光。

爾後當年的成王,受封太子,王逸心中更加扼腕,不在話下。如今的成王,已貴為太子,身分大大不同,便不好再重提婚事。想到此節,王逸卻又心有不甘…

此時,一個衣衫華貴的中年婦人,推門進入前廳。她是王逸的繼室小妾,因出身較差,未有扶正。府中人稱趙姨娘,年紀比王逸小上許多,走路還有些媚態。

「大人,聽說皇上要賜婚,真有此事?」趙姨娘問。

王逸點點頭。

「不知賜的是…」趙姨娘問得焦急。

王逸有兩個女兒,長女是元配之女王鈺,次女是趙姨娘的親生女兒王紫嫣。

見王逸不語,趙姨娘有些心亂,忙道:「大人,是鈺兒吧…畢竟哪有次女先出閣的道理呢?」

「皇上並未指明。」王逸道。

「大人…難道你還盼著,能將鈺兒嫁給太子嗎?兩人雖有過婚約,但鈺兒出了這樣的事兒,清白已毀,難道還能指望飛上枝頭,當上太子妃?若大人能說動太子,紫嫣倒還有可能…如今,鈺兒能嫁給大將軍,雖不是世家,但也不算辱沒了家門…王家今日為皇上所用,往後便不能虧待了我們…」趙姨娘極盡所能,說服丈夫讓長女出嫁。

王逸嘆了口氣,過了半晌,才作聲道:「鈺兒,畢竟曾與太子訂親。我去與太子親自交代了吧。」

趙姨娘心中鬆了口氣,點頭稱是,又道:「若太子想起了我們,不妨與紫嫣見上個面兒…」

王逸擺擺手,道:「時機未到。此番只盼能得太子幾句好話,以退為進了。」

*****

東宮之中,有一人斜臥於榻,手上拿著一本街坊閒書,興致盎然地翻看。此人身材清朗,面貌如玉,便是當朝太子李成美。

「報。」

「進來吧。」李成美稍稍坐直。

此時他的隨身侍衛蔣先,功恭敬敬地走進,雙手呈上帖子。

李成美隨手一擺,道:「唸來聽聽。」

蔣先將帖子打開,道:「戶部尚書鐘大人明晚舉行壽宴,邀太子殿下前往。」

李成美「嗯」了一聲,不置可否。暗想:「恐怕不是壽宴這麼簡單,難保又是個相親大會了…本王自從當上太子,都快被生吞活剝了啊。」

蔣先頓了一頓,又說:「兵部尚書王大人,在外求見。」

李成美起身,尋思:「王逸?…是了,看來也是為了親事而來了。去年,若不是太后一直催促,怕落個風流不端的形象,本王也不會應下與他女兒王鈺的婚事。聽說,今早聽聞皇帝又賜婚於斯,看來是來說事兒的。」

兵部尚書王逸已逝的正室夫人,是太后的遠房表妹,王鈺便算是太后的外甥女了。她小時曾跟著母親進宮,與小皇子李成美見過一面。當時的李成美還小,性格非常調皮,故意拿了石頭丟了王鈺,想看她有什反應。一擲之下,竟不偏不倚地打中王鈺眼角,還流出了血來。當時,李成美大吃一驚,怕是要受責備。

沒想到,當時也是孩子的王鈺,竟默不作聲,伸手將血擦掉。在大人轉身時,也拿起石頭,用力砸向李成美。宮女們見狀,立刻上前制止,王鈺儘管被母親責罵,也不發一語,被母親拉著離開了。興許是愧疚,這件事不知為何,留在了心底。

「傳王大人進來吧。」李成美道。

「見過太子殿下。」王逸向太子行禮,態度十分恭敬。

李成美微頷首,道:「王大人免禮。」

王逸清了清喉嚨,說道:「今日早朝,皇上賜婚小女,臣自不勝殊榮。唯臣惶恐,小女不才,過去曾與太子殿下說親在先,故來秉明太子殿下。」

李成美心想:「誰不知你有兩個女兒,有何為難之處?這般含糊來問,是來探我口風,逼我表態了。王大人嫁女,也算機關算盡。」

當下順水推舟,李成美輕聲道:「令嬡能歷劫歸來,自是命中有福。此番能得皇上賜婚,亦是萬幸。一女不能二嫁,我便是無福之人了。本宮將這顆夜明珠贈與令嬡,祝願她一生光明。」

