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妖靈稿件大募集

撤藩2

康熙十二年

康熙下詔削奪吳三桂的官爵,公佈其罪狀。

吳三桂於同年十二月起兵反清,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廣西將軍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等先後響應,史稱三藩之亂。

吳三桂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自稱周王、天下招討大元帥,大軍勢如破竹,康熙十三年春攻陷湖南。

康熙十三年三月

靖南王耿精忠發兵反,於福州要脅福建總督范承謨及其幕僚50餘人,不屈者、執而幽之或以殺之,並累及其賓從眷屬。

巡撫劉秉政降、耿精忠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易衣冠。自鑄錢幣『裕民通寶』。

以浙江總兵曾養性、江元勛,參領白顯忠、為將軍,分別攻陷延平、邵武、福寧、建寧、汀州諸府。

約吳三桂合兵入江西。遣潮州總兵劉進忠擾亂廣東。又招鄭經發兵取沿海郡縣為聲援。浙江總督李之芳聞亂,出駐衢州,遣副將王廷梅等四處抵禦。

康熙大怒削耿精忠之爵位,命將軍賴塔出浙江,將軍希爾根出江西,聲討。但仍遣郎中周襄緒偕同耿精忠護衛陳嘉猷齎敕『註:攜持詔書』招撫,遭耿精忠強留之軍中。

曾養性與林沖、徐尚朝、馮公輔、沙有祥等將萬餘人出仙霞關,攻陷江山、平陽,游擊司定猷縛、總兵蔡朝佐,以城降。

爾後渡飛雲江,攻瑞安不下。移師攻溫州,總兵祖弘勛以城降,殺巡道陳丹赤以向耿精忠表忠、永嘉知縣馬閟死之。

耿精忠大樂、授祖弘勛將軍,眾至十萬,攻陷樂清、天台、仙居、嵊縣,此時寧海、象山、新昌、餘姚諸縣土寇競起。

曾養性請於耿精忠關其渠,水屯大嵐山,擾紹興、寧波。破黃岩,總兵阿爾泰降。耿精忠與其將領周列、王飛石、桑明等攻陷廣信、建昌、饒州,會合玉山、永豐土寇東犯常山,陷開化、壽昌、淳安、遂安諸縣。遣兵攻徽州、婺源、祁門。

「浙江總兵曾養性、平陽總兵蔡朝佐竟剪辮反了……」康熙看完六百里加急後,在金鑾殿上勃然大怒。

隨著吳三桂和耿精忠的叛亂,一個個遠在三藩任職得大小官員、不斷的叛變使得康熙無法信任,他急需在親族中找一位智勇雙全的親王領兵作戰。

「誰堪大任?」康熙環視眾臣。

「安親王岳樂。」不待他人出聲、納蘭明珠立馬搶薦。

岳樂……康熙心裡衡量著。

「順治三年,岳樂跟隨肅親王豪格征討盤踞四川的張獻忠,他作戰英勇,頗具謀略,率部擊斬了大西王張獻忠……」納蘭明珠用功績來提醒康熙。

安親王岳樂……

在親族裡不僅威望高,而且身經百戰,是首選之人。「但面對從雲南和福建兩路殺來的叛軍,僅岳樂一人恐怕不能兼顧……」

「康親王傑書。」納蘭明珠再薦一人。

「傑書……」康熙微訝!

「康親王傑書並不是趨炎附勢,碌碌無為之輩。」納蘭明珠以為康熙將傑書跟岳樂做比較。

「傑書……太年輕了?」能堪大任?事關重大康熙不得不多衡量。

「傑書勝在年輕、勝在易讓三藩輕敵……」納蘭明珠說著。「一個身經百戰、一個出生之犢……」

「在軍中無戰功難以號召……」上了前線若被制肘……

「世襲罔替之鐵帽子王、禮親王代善之孫,皇上親封大將軍誰敢看輕?」納蘭明珠擲地有聲的說與朝上的一殿官員聽。

「擬旨、安親王岳樂封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率軍南下平亂。」康熙富含深意得看了眼納蘭明珠。「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率軍前往浙江,剿耿精忠,隨軍有固山貝子傅喇塔,到浙江與將軍賴塔會合、副都統喇哈、紀爾他布參贊軍務。」

康親王府

「王爺、王爺。」一干奴僕在整個康親王府裡到處找著康親王傑書。

「何事慌張?」傑書正跟包衣張鳳陽在花園涼亭裡對亦著。

「聖旨…」貼身太監小安子慌張得話都說不清。

聖旨!?

上次接到聖旨是因二哥病故由本王接替康親王一職,今日所為何來?

「王爺。」張鳳陽笑看眉頭微皺的人。「接了聖旨不就明瞭?」

傑書站了起來往臥房走,沐浴焚香之後接下了聖旨。

「恭喜康親王、賀喜康親王。」傳旨太監涎著笑。

「不知這……」傑書始終不明白、康熙怎會無故命他為奉命大將軍,率軍前往浙江,剿耿精忠。

「明珠大人常提到康親王……」傳旨太監笑答。

納蘭明珠!?

傑書斂下翻騰的思緒。「小安子替本王送李公公。」他轉身回到與張鳳陽在花園對亦的涼亭裡。

「何時出發?」張鳳陽見傑書走進卻沒開口問聖旨的內容、而是直接道出。

「你知道!?」傑書微訝!

「吳三桂以反清復明為號召,都攻陷湖南。耿精忠發兵跟著反……眼下都打掉半個魚米之鄉了,還有個鄭經在海上虎視眈眈……皇上要是還坐得住……我就佩服他老爺子。」張鳳陽輕扯著笑。

傑書將聖旨遞給張鳳陽。

「奉命大將軍!?大將軍就大將軍居然還奉命,老爺子也真是逗……」張鳳陽訕笑著。

「知道是誰舉薦的嗎?」傑書一臉凝重。

誰舉薦的事關重大領了這個恩情也要還得起,重點還得要願意還?張鳳陽斂住了笑。

「納蘭明珠。」傑書百思不得其解,居然是個從未有過交集的人。

「王爺。」張鳳陽笑看一臉沉思的人。「何必費心想呢?等著雙喜臨門吧!」

納蘭容若!

傑書恍然大悟。

康熙十三年六月    

傑書命為奉命大將軍,貝子傅喇塔為寧海將軍,率師下浙江討伐耿精忠。又以岳樂、喇布兩軍為聲援。

同年九月,傑書抵浙江金華,耿精忠已攻佔浙江南部溫州、處州等地。

傑書盯著沙盤沉思良久、手上的小旗子卻遲遲未動。

「王爺定要一戰成名。」張鳳陽站在傑書身後。

聞言、傑書苦笑著。「談何容易?」

「將在外不受皇命?」張鳳陽直言。

是阿!在軍中無戰功難以號召,現下大夥還忌憚著、本王那奉命大將軍的身分,這第一戰若敗或和,首先壓不住得、就是我那堂叔固山貝子傅喇塔。

「王爺思慮良久應有對策?」張鳳陽平靜的問著。

「升帳。」傑書拋下手中的小旗子。

鼓聲未歇、一干將領已到帥帳候著。只是每個人都各懷鬼胎,姑且聽之有之、看戲有之,就是無人信之、服之。

「眼下溫州、處州已陷、何處會是耿軍所睞?」傑書看著一干部屬。

「大將軍……又是怎麼看得?」一個不冷不熱得聲音、從寧海將軍傅喇塔嘴裡傳出。

傑書抬眼瞧著堂叔傅喇塔、你果然是第一個跳出來。「沒有哪位將領想先說說?」他不答反問。

「想先聽聽大將軍的?」已在浙江打了幾仗的賴塔、第二個跳出來,且連尊稱都無。

傑書看著尚未表態的副都統喇哈、參贊紀爾他布。「金華。」他踩了踩腳下的土地。

「金華!」傅喇塔冷哼著。「金華、地勢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環山夾一川,盆地錯落涵三江,是個典型易守難攻之處。耿精忠又不是第一次領兵之人,他會選這?」老爺子昏頭了、居然派個沒打過仗的年輕人來統領三軍……本貝子居然還得聽命於他!

「正因此地進可攻退可守,耿精忠非取下不可。」傑書指著沙盤說著。

「要攻下此處,兵力耗損太大……耿精忠不需冒這險來取,他只需將金華圍困變成孤立無援便可。」賴塔也不信。

「浙江海岸曲折、港灣眾多,金華和衢州,是浙江最大的盆地,他若不取下這處,鄭經一來、他便得將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拱手讓人。」傑書指著河域流線。

聞言、傅喇塔跟賴塔便閉上嘴。

「隨本將軍出師的……是一群良將還是庸才?」傑書環視眾人,既然要看我是上馬還是落馬、那也不必再議,他佛袖而去。

待續

回書本頁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