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閃亮星─妖靈稿件大募集

【天航】:在網上育成自己成為真作家

我由二十歲開始,就靠寫作糊口,以全職作家為業生活至今。作家有可能是高薪職業,但有更大的可能是低薪職業,有心走上這條路的朋友,我建議最好抱著「不成功,便賣腎」的決心。我會這麼說,皆因作家的行業性質和運動界、演藝圈一樣,遊戲規則都是「WINNER   TAKES   ALL」,只有少數人奪得市場最大的分額,勝者為王,敗者當乞丐,任何矢志入行的新人,都必須竭力爬上金字塔的峰頂。

在世俗人的目光中,作家是無師自通的天才行業,但在我這過來人的眼中,作家是可以自我育成的專業,就和我們曾經玩過的育成遊戲一樣。

遊戲的概念來自真實人生,現在的育成遊戲都有屬性的元素,金木水火土,諸如此類。每個新作者都有無限的可能性,但在眾多可能性之中,只有其中一至兩個,可以爆發出個人最高數值的潛能。例如倪匡前輩,最初寫過武俠小說,當然也寫得很棒,但真正令他名震天下的作品,就是他的科幻小說,無人能出其右,贏得當代華人科幻小說大宗師的最強稱號。

想當小說作者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屬性,然後你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屬性就是小說類型,能通一二者,已是難得一見的奇才,甚麼小說類型都能寫得棒的作家,古往今來就只有萬能的上帝。

最初,你當然可以隨意嘗試,亂寫一通,我亦非常支持這樣的做法,正如我本來是寫愛情小說起家,然後才轉型寫奇幻小說。慢慢累積經驗,到了某一天,你會有一種忽然頓悟開竅的感覺,這就代表你升級了,晉升到更高的層次。最怕是選錯了屬性,白費累積的經驗值,全部要砍掉重練,但磨練過的文字功力,大多數可以自動繼承,關鍵還是你想不想繼續寫下去。

當你決定了專注發展的小說類型,接下來就要「練功」。

古人練功是閉關七七四十九天,現代人不必這麼做,我比較推薦的做法是在「線上練功」。方法很簡單,就是在網上連載你的作品,小試牛刀,看一看陌生人的讀後感。即使是金庸先生這樣的神級大師,當初也是先在報紙上連載,一紙風行,然後才結集成書,再經琢磨修飾,就成就了永垂不朽的鉅著。無人不識的福爾摩斯,本來也是在英國的報紙上誕生,一篇篇以連載形式完成。在舊時代,報紙是名家競技的擂台,儘管現在不再流行,但這樣的模式借屍還魂重生,大陸的文學網百花齊放,香港人有「高登討論區」,台灣人也有「POPO」,英雄莫問出處,鄉民也可以成為大神。

甚麼是讀者想看的作品?埋下懸念和伏筆,在有限的字數內起承轉合,在創作連載小說的過程中都必須顧慮周到,這樣的小說才有氣勢,才不會弄得虎頭蛇尾。資深作家都有本事,經驗已變成直覺,手到心到,一動筆就寫得出讀者想追看下去的作品。但是新作者未必有這樣的本領,唯有一步步在網上摸索,香港人俗稱「試水溫」,即是測試作品的人氣,至少不用付費,好過沉迷線上遊戲。

此外,作者都有惰性,但網上的讀者可沒甚麼耐性,你太久沒更新的話,他們就會離你而去。如果你可以好像玩線上遊戲一樣,每天登入,日子有功,養成了勤奮寫作和準備交稿的好習慣,我保證你這種作者會是出版社編輯眼中的好寶寶。

網上的作品大都良莠不齊,但至少你要證明自己,能在云云作品之中脫穎而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過程,一個優秀的作家必須要掌握讀者的心理,懂得吊他們的胃口,掌握他們的喜好,再用文字來操縱他們的喜怒哀樂。

一理通,百理同,只要滿足了小眾,對著大眾亦行得通。

網上是你寫作旅程的出發點,網上讚好的讀者都將成為你最初的夥伴,如果你成功出書,他們都會支持你,成為新書的第一批購買者。在沒有網絡的時代,出版社要先出書,才知道這個新作者受不受大眾歡迎,但現在觀乎網上小說的人氣,心裡就大概有個譜,網上的人氣亦成為新作者投稿成功的一大指標。

有些人覺得一定要出書,才算是真正的作家,所以不惜自資都要出書。這些失敗的個案我見得太多,有時真的很想向政府建議,成立一間「失敗出版物圖書館」,現場定期演示裁切及焚毀廢書,讓大眾看看滯銷書的下場。始終地球資源有限,印一本書要砍掉很多棵樹,出版其實是很不環保的行業。

將作品放在網上免費任人閱讀,這樣也沒有迴響的話,你覺得要別人掏錢買你的書,成功的機會率會更高嗎?

行內有句話:「編輯收到你的稿件,不是在找拒絕你的理由,而是在找值得出書的理由。」如果你認為出版社的編輯都是有眼無珠的笨蛋,不妨嘗試一下參加比賽,如果連評審都看漏眼,我只能奉勸一句:多拜狗屁大帝,求祂「保庇保庇」。

真正的作家就像鑽石一樣,掉在地上,沒人撿才怪。

好作品一定會發光的。

回書本頁下一章