三言兩語,便是解除了婚約。王逸跪接寶物,再三謝恩離去。此番,太子殿下也算是給足了面子。

*****

王逸前腳剛離府,趙姨娘便到了王鈺住處。

「皇帝賜婚,你命可真好,要嫁給大將軍了。先是太子爺,後是大將軍,你爹心裡想的,可全是你,哪還記得我的紫嫣呢?」趙姨娘故作欽羨地說。

王鈺淡然,無甚表情。這麼多年來,她早已習慣趙姨娘,表面上語帶奉承,實則冷嘲熱諷。

見她不語,趙姨娘又嗤嗤笑道:「洞房花燭夜,若怕大將軍嫌棄你,讓為娘教你幾招如何?」

王鈺聽了心下厭惡,更不言語。望這趙姨娘說得夠了,快些離開。若能不見她,真心寧願早早嫁了,這門親事她現在舉雙手贊成啊。

「女兒,你在這兒,爹到處找你。」王逸走了進來。

趙姨娘見狀,裝作眼角拭淚,道:「女兒要離開我們兩老了,怎麼捨得?」

王逸看著王鈺,輕聲道:「妳都知道了?」

王鈺點頭稱是。

「妳願意嗎?若是不願意,我再請皇上…」王逸說到一半,欲言又止了起來。

「女兒婚事,當從父母安排。」王鈺並不推拒,這麼答便是允了。

她心知,自己被賊人擄走半年,已不可能依父親期望,嫁給成王。歸來之後,父親面上雖是欣慰,但不免待她若燙手山芋,只盼能找個門當戶對的女婿,才能不失面子。

王逸欣慰地點點頭,拿出袖裡的夜明珠,說:「這是太子殿下,給妳添的嫁妝,妳好好收著。明日鐘大人壽宴上,若見著太子殿下,記得道謝了…」

趙姨娘見了夜明珠,眼都亮了,滿臉妒恨了起來。聽到後來,急忙插嘴:「明日鐘大人壽宴,太子殿下會去嗎?你帶紫嫣去吧…」

王鈺向父親微微欠身,轉身離開了。

*****

王鈺坐在房中,看著窗外月光。心中暗道:「不知道這大將軍,是怎樣的人呢?傳聞大將軍殺人如麻,見血封喉,不知是不是真的?」一時無聊,拿出父親剛給的夜明珠,在手上賞玩。

「哎,不想了。聽聞他只孤身一人,家中也無高堂,爹又是他同僚,想必不會為難於我。皇上賜婚,他也不得不收,處境倒是跟我像了。他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他,總歸不吃虧。若娘還在世上,會叮囑我什麼呢?」王鈺心想。

王鈺想得心煩意亂了起來,輕嘆了口氣,放下夜明珠。拿出懷中隨身帶慣了的一把匕首,在手上翻來覆去。匕首劍尖微露白光,銳利無比,上面還刻著像是狼的圖案。

*****

壽宴上,戶部尚書鍾大人,領著女兒,挨著太子殿下說話,著實熱絡。王逸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個鐘大人,趁隙就想教女兒攀上太子。若不是那場意外,今兒個自己早就是太子的岳父。

王紫嫣坐在父親後方,也看向太子。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李成美,像是迷了眼,不禁心神蕩漾。

王紫嫣看得不由得癡了。眼前的男子,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生得尊貴俊朗不說,眉眼如星如畫…想著若這人能看自己一眼,便此生無憾了…

李成美早已習慣,望向自身千絲萬縷的目光。被立為太子後,身分更為尊貴,旁人便稍有收斂     。今晚在這壽宴上,眾人把酒言歡,放鬆了心情,眼光便不由自主地向他投來。

李成美坐在上首,宴上眾多賓客將鍾大人與他圍得水洩不通。李成美只得遠遠向王大人點了點頭,遙舉杯相敬。王逸亦回敬一杯,兩人再無機會互動。

或是王紫嫣的眼光太過熱烈,李成美眼光瞥過她,心想:「這便是王鈺嗎?倒與小時候不同。」不過量及兩人已無婚約,就不必多想。

僅此驚鴻一瞥,王紫嫣已然無法忘懷。

*****

長安十六宅,原為王公貴族聚居之地。近來,附近又落成了新將軍府邸。眾人以為有場熱鬧可看,直到偶然見門前馬車出入,才知道原來大將軍已悄然進住。

烈日當空,一人單騎疾行而來。

這匹駿馬毛色烏黑,日光映照下淡淡發亮;那馬上之人,更是好看;劍眉心目,風姿颯爽,神情卻極為冷峻。

此人從馬上躍下,輕拍馬首,待家丁執過馬轡,方信步走進將軍府大門。此人便是近來名聞京師的征西大將軍張旭。

諾大的將軍府邸,總需有人管理。大將軍張旭不得不留下手下一名信得過的副將吳期,作為總管。吳期原是長安人,自是十分熟悉環境;原也十分能幹,入厝以降,諸事安排地有條不紊,又諳將軍脾性,處事簡約合宜,省了張旭不少心。

總管吳期見大將軍回來,驅前迎接:「大將軍回來了。」

張旭問道:「嗯。軍報收到了嗎?」

吳期欠身道:「尚未…」

他頓了頓,又說:「明日將軍大婚,一干物事均已備齊。將來將軍夫人的房間,安排在東廂練武廳側,將軍的臥房旁;宮中賞賜之錦緞珠寶,俱皆置於夫人房中。」

張旭乍聽之下,有些意外。但仔細一想:「將軍府東、西廂各十餘房,大半是空著的。我若安排她住到府內偏空之處,倒像是故意與她疏遠了,亦是不妥。」

張旭向吳期點了點頭,又交代:「軍報抵達,便立時來報,晝夜無涉。」

吳期點頭稱是,心中有些無奈,大將軍這哪像是明天要大婚的人?府中氣氛十分肅穆,自己不像在張羅婚事,倒像是在辦一場莊嚴法事了。